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晉書》二十六卷,本四十四卷,訖明帝〔2〕,今殘缺,晉散騎常侍虞預撰。《唐志》:五十八卷。《晉書》《虞預傳》:著《晉書》四十余卷。與《隋志》合,《唐志》溢出十余卷,疑有誤。本傳又雲:預字叔甯;征士喜〔3〕之弟也。本名茂,犯明穆皇後諱〔4〕,改。初爲縣功曹,見斥。太守庾琛〔6〕:
命爲主簿。紀瞻〔6〕,複爲主簿,轉功曹史。察孝廉,不行。
安東從事中郎諸葛恢〔7〕,參軍庾亮〔8〕等薦預,召爲丞相行參軍兼記室。遭母憂,服竟,除佐著作郎。大興中,轉琅邪〔9〕常侍,遷秘書丞,著作郎。鹹和中,從平王含〔10〕,賜爵西鄉侯。
假歸,太守王舒〔11〕請爲谘議參軍。蘇峻〔12〕平,進封平康縣侯,遷散騎侍郎,著作如故。除散騎常侍,仍領著作。以年老歸,卒于家。
※ ※ ※
〔1〕本篇據手稿編入,原無標點。當寫于一九一三年三月。
虞預,晉代余姚(今屬浙江)人。所著《晉書》四十四卷,已佚;
又著有《會稽典錄》二十篇,《諸虞傳》十二篇,並佚。魯迅所輯虞氏《晉書》一卷,未印行。
〔2〕明帝 東晉明帝司馬紹(299—325),三二二年至三二五年在位。
〔3〕征士喜 指虞喜(281—356),字仲甯,晉代學者。朝廷三次征拜博士等官,俱不就。著有《安天論》、《志林新書》等。
〔4〕明穆皇後 指晉明帝後庾文君。按文中說虞預本名犯明穆皇後諱,《晉書·虞預傳》作“犯明穆皇後母諱”。
〔5〕庾琛 字子美,颍川鄢陵(今屬河南)人,明穆皇後父。西晉末年任會稽太守,官至丞相軍谘祭酒。
〔6〕紀瞻(253—324) 字思遠,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
西晉末年任會稽內史,官至骠騎將軍。
〔7〕諸葛恢(265—326) 字道明,琅玡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曾任安東將軍司馬睿(即後來的晉元帝)屬下的從事中郎,後官至尚書右仆射。
〔8〕庾亮于西晉愍帝建興(313—316)年間任丞相司馬睿的參軍。
〔9〕琅邪 琅邪亦作琅琊。西晉時,琅邪王封地在今山東臨沂地區;東晉時,僑置于今江蘇句容地區。太興二年(319)虞預任琅邪
常侍,當時琅邪王爲元帝子司馬裒。
〔10〕王含 字弘,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大將軍王敦之兄。官至骠騎大將軍,隨王敦叛亂,失敗被沈
死。按明帝太甯二年(324)平王含,在成帝鹹和(326—334)前。
〔11〕王舒 字明,臨沂人。東晉太甯末、鹹和初任撫軍將軍、會稽內史。因平蘇峻有功,進封彭澤縣侯。
〔12〕蘇峻 字子高,掖(今山東掖縣)人。東晉元帝時官至冠軍將軍。鹹和二年(327)起兵叛亂,次年兵敗被殺。
《古籍序跋集》虞預《晉書》序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雲谷雜記》跋”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