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曾卓>曾卓詩論>回答一個問題

《曾卓詩論》回答一個問題

曾卓作品

  一位青年朋友向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喜愛二十世紀的文學還是十九世紀的文學?

  我回答:我是生長在二十世紀的,有一些現當代的作家和現當代的作品是我所喜愛的,但從總ti來說,我的感情的天平是偏向于十九世紀的文學。

  最近,有一家外guo通訊社在一則評論中說:二十世紀文學藝術的收獲是荒涼的。這“荒涼”可以認爲是相對于本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可以認爲是相對于十九世紀的文學藝術。

  且不談藝術,以文學而論,十九世紀真是群星燦爛。當我年輕時開始接觸翻譯書籍時,閱讀得最多的就是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我真像是走進了一座龐大輝煌的聖殿。我難以忘懷閱讀屠格涅夫的《貴族之家》、《羅亭》、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托思退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契诃夫的《第六病室》、《草原》……時,所感受到的喜悅和激動,所引起的心靈的震顫。而且我還應該提到我所喜愛的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裏、赫爾岑等一大批作家、詩人、戲劇家。這裏還只是就俄羅斯而言。我還可以開列其他guo家的許多我所喜愛的文學家的名字。

  他們精湛的藝術培養了我的審美能力,而我更想著重地談我的一點感受:十九世紀偉大的作家們,不僅都有著人道主義精神,揭露和批判了不合理的現實,而且,都本于一種使命感,在探求社會的出路。誠然,他們或以留戀的眼光回顧過去,如巴爾紮克;或歪曲了曆史的行程,如托爾斯泰;或只能朦胧地眺望將來,如契可夫……然而,他們那種熱烈的追求精神,卻閃耀著光和熱,激動著我的心,有助于我的生命的成長,也有助于我的藝術創作的成長。

  真希望有人來做一項研究工作:比較一下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文學,從那當中,當可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啓示。

《曾卓詩論》回答一個問題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我的心情”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曾卓詩論》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