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路遙>黃葉在秋風中飄落>第10節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第10節

路遙作品

  災難又一次打倒了高廣厚。

  不幸的人!他臉上好不容易出現了一絲笑影,這下子又被謠言的黑霜打落了。這是哪一個惡毒的人在踐踏善良的人心呢?

  高廣厚自己並不想查問這個謠言的製造者。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懷著刻毒的心理來摧殘美好的東西。這些人就是在走路的時候,也要專門踩踏路邊一朵好看的花或一棵鮮嫩的草。他們自己的心已經被黑se的幔帳遮蓋了,因而容不得一縷明亮的光線。

  這個被生活又一次擊倒的人,現在主要考慮的是:這種可怕的謠言大概已經廣泛地傳播開來,後壁那個不到二十歲的姑娘怎麼能承受得了這種可怕的壓力?

  他現在把自己恨得咬牙切齒:是他害了那個一心爲他的人!他恨自己的無能,恨自己的窩囊,恨自己沒有一點男子漢的味道!怎麼辦?他不斷地問自己。

  天已經黑嚴了。他摸索著點亮了炕頭的煤油燈。

  兵兵不知是什麼時候停止哭聲的,現在滿臉淚痕,已經躺在炕上睡著了。窯裏和外面的世界都陷入到了一片荒漠的寂靜中。只有桌子上那只小鬧鍾的長秒針在不慌不忙地走著,響著嘀嘀嗒嗒的聲音。高廣厚擡起沈重的頭,兩只眼睛憂傷地看著熟睡中的小兵兵。他用粗大的手掌輕輕撫摸著兒子的頭,把披在他額頭上的一绺汗津津的頭發撩上去。他難受地咽著唾沫,像一個農村老太太一樣,嘴裏喃喃地絮叨著:“我的苦命娃娃,你爲什麼投生到這裏來呢……”他感到頭疼得像要裂開一樣,就tuo了鞋,上了炕,和yi躺在兒子的身邊。他拉過被子的一角,給兵兵蓋在身上,吹滅了炕頭上的煤油燈,就睡在了一片黑暗中。父子倆下午連一口飯也沒吃。但他不餓,他想起應該給兵兵吃點什麼,又不忍心叫醒孩子。

  他閉住眼睛躺在炕上,盤算他怎樣擺tuo眼前這困難的chu境。他想他今晚上一定要想出一個辦法來。這不是爲了解tuo他自己,而是他要讓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盧若琴!

  他迷迷糊糊地,不知是在醒著的時候,還是在睡夢中,他覺得他已經想好了明天起來做什麼……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大早,高廣厚先做好飯。他自己沒吃多少,主要是給兵兵喂。

  他隨後就抱著孩子,到學校前面的舍科村去了。

  他到了一家姓張的家裏。他已經教過這家人的幾個孩子,現在還有一個孩子在四年級。平時他和這家人商量:他父子倆能不能借他家一孔窯洞住?並且白天他要把兵兵寄放在這裏。這家人有個六十多歲的老nainai,他商量著讓白天給他看娃娃,晚上回來就由他管。連房租和看孩子,他准備每月付十五元錢。老張一家十分厚道,都說怎能收高老師的錢呢?房子他盡管住;娃娃放下,他們盡力照顧。

  這事情很快就說妥了,他然後又跑到幾個高年級女生的家裏,給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做工作,說他要到寄放兵兵的地方去住,學校偏僻,讓這幾個女學生晚上到學樣和盧老師住在一塊。家長和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都說跟盧老師住在一塊,還能在她那裏多學些文理呢。

  事情全說孚當後,高廣厚抱著兵兵寬慰地回到學校。他想他早應該這樣做了。如果早一點,說不定會惹不出那些閑言閑語。到學校後,他先沒回自己的窯洞,直接去找盧若琴。他用很簡短的話,說他從今天起,准備搬到舍科村去住;另外將有幾個女生來給她作伴,這已經都說好了。

  “爲什麼這樣呢?”她像一只受過驚嚇的小鳥,惴惴不安地看著他。她猶豫了一下,從地上抱起小兵兵,在他臉上qinqin。“姑姑,我再不叫你mama了……”兵兵用小胖手摸著她的臉,說。這句話一下子又使兩個大人陷入了一種極其尴尬的境地。盧若琴的臉“刷”一下又紅了。

  高廣厚沈重地低下了頭,說:“若琴,我把你害苦了……我再不能叫你受冤屈了。要不,你幹脆回去找一下你哥哥,給你另尋個學校……”“不,”盧若琴一下子變得鎮定了,“別人願意怎說讓他說去!人常說,行得端,立得正,不怕半夜鬼敲門!”

  “可我心裏受不了。我不願意你受這委屈。先不管怎樣,我今天下午就搬到舍科村去住……”

  盧若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她一只手抱著兵兵,另一只手掏出手絹,不斷地擦自己眼裏湧出的淚shui……

  高廣厚搬到舍科村去了。

  每天早晨,高廣厚在離開這家人的院子時,兵兵就沒命地哭著攆他。可憐的孩子已經失去了mama,他生怕qin愛的爸爸也會像mama一樣離開他。

  高廣厚常常是紅著眼圈到學校去的。他能ti諒到孩子的心情。以後,他就起得很早,趁兵兵沒睡醒的時候離開他。

  盧若琴想念小兵兵,她要去看他時,被高廣厚阻擋了。他怕這樣一來,前後村子的莊稼人更要說閑話。

  三個人都被窒息到了一種令人壓抑的氣氛中。對于男女之間正常的交往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粗俗的觀念,在我們的社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即使某些有文化的人也擺tuo不了這種習慣,更何況偏僻山村裏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

  也許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最終會克服這些落後的習俗,使我們整個的社會生活變得更文明些。作爲教師,高廣厚和盧若琴他們認識到這一點了嗎?

  也許他們還沒有這樣考慮他們的職責和使命。但他們確實用自己的心血盡力教好這幾十個娃娃。

  這樣的山區小學,一年的教育經費沒幾個錢,要搞個什麼活動都不容易,有時候要訂幾本雜志都很困難。盧若琴就用她自己的一部分工資,給孩子們買了許多兒童讀物,在一孔宋窯裏辦起了一個小小的圖書室,把孩子們吸引得連星期天也都跑到學校裏來了。爲了有一點額外收入,高廣厚決定利用課余時間,帶孩子燒一窯石灰賣點錢。他聽人說,一窯灰可以賣三四元錢。這不要多少本錢。燒石灰的礓石河灘裏到chu都是,充其量,花錢買一點石炭就行了。至于柴禾,他和孩子們可以上山去砍。

  兩個村子的領導人都支持他們這樣做,並且出錢給他們買了石炭,還給他們挖好了燒灰窯。

  礓石撿齊備後,高廣厚就帶著一群高年級的學生去上山打柴。盧若琴也要去,但他堅決不讓。她在平原上長大,不習慣爬山,他怕她有什麼閃失。他讓她在學校給低年級學生上課。這一天下午,高廣厚像前幾天一樣,帶著十幾個大點的學生到學校對面的山上去砍柴。

  幹農活,高廣厚不在話下。他很快就砍好了一捆柴。接著他又砍了一捆——准備明天早上他來背。農村的學生娃娃從小就砍柴勞動,幹這話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一件很樂意的事,就像城裏的學生去郊遊……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第10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0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