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生降死不降”

《集外集拾遺補編》“生降死不降”

魯迅作品

  大約十五六年以前,我竟受了革命dang的騙了。

  他們說:非革命不可!你看,漢族怎樣的不願意做奴隸,怎樣的日夜想光複,這志願,便到現在也銘心刻骨的。試舉一例罷,——他們說——漢人死了入殓的時候,都將辮子盤在頂上,像明朝製度,這叫做“生降死不降”〔2〕!生降死不降,多少悲慘而且值得同情呵。

  然而近幾年來,我的迷信卻破裂起來了。我看見許多訃文上的人,大抵是既未殉難,也非遺民,和清朝毫不相幹的;或者倒反食過民guo的“祿”。而他們一死,不是“清封朝議大夫”,便是“清封恭人”〔3〕,都到yin間三跪九叩的上朝去了。

  我于是不再信革命dang的話。我想:別的都是诳,只是漢人有一種“生降死不降”的怪脾氣,卻是真的。

  五月五日

  ee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六日北京《晨報副刊》“雜感”欄,署名風聲。

  〔2〕“生降死不降”這是清末宣傳反清時的一種說法,如汪精衛在《民報》第一卷第一號(一九○五年十月)發表的《民族的guo民》一文中說:“我民族一息尚存,此心不死。……一般guo民屈于毒焰,不得自由,然風氣所成,有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之說,女子之不易服,猶曰非其所嚴禁,至于殡殓死者,以本族之yi冠,使不至于不瞑,而有以見先人于地下,其節彌苦,其情尤慘矣。”〔3〕朝議大夫原爲清朝從四品文官的封號。恭人,原爲四品官員夫人的封號。

《集外集拾遺補編》“生降死不降”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天生蠻性””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集外集拾遺補編》“天生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