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只有二十八天的二月,還沒來得及表現什麼,就那麼匆忙地過去了。
進了三月的門兒,冬與春開始有些一時還勝負難分的鬥爭:遠高
上的積雪雖然未見減少,近山山腳下的既象澗溪又象小河的驿谷川卻起了點變化:還凍著冰,可是每當晴明的晌午,河中就漾出
來,把冰上一冬的積塵與積雪沖洗開一些,顯出些顔
不同的溝溝道道來。春的小出擊部隊,仿佛是,已突破嚴冬的一
防線,得到一點勝利。這條流動在亂山間,沒有什麼名氣,也不大
面的小河,給我們的戰士帶來說不完的麻煩和困難。小河的一舉一動和任何變化都惹起戰士們的、特別是後勤部隊的密切注意。他們必須隨時動腦子想出應付的辦法來,而後冒著最大的危險,付出最大的
力勞動,忍受那常人絕不能忍受的痛苦,去執行那些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難怪運輸連的一位老班長,常若桂,每每這麼說:“這條該死的河就是咱們的絆馬索!”
雖然這麼叨唠,每遇到較大的戰鬥的時節,常班長可沒落過後,總是去要求最艱難的任務,爭取立功。是的,這位三十多歲,腰短寬,臉扁脖粗,象塊橫寬的石碑那麼結實的老班長並非怕這條“絆馬索”,而是想早日消滅敵人,不再教敵人的炮火封鎖著咱們的運輸線。因此,每逢他在路上遇見電話員譚明超的時候,這一“老”一少必定說幾句關于驿谷川的事。
小譚才十八歲。看樣子,他並不怎麼壯實:細條身子,相當的高;窄長秀氣的臉還沒有長成熟;特別象孩子的地方是在嘴上,不在左就在右,嘴角上老破裂著一小塊,他常常用尖去舔一舔。看神氣,他可絕不象個孩子。每逢炮彈或敵機從他的頭上飛過,他總是傲慢地向上斜一斜眼,然後微笑一下——只有飽經世故的中年人才會這麼微笑。“老子不怕!”他心裏對炮彈或敵機這麼說。
跟常班長一樣,他永遠不肯落後,哪裏的任務最艱難,他要求到哪裏去。現在,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他的任務仍然是極艱苦的;他擔任驿谷川渡口的查線接線工作。敵人的炮火日夜封鎖著這個渡口。空中的和裏的電線隨時被炸斷,他得去檢查修理。他的瘦長的身子上已受過許多次傷。他不但知道電話是部隊的耳目,而且保證使這耳目永遠靈通。當他看到手上的、臂上的、
肚子上的傷疤的時候,他會那麼老練地一笑,心裏說:現在雖然還不是英雄,這些傷疤卻是能作英雄的根據。他是青年團員。
他心中的模範人物是每戰必定立功的,在驿谷川東邊的前沿陣地守備了一百多天,在二月初撤到河西去的一營營長,賀重耘。
象沖破堅冰的春,青春的生命力量與願望是源源而來,不受阻扼的。譚明超切盼有那麼一天,打個大仗,他給賀營長當電話員。想想看,和英雄營長坐在一
,替營長傳達一切命令,把敵人打得落花流
!抱著一部步行機,他不僅是部隊的耳目,而且是一位百戰百勝的英雄的喉
!這有多麼光榮!他的想象使他興奮得要跳起來歡呼!
一個青年怎可以沒有榮譽心,和由爭取榮譽而來的想象呢!譚明超真的遇見了他所敬仰的賀營長,當一營調到後面去調整的時候。他堅決地清楚地向營長說出他的心願,說出他正在練習掌握步行機。
說完,他以爲營長也許象敷衍孩子似的敷衍他兩句。營長是英雄,到過北京,見過毛主席啊!
哪知道,營長是那麼誠懇、謙藹、熱,不但注意地聽了他的話,而且詳細地問了他的姓名、年歲、哪裏的人和他的工作,並且鼓勵他要在業務上努力學習。至于將來有沒有機會帶他到戰場去,營長不能馬上肯定,那要看作戰時節,兵力怎樣配合;團的通信連是有可能分配到營裏去的。“好好地幹吧!我記住你的名字!”
出自英雄之口的這些熱情懇摯的鼓勵,使這青年敬禮的手好象長在了眉旁,再也放不下來。
營長走了兩步,又回頭笑著說:“我參軍的時候比你還小兩歲呢!”
這短短的一段情景中的每一細節,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深深地印在這青年的心裏,比任何圖畫的彩都更鮮明,線條更細致。從這以後,每逢值班的時候,他不再用以前常進去的小隱蔽洞,而始終在河灘上,緊守著渡口的電話線。小洞子離渡口還有三十來米遠,他不願跑來跑去,耽誤時間。幹糧隨身帶著,渴了就嚼一塊冰——他納悶:爲什麼吃冰還壓不住胃火,嘴角依舊爛著那麼一小塊兒呢!只在拾起不少炸斷的碎線的時候,他才跑回小洞,儲藏起來。他珍惜那些碎線,象戰士們珍惜子彈那樣。
黃昏以前,敵人向渡口發了幾排炮,炮一出口,譚明超就聽得出,是哪一種炮,和要往哪裏打。炮到,他輕快地臥倒;炸過後,他馬上接線。地上、冰上、空中(空炸),彈片亂飛,可是他好象會找彈片的縫隙,既能躲開危險,又能緊張地工作。
拾了些碎線,他往小洞那邊跑,正遇上幾位工兵來搭橋。渡口的木橋是天天黃昏後搭好,拂曉以前撤去,以免教敵人的炮火打爛。
工兵班的聞季爽是小譚的好友,彼此也是在渡口上由相識而互相敬愛起來的。他倆都是湘西人。不過,這倒無關緊要。更重要的倒是二人都年輕,都是團員。聞季爽上過小學,有點“文化”。這並沒使小譚疏遠他,雖然小譚家裏很窮,也沒讀過書。聞季爽對業務學習非常積極,大家午睡的時候,他不肯睡,還用小木塊作橋梁的模型。學習了三個月,他考了第一名。小譚佩服小聞的這勁兒。心裏的勁頭兒一樣才能是同志。
兩個青年相遇,總要抓空兒手拉手地談一會兒。季爽勸明超努力學習文化,明超勸季爽多鍛煉身:“你的身
單薄點,再加把勁兒,練成個鐵打的人!”
季爽沒辜負、團的培養和好友的鼓勵。去年初冬,橋被沖斷,木頭流下去,教一堆碎石頭攔住。他下了
,將要到零度的
!一口氣在
裏泡了四十分鍾,把木頭全撈了上來。事後,他已人事不知,全身凍紫。一位炊事員把他背到暖炕上去,好久,他才蘇醒過來。
後來,兩位青年又見了面;小譚握住同志的手,半天沒有說出話來。直到嘴停止了顫動,他才結結巴巴地說出:“小聞!你,你行!我必須,必定向你學習!”今天,季爽忙著去搭橋,只怒沖沖地說了一句話:“小譚,什麼時候總攻那邊?”他向東指了指,“把我炸成八半也甘心!”說罷,就向渡口跑了去。
小譚沒來得及回話,只好往小洞那邊走,心裏有些不高興,沒摸著跟好友扯幾句。
剛到洞口,迎面來了常班長,背上背著一箱手榴彈。小譚把碎電線扔在洞裏,一步跨到班……
無名高地有了名第1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