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的故事往往是寫諷刺劇的好材料。《西望長安》就是寫一個騙子故事的諷刺劇。
一個騙子的“成功”,在一方面是仗著他的欺騙手段,在另一方面也仗著別人肯于受騙。這就大有文章了。假若甘心受騙的還是家的幹部,造成政治上的損失,問題可就嚴重了,實在應該諷刺鞭撻!
在這個劇本裏,對騙子如何施展手段寫得不多,而且他所施展的那幾招也並不高明,正因爲他的騙術並不高明,而居然一帆風順,到吃得開,才越顯出受騙的一定更不高明。那些不高明的受騙者恰好是我們的幹部,我們就不能不把他們當作諷刺的對象了。
那些受騙的幹部並不是壞人。他們若是品質十分惡劣,有意地和騙子上下其手,就不會含有多少諷刺的意思了,而且也不符合現實——我們的幹部基本上是忠實可靠的。他們不壞,但是作了錯事。他們把騙子當作了真正的英雄,照顧他,培養他,甚至于幫助他解決婚事。他們的毛病在哪裏呢?他們哪,麻痹大意,以爲天下太平了,革命的警惕用不著了。他們對僞造的文件看也不看,拿起筆來就批,就簽字。他們以爲家富強了,所以多發些補助金,多買兩張飛機票,都用不著多加考慮。他們就這樣馬馬虎虎地被騙子給騙了。他們自己倒並沒丟失了什麼東西,可是造成了重大的政治上的損失。
騙子混了好幾年,最後破案可是很快,只用了三天的時間,足見這個家夥一遇到有眼睛的人就立刻原形畢露,束手被擒。我們就這樣諷刺地批評了毫無警惕的幹部,也表揚了警惕強的幹部。
載一九五六年中青年藝術劇院演出說明書
《雜文集第十六卷》《西望長安》作者的話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新生》簡評”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