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雜文集第十五卷>五年來的文協

《雜文集第十五卷》五年來的文協

老舍作品

  中華民guo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中華全guo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正在開大會的時候,敵機空襲武漢。在轟炸聲中,大會繼續進行,並未少停。那一天,敵機沒能擾散大會。以後,一切困難也都沒能使“文協”解ti。到今天,“文協”已有了整整五年的曆史。

  一個人的事業也許不難于繼持五載,一個團ti就不這麼容易了。想起來,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們很慚愧,沒有做出什麼驚人的事情來。可是,五年的生存,也充分的表示出,文藝工作者們既沒有因生活的困苦而離開崗位,又沒有改變了以文藝宣傳盡力于抗戰建guo的初心。這一點,雖然不足使我們自誇,可是也不妨明白的指出,使大家更奮勉前進吧。

  在文協初成立的時候,大家誰也不曉得應當怎樣去作事。但是,在沒有詳密計劃的情形下,大家卻不約而同的決定了做事的宗旨。就是:第一,團結不是一時一地的事,而是要保持得長遠,推展得普遍。第二,大家要多對團ti盡力,而不苛求團ti的供應周到,因爲文協命定的是個清苦的團ti。第三,事事公開。這三點並沒有明文規定,而是一種默契;不是辦事的細則,而是大家愛護團ti的一點不言而喻的約束。在今天我們要報告五年來的會務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不提這三點,因爲我們所能說出的那些事實都實在以此三點爲主動力,我們的團ti之所以能延續五年,也不過是此三點的證實而已。

  真的,因爲大家曉得團結非一時一地的事,所以總會才能繼持五年,而且凡是與總會接觸過的,趕到散至四方的時候就馬上組織分會——因此,我們在成都,昆明,貴陽,香港,桂林,襄樊……都有了分會。

  因爲大家曉得文協是個命定清苦的團ti,所以也就知道非苦幹不能有任何表現。會中的經費,在武漢時,每月都有二三百元。到今天,也不過千余元。以這麼一點點錢,我們要維持一個會所,要按期刊行會刊,要舉行種種集會,要與各民衆團ti交際聯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竟自被我們做到了。在開源方面,我們除了政府機關的補助,概不接受。我們窮,可是不能隨便伸手接錢。在節流方面,我們就專憑會員們的熱心,來替團ti賠著錢作事。在武漢的時候,大家給會刊寫稿,並沒有稿費。會所遷至陪都,大家的生活更感窘迫,會中才按月拿出一些錢來,願要稿費者照付,不願要的便道謝。近二年來,物價高漲,大家才一律拿稿費。會中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乃懇請中央文藝獎助金委員會補助,即蒙批准。會刊才得以繼續刊行,未曾中斷過。一方面是表現了會員的苦幹精神,一方面也是政府的鼓勵所致。大家支持會刊的這一點精神,也在其他的事務中表現出來:我們開茶會,會員自己掏茶資;我們聚餐,大家出飯費。除了開年會,我們不曾把錢花在點心茶飯上過。會中印好的信紙信封是爲寫公函用的,會員們和理事們全未揩過油,而理事們爲會中通信,幾乎永遠是白賠郵票。只有一樣是我們從來不願縮減的,就是會所中的燈油炭shui。會所中的設備是極簡陋的,但是凡來會所居住的都不用出燈油炭shui的費用;我們雖不能供給飯食,可是多少也教由遠道來的朋友得到一點qin密之感,多少教文協的會所有點文藝之家的樣子。這些瑣細的事情,似乎值不得寫在報告裏,可是,細想一想,這又的確是我們辦事的精神。因爲有這一點精神,所以大家才相qin相愛,才大家一心的愛護團ti。五年來,我們無論開什麼會議,從不流會;無論發起什麼運動,大家總踴躍參加。總會爲此,分會也差不多,因爲多數的分會是由總會的人到各chu去創設的。他們既曉得總會是怎樣苦幹,所以分會也應當照樣的沒有錢而要辦出事來。假若他們等著有了錢再辦事,恐怕我們就連一個分會也沒有了,因此,我們可以說,五年來抗戰文藝的推動與文協的發展,不是金錢的作用,而是大家苦幹的精神所結的果子。

  自然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我們一點也不否認這句老實話。真的,我們有多少多少事,都因爲沒有錢而無從舉辦。但是,我們決不灰心,決不因窮困而停止了掙紮與努力。明乎此,我們便明白了文協爲什麼可以用那麼少的錢而辦出事來,也就明白了爲什麼文協有時候顯得那麼寒碜的樣子來。錢並沒有控製著我們,不過錢可也有時候使我們決定作什麼和不作什麼。在熱鬧場中,文協多半是不肯露面,因爲我們曉得吃西餐的費用不是我們力所及的。反之,遇到文化勞軍和宣傳中英中美新的這類事的時候,我們便一定不肯落後。每次爲慰勞將士獻金,文協必定走在前面。我們沒錢,但是可以賣字賣文,和捐贈圖書去義賣。最近,爲文化勞軍,我們奉獻了一萬多元。至于宣傳的文字,政府機關只要委托我們寫製,我們必盡力去作。從臺兒莊的勝利,到中英中美簽定新約,我們所寫的宣傳品是有目共睹的。

  我們辦事的另一個原則便是事事公開。文協成立了已經五年,我們敢說它沒有一件秘密的事。有事,必定要大家商議,大家負責去辦。因此,五年雖然不算很短的一段時光,可是我們的會裏沒有派別,沒有因意見不同而發生的笑話。仗著這個,我們確實作到了文藝界的大團結。

  以上是就團結,苦幹,及公開三宗旨來說明我們怎樣在經費奇窘中支持我們的團ti,至五年之久。以下要報告這團ti對文藝與文藝界的影響。顧名思義,文協是文藝界抗敵協會。既標出“抗敵”的字樣,顯然的我們是要在抗戰中以文藝宣傳報效guo家。于是,我們倡導並實際去寫製抗戰文藝。假若沒有這個團ti,我們相信也會有許多文人自動的這樣以文字爲利器,從事抗敵。但是我們也會想到,有一部分文人或因生活的方式,或因迎合讀者的心理,而仍撰製一些與抗戰無關,或且有害的文字。有了文協——它既是全guo文人的組織——情形可就不同了。它有全guo的文人作它的支持者,全guo各地的文藝刊物及報紙的文藝副刊的編輯者幾乎全都是文協的會員。這樣,文協便成爲戰時文藝運動的心房。這顆心既因神聖的抗戰而跳動,它就決不容有害的東西摻入血液中。誠然,我們並沒有lang費筆墨喊叫打倒誰,但是我們對抗戰盡力的一點真誠,便是以使該被打倒的人自動的隱匿起來了。

  文協是個合法的民衆團ti。往上說,因爲有了這個團ti,政府在需要宣傳文字的時候,可以委托我們去作;我們自身的困難可以向政府陳訴。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們有多少文字都是受了政府的委托而寫製的。我們愛我們的guo家,當然樂于服務。只有一二不明理的人,住在guo土上,拿著guo家的薪shui,而偏偏愛唱不近情理的……

雜文集第十五卷五年來的文協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五年來的文協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