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最難,詩也最容易,我們要當心。能寫很好的散文的未必能寫詩;因爲詩的條件較散文爲多;設若連散文還寫不好,就更不可以輕易弄詩了。不過,散文必須寫得清楚,必須有條有理的成篇;而詩呢,仿佛含混一些也可以,而且可長可短,形式最自由。于是作詩似乎比散文還省著點力氣;詩就多起來,詩可也就不象樣子了。學舊詩的知道了規矩便可照式填滿,然而這只是“填”,不是“作”。喜新詩的便連規矩也不必管,滿可以不加思索,一揮而就;然而是詩與否,深可懷疑。
青年朋友們每問我怎樣作詩,我非詩人,不敢置答。今天是詩人節,又想起此問題,很願寫出幾句;對與不對,不敢保險。
假若今天有位青年想要寫詩,我必先請他把散文寫好了再說。好的散文雖沒有詩的形式與極精妙的語言,可是一字一句也絕不是隨便可以寫出來的。把散文寫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趕到散文已有相當的把握,再去寫詩,才知道詩的難寫,而曉得怎樣用心了。
練習散文的時候最好是寫故事。故事裏有人有景。人有個及感情,景有獨特之美。能于故事中,于適當的字傳情寫景,然後才能更進一步,以最精煉的文字,一語道出,深情佳景。無至情,無真詩,須于故事中詳爲揣摩,配以適當的文字。如是立下基礎,而後可以言詩;否則未谙人情,何從吟詠?
寫情寫景略有把握,更須多讀名著,以窺寫詩之術。自己寫幾句,與名家著作比較一下,最爲有益。
讀的多了,再從事習作。凡寫一題,須有真情實感。草草寫下,一氣呵成。既成,放置一二日,再加修改;過一二日,再修改,務求文到情溢,有真情,有好景,有音節,無一廢詞冗字。如是努力,而仍不得佳作,須檢討自己:是不是對人對事對物的觀察不夠,或生活太狹,或學識太淺,或爲人未能寬大宏朗,致以個人的偏私隱晦了崇高遠大的理想……自省的工夫既嚴,必能發現自身之所短,這才有醒悟,有進步。詩不是文字的玩弄,要在表現其“人”;人之不存,詩何以立?設若只爲由科員升爲科長,正自別有辦法,不必于詩中求之。
青年朋友們,我本非詩人,故決不怕你們詩法高明,奪去我的飯碗。我真誠的盼望你們成爲詩人,故不敢不說實話——實話總是不甚甘甜,罪過!罪過!
載一九四一年五月三十日《民公報》“詩人節特刊”
《雜文集第十五卷》怎樣學詩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戰時的藝術家”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