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興趣較廣泛,愛好較多,那淵源還是在于我的青少年時期。
看到我這麼老邁瘦弱,未必會有人相信我少年時曾立志想當一名運動員。我幼小時經常玩“偵探捉強盜”一類的遊戲,和同伴們在大街小巷中出入奔跑。進初中時,我狂熱地愛上了足球,是一個自以爲很不錯的守門員。後來還練習中距離賽跑,代表學校參加過全市中學運動會的比賽。我也喜歡打籃球、排球,喜歡遊泳。
讀高中時,我又熱衷于唱歌,演戲。我的嗓子似乎還不錯,但跑調很厲害。偶而一聲高嘯也許可以聽得過去,唱整支歌就不行了。在高中、大學時代,我一直沒有停止話劇的演出活動,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以前,我當過幾個月的職業演員。在解放前半年,我在公山中學教書時,還和學生一道登過臺。
中學時期,我喜歡下象棋。讀大學時,則迷醉于橋牌,有一段時間,消耗在上面的時間大概比我上課的時間少不了多少。
解放以後,我幾乎停止了育活動,只是偶爾遊遊
。在我的影響下,我的三個孩子在十多歲時都已能橫渡長江。在十年前,我教我的第二個男孩和他的夥伴們踢足球,旁邊的觀衆中,有人猜測我是“老湖北隊的”,這不免使我得意。其實我只能做做樣子。籃球、排球已經與我無緣了。但對
育的興趣還保留,很關心
育動態,喜歡閱讀一些有關運動員的傳記,而在熒光屏前,我是每一場運動比賽的忠實觀衆。
當然,我再也沒有粉墨登場了。不過,話劇、電影我還是非常愛好。至于音樂,那是我一直保留下來的嗜好。聽聽好的唱片、好的錄音帶,參加一場好的音樂會,在我都是一種享受。不過,近年來,這種好的音樂會實在不多。偶爾我還唱歌,在海邊,在大江上,在草原上,在大森林中……或是當郁悶的時候。二十多年前,我常抱著出世不久的第二個男孩,輕聲唱印度尼西亞的民歌《寶貝》,現在他已長得比我還高了。前兩個月,我得了一個孫女,我又常抱著她唱“阿拉木罕怎麼樣?她是不胖也不瘦……”,將這當作了催眠曲,而她果然也就在我的歌聲中入睡。
我喜歡美術,從高更、珂勒惠支等的畫冊,到蔔勞恩的漫畫集《父與子》,我都珍藏。我也喜歡旅行,正如我引用過的一位美女詩人的詩:“沒有我不肯坐的火車,也不管它往哪兒開。”也喜歡……總之,廣泛的興趣調劑了我的生活,也使我的感情不像我的頭發那樣蒼白,使我的心不像我的前額那樣滿是皺紋。
“老夫聊發少年狂”,“一事能狂便少年”,那種境界,我心向往之。在一部有關我的電視片中,我覺得最值得珍貴的鏡頭是我和少年們一道踢足球,雖然我只踢了幾分鍾。
《曾卓散文》我的業余興趣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我的“書法””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