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雜文集第十六卷>《龍須溝》的人物

《雜文集第十六卷》《龍須溝》的人物

老舍作品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現在演出的《龍須溝》,與我的《龍須溝》劇本原稿,是不完全一樣的。我不十分懂舞臺技巧,所以我寫的劇本,一拿到舞臺上去,就有些漏洞和轉不過彎兒來的地方。這次焦菊隱先生導演《龍須溝》,就是發現了劇本中的漏洞與缺欠,而設法略爲加減臺詞,調動場次前後,好教臺上不空不亂,加強了效果。焦先生的盡心使我感激。

  可是,對于劇中人物的xing格,焦先生完全尊重作者的創造,沒有加以改動。因此,舞臺劇本與原著雖在某些地方互有出入,可是雙方的人物xing格是一致的,全劇的情調也是一致的。

  假若《龍須溝》劇本也有可取之chu,那就必是因爲它創造出了幾個人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xing格,模樣,思想,生活,和他(或她)與龍須溝的關系。這個劇本裏沒有任何組織過的故事,沒有精巧的穿cha,而專憑幾個人物支持著全劇。沒有那幾個人就沒有那出戲。因此,要談此劇的創作經過,也就必須先談劇中人物是如何創造出來的。這就是這篇短文的內容。

  在寫這本劇之前,我閱讀了修建龍須溝的一些文件,還qin自看修建工程的進行,並請托人民藝術劇院的青年同志隨時到龍須溝打聽我所要了解的事——我有tui疾,不能多跑路。大致的明白了龍須溝是怎麼一回事之後,我開始想怎樣去寫它。想了半月之久,我想不出一點辦法來。可是,在這苦悶的半個月中,時時有一座小雜院呈現在我眼前,那是我到龍須溝去的時候,看見的一個小雜院——院子很小,屋子很小很低很破,窗前曬著shi渌渌的破yi與破被,有兩三個婦女在院中工作;這些,我都一一看全,因爲院牆已塌倒,毫無障礙。

  靈機一動,我抓住了這個小雜院,就教它作我的舞臺吧!我開始想如何把小院安cha上幾個人——有了人就有了事,足以說明龍須溝的事。我寫慣了小說,我知道怎樣描寫人物。一個小說作者,在改行寫戲劇的時候,有這個方便,盡管他不大懂舞臺技巧,可是他會三筆兩筆畫出個人來。

  首先來到我的心中的是女xing們,因爲龍須溝一帶的婦女有她們特殊的地位——婦女都能作工掙錢,幫助男人們過日子;因此,這一帶的姑娘不輕易嫁給“溝外”的人,以免損失了勞動力。我想出來王大ma母女:一老一少;一守舊一進取;一明知溝臭而安居樂業,一知道溝臭就要沖出去。對于這母女,我刻畫母qin較詳,女兒較弱,因爲母qin守舊,可以在全劇的進行中發生阻抵作用;女兒勇往直前表現兩下子就夠,不必太多。再說母qin既守舊,我便可以充分地利用我所知道的“老mama論”,教她老有話說。這些老mama論不便用在女兒口中,因而她就有一句說一句,不多扯閑盤兒,看起來倒真像個天真的女孩子。

  緊跟著,我便想起程瘋子。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待我慢慢道來:(一)他是藝人,會唱。我可以利用他,把曲藝介紹到話劇中來,增多一點民族形式的氣氛。(二)他有瘋病,因而他能說出平常人說不來的話,像他預言:“溝shui清,guo泰民安享太平。”等等。(三)他是個弱者,教他挨打,才更能引起同情,也足說明良善而軟弱是要吃虧的。(四)他之所以瘋癫,雖有許多緣故,但住在臭溝也是一因;這樣,我便可以借著他教觀衆看見那條臭溝;我沒法把臭溝搬到舞臺上去。

  他必須是個藝人,否則只會瘋鬧,而毫無風趣,便未免可怕了。而且,有個受屈含冤的藝人住在龍須溝,也足以說明那裏雖髒雖臭,可還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瘋子的妻,娘子,正和許多住在龍須溝的婦女一樣,是勤苦耐勞,而且有熱心腸的。她和王大maxing格雖不相同,可是都有同樣的高尚的品質,能夠用自己的勞力掙飯吃,不仰仗別人,而且遇必要時會養活別人。假若王大ma有個瘋丈夫,她也同樣的會負起養活他的責任的。盡管王大ma膽小,不願出門,可是遇必要時,她也會像娘子那樣去到街頭賣香煙去。她們掙紮的力量是無窮盡的,我並沒有把她們寫成典型人物的企圖,可是我深知道,並且尊敬她們的高貴的品質,所以我能使她們成爲在舞臺上站得起來的人物。

  王、程二家之外,我想出丁家。男的丁四是蹬三輪車的。我教他以蹬三輪爲業,一來是好教他給臭溝作注解——一下雨,路途泥爛,無法出車,就得挨餓;二來是我可以不費多少力氣便能寫出他來——我寫過《駱駝祥子》啊。丁四可比祥子複雜,他可好可壞,一陣兒明白,一陣兒糊塗。他是生長在都市裏的人,事不順心就難免往下坡兒溜。這樣,他就沒法不和丁四嫂時常口角,甚至于打架。丁四嫂也是個“兩面人”:她的嘴很野,可是心地很好;她勤苦可又邋遢。她的矛盾是被窮困所折磨出來的,這也就是我創造這個人的出發點——明白了窮人心中的委屈,才能明白他們的說話行事的矛盾。

  我給丁家安排了兩個孩子。在劇本中,這兩個孩子還很小,所以沒有什麼xing格上的發展。在排演時,能被找到的兒童演員都比劇中的孩子大一點,所以導演爲他們增多一點事情,以便近情近理。

  龍須溝上並沒有一個小雜院,恰好住著上述的那些人;跟我寫的一模一樣。他們是通過我的想象而住在一塊兒的。我不是要寫一篇龍須溝的社會調查報告,而是要寫一本話劇,所以我的人物必須負起戲劇的責任。在我想到這幾個人之前,我已閱讀了好幾篇關于龍須溝的社會調查報告;可是,這些報告並沒能攔住我去運用自己的想象。趕到我已想出這幾個人物,我才教他們與報告中的資料相聯系。這就是說,我是先想出戲劇xing的人物,而後才把他變成龍須溝的人物。反之,假若我不折不扣的去寫實,照著龍須溝上的某一小雜院去寫,實有其地,實有其人,像照相片似的,恐怕我就沒法子找到足夠的戲劇xing了。

  在上述的三家子而外,我還需要有一個具有領導才能與身分的人。蹬三輪的,作零活兒的,都不行;他必須是個真正的工人。龍須溝有各行各業的工人,可是我決定用了泥瓦工,因爲他時常到各城去作活,多知多懂,而且可以和挖修臭溝,添蓋廁所,有直接關系。就以形相來說,一般的瓦匠都講究幹淨利落,(北京俗語:幹淨瓦匠,邋遢木匠。)我需要這麼一個人。這樣,趙老頭就出了世。

  在龍須溝,我訪問過一位積極分子。他是一位七十來歲的健壯的老人,是那一區的治安委員。可惜,他是賣香煙與shui果的。想來想去,我把他的積極與委員都放在趙老頭兒身上,而把香煙攤子交給娘子。

  對趙老頭,我教他剛強正直勇敢,而不多加解釋。這是出小戲,沒法詳細的介紹每一個人的身世與心理,我以爲,他既是工人,他就該起帶頭作用,領導作用;若鈎兒套圈兒的啰嗦不休,恐怕倒足以破壞了他的剛直勇敢。

  好,我湊夠了小雜院裏的人。除了他們不同的生活而外,我交給他們兩項任務:(一)他們與臭溝的關系。(二)他們彼此間的關系。前者是戲劇任務,後者是人情的表現。若只有前者,而無後者,此劇便必空洞如八gu文。

  “院外”的人物,只有劉巡長與馮狗子。劉巡長大致就是《我這一輩子》中的人物,馮狗子只是個小流氓而已。

  原劇中沒有小茶館掌櫃的,因爲我覺得教他混在群衆場面裏也就夠了。排戲時,添加了他,的確顯得眉目清楚。

  想好了人物與他們的任務,寫起來就很快了。我差不多是一口氣寫完了三幕的。這,可就難免這裏那裏有些漏洞;經焦先生費心東安一個鋸子,西補一點油灰,它才成爲完整的器皿。不過,我還是用原稿去印單行本,爲是保存原來面貌。我希望人民藝術劇院把焦先生的舞臺劇本也印出來,兩相參證,也許能給關心戲劇的人一點研究資料。

  載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五日《文藝報》第二卷第九期

……

《雜文集第十六卷》《龍須溝》的人物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龍須溝》寫作經過”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雜文集第十六卷》《龍須溝》寫作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