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雜文集第十六卷>觀戲簡記

《雜文集第十六卷》觀戲簡記

老舍作品

  看了荀慧生先生重排的《荀灌娘》。

  過了兩天,又看到尚小雲先生新排的《雙陽公主》。

  這真使人興奮!兩位大演員都六十歲了,可是上得臺來,生龍活虎,念、做、唱、打,一絲不苟,令人多麼感動啊!

  功夫的確不虧人。假若他們自幼沒受過極嚴格的鍛煉,怎能夠到今天還腰是腰,tuitui呢?是呀,我正要打電話去問荀先生,是否累壞了;他卻來看我,叫我提意見,以便進一步加工。“怎樣啊?”我問他。“不怎麼樣!”他笑著回答。真是老當益壯,可也的確仗著當初下過苦功;沒有當年打下的好底子,“老”是一定的,“益壯”可未必能夠如願!《雙陽公主》演完,我到後臺去看尚先生,勸他趕快卸裝,休息休息。他不肯,既要拍劇照,又張羅與友人一同照相,倒好象他並沒剛剛唱完那麼一出大戲似的。

  青年演員啊,看看這些位老先生吧!因爲他們的幼功結實,又好學不倦,所以才能成爲老少年。他們的美譽不是輕易取得,而是建立在真實本領與勤學苦練上啊!

  在《荀灌娘》中,慧生先生要先扮閨門旦,而後改扮武旦,最後改扮武小生。隨著形象的改變,他須唱不同的腔兒,而且要耍槍、馳馬,表現武工。好不容易呀!小雲先生扮演的雙陽公主,始終是武旦,單說耍雉ji翎(特別是那一只手掏兩支翎子)就需要極深厚的工力,他還須邊舞邊唱,而且是高唱入雲!真有功夫啊!

  坐在我旁邊看戲的是尚先生的一位徒弟,他不住地說:看我們先生,看!多麼棒,多麼美,多麼賣力呀!

  我真希望這位青年將來也那麼棒,那麼美,那麼賣力!不,還要更棒、更美、更賣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可是關鍵所在,就在于馬上應去苦練,一天也別耽誤!

  載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三日《北京日報》

《雜文集第十六卷》觀戲簡記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好戲真多”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雜文集第十六卷》好戲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