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老舍>雜文集第十六卷>談《陰陽五行》

《雜文集第十六卷》談《陰陽五行》

老舍作品

  今年四月號的《人民文學》登載了一篇相聲——侯寶林、郭全保口述的《yin陽五行》。友人叫我對這個加過點工的傳統節目發表點意見。我想起來下面的一些話。

  就我的一點寫作經驗來說,相聲是極不容易寫的。據我看:《yin陽五行》這一段,以語言來說,趕不上《大保镖》等傳統節目;以形象來說,也不及最近發掘出來的《打牌論》那麼生動。可是,若是叫我去寫它,我須費很大的力氣,還不一定能夠寫得出來。相聲極不易寫。我不願誇大地說:它比短篇小說或獨幕劇更難寫。可是,我的確知道:在近幾年來大家寫成的大量相聲段子中,值得保留下的並不很多。這就難怪有的人說:現在的相聲不招笑!對,相聲之所以難寫,就因爲它必須招笑,而且要在短短的十分鍾或一刻鍾裏招許多許多次笑。這真難呀!買票去聽相聲的人,收聽廣播相聲的人,都是爲開開心,笑一陣。假若他們聽完了相聲而直吸鼻子,掉眼淚,便是個小小的悲劇。這麼一說呀,我就覺得《yin陽五行》這一段,還應當算作很不錯的節目。它能夠招笑,它是相聲,值得保留。

  今天我們的相聲演員與相聲聽衆,在政治覺悟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要說含有毒素的,就是那專爲招笑,而無理取鬧的段子,演員們就不肯表演,聽衆也不願意去聽。今天的相聲比解放前的幹淨多了,健康多了。可是,這不應當解釋爲相聲可以放棄招笑,表演者瞪著眼背誦政治論文,聽者緊張地邊聽邊寫筆記。不該這樣。相聲總該是相聲,它說多麼高深的道理,也須以幽默出之,使人在笑中領悟,潛移默化。我們可以用相聲的手法談政治,而不能用政論手法寫相聲,文ti不同也。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難免籠統論事,以金木shui火土來“研究”蘋果和山裏紅了。談到這裏,我就可以說:《yin陽五行》這個節目並非全無教育意義!它只是沒在篇尾鄭重聲明一下:“這段相聲確有所指,就是說,思索事情,觀察世象,萬不可籠統地用一個框框,牽強附會,一以貫之。請大家回去,要細細研究、討論。”是的,這段相聲的確沒作這個聲明。可是,任何相聲都不該這麼聲明明!這也就是相聲難寫的原因之一。它須設法用偏鋒、側擊等等技巧,使人隨聽隨笑,到最後拿出最可笑的“底”來,演員方好在掌聲中下臺。若是說到最後而嚴肅地聲明一番,解釋幾句,恐怕他們便僵在臺上,下不去了!

  載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文藝報》第六期

《雜文集第十六卷》談《陰陽五行》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談翻譯”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雜文集第十六卷》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