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國凱>一方水土>第2節

《一方水土》第2節

陳國凱作品

  縣革委會主任到北京參加學習班了。幹幹瘦瘦的縣革委會副主任羅一民主持縣三級幹部會議。大陸人多、會多、官員多。世界上很有名了。

  毛澤東主席以雷霆萬鈞之勢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中guo搞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神州大地,戰鼓喧天,凱歌高奏。在山呼海嘯的萬歲聲中,實現了全guo山河一片紅。舊的官僚政權已被徹底粉碎,各級政權機關就有了響當當的新招牌——革命委員會。

  會議議題主要是兩個:一是做好春耕准備工作。快開春了,種子、化肥、勞力……諸如此類一大堆問題。二是如何進一步組織警力和民兵,攔截捉拿非法越境外逃人員,搞好“政治邊防”。這一直是縣裏的中心工作。

  過了一條界河就是香港。小小的深圳河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個世界分隔開來。幾十年來,縣裏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堵塞外逃分子,建設好“政治邊防”。這是很沈重又很難做好的工作。

  深圳是個奇怪的地方。羅一民覺得這地方老上演一些鬧劇。有些事想起來,至今還心頭發憷。

  印象最深的是所謂“三年自然災害”經濟困難的年頭。那一次,不知從哪兒傳來謠言,說英guo女皇發布诰谕:偷渡外逃到香港的人可以立即成爲香港的永久居民。謠言像風一樣傳播,許多人像瘋了一樣。數不清的人從四面八方湧到深圳。誰也搞不清究竟有多少人。這gu外逃風chao像洪shui般來勢凶猛。人群密密麻麻壓在邊境線上大沖線。那陣勢,誰看到都會頭昏腦漲,簡直像農民暴動。

  饑餓的群衆如疾風暴雨,成群結隊從界河各chu向那邊廂逃跑。這邊廂各式武裝力量都出動了,各種宣傳機器都開動了。香港那邊也動用了各種警備措施,都無法阻攔洪shui般的人流。香港街頭一下子湧進數不清的人流,香港大爲震動。不少商店關了門。香港人被這洪shui般的人流嚇得臉都青了。

  在香港無qin無故的人在街上轉了一兩天,發覺不是那麼回事。英guo女皇沒有什麼诰谕,香港人也不歡迎他們。到chu關門閉戶,連一碗開shui都喝不上。還不知道廁所在哪兒,就隨街屙尿。香港仔如此無禮,尿他娘的香港。有些人到了香港沒有著落,一天下來,又渴又餓,像到香港乘了一次墟,饑腸辘辘地回來了。

  那些天,羅一民站在廣播車上,嗓子都喊啞了。外逃的人差點把廣播車推翻,把高音喇叭砸了。後來有關部門說這是反革命事件,抓了一些人。

  羅一民覺得這“政治邊防”的頭兒難當,工作難做。

  會議開了兩天,重點研究如何加強措施確保“政治邊防”。討論來討論去,還是老一套路數。大家絞盡腦汁,也苦無良策。大家知道農民苦,心知肚明不敢直說。大家講的都是些門面話,無非是“警惕”、“保證”之類,越談越沒勁,連公安局長都打瞌睡。他抓人也抓煩了,抓來抓去大ti是一些農民,有的抓了幾次還照樣跑。如果把這些人一槍崩了也省事,不過是消耗一粒子彈,但對非法外逃人員,上面有一條硬政策——這些人可以攔截,可以抓,可以送去監管所,只是不准開槍殺人。

  抓起來的人已經夠多了。內線樟木頭那兒的監管所建了一chu又一chu,仍然人滿爲患。

  對待外逃的問題,羅一民的心情常常是複雜矛盾的。

  羅一民是寶安人。早年是東江遊擊隊戰士,活躍于香港九龍寶安和珠江三角洲一帶,複員後一直在縣裏當幹部。縣裏的主要工作是搞好“政治邊防”,把反偷渡外逃當作中心工作來抓。可縣裏有些村落,幾乎整個村的人——包括一些村幹部和共産dang員——都跑到那邊廂去了,只剩下一些走不動的孤寡老人,在門口打蒼蠅,看著空落落的簡陋泥屋和荒涼的農田。

  “十室九空人南遁,家裏只剩老和少”——這就是深圳的寫照。

  貧窮,是可怕的東西。

  羅一民內心同情這些非法越境農民。家鄉那麼窮,三荒四月,許多人家裏揭不開鍋,吃糠啃菜。上面撥下來一些救濟,半是番薯半是糧;僧多粥少,解決不了他們的困難。倒是逃出去的那些人想辦法往村裏捎錢捎油捎米救濟鄉qin。他們捎回來的度荒物資不比政府撥下來的少。

  經驗告訴他,逃出去的人多數是爲了活命,爲了日子過得好一些,不是去做什麼壞事。還沒聽說寶安人到那邊去當美蔣特務。

  作爲縣裏主管政法的頭兒,不論心裏如何打鼓,只能按老皇曆辦事,一年年一月月去抓“政治邊防”,去抓去管這些偷渡外逃分子。這是從精神到肉ti都非常疲勞的工作。

  前不久出了件事:一個民兵深夜巡邏,違反規定開槍掃射偷渡分子。據說是喊了幾次,他們還逃,就開了槍,把一位外逃的人打死了。羅一民去看了,死者是一個孕婦。羅一民大怒,當場叫人把這民兵扣押下來。

  羅一民看著這一屍兩命,心裏落淚:當年參加遊擊隊出生入死,不就是爲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麼。幾十年了,農民的好日子沒過上,爲了到外面尋找丈夫找一碗飯吃,卻陳屍河岸……羅一民覺得這子彈就像射在自己身上,覺得自己手上有血……

  這種心境是別人難于理解的。

  會開完了。羅一民准備下樓回家吃飯。辦公室主任走來彙報:有港商找他。已在會客室等了一會兒了。

  “港商?來幹什麼的?”

  “沒說。只說跟你是老相識。”

  港商,什麼港商?怎麼會有港商來找他?

  經曆過“文化革命”年頭,港商這字眼比狗屎還臭。好像他們身上有瘟疫會傳染給中guo官員。前些年,廣東“革命政權”在廣東大搞“反策反”運動。這古怪名詞不知是哪個gui蛋發明的。他們說,香港那些反動家夥在大陸大量發展特務,一封信就可以發展一個特務。革命政權機關對有港澳關系的人發出嚴重警告:自己身上有屎趕快屙趕快洗,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嚇得有港澳關系的廣東人屙尿都打冷戰,不敢跟香港qin友通信,生怕被打成特務分子。香港那邊過來的信件都要經過檢查,看看反動的香港人信件中有什麼聯絡暗號。搞得廣東人心惶惶,好像廣東到chu是特務。那時羅一民雖然在牛柵,那種恐怖他是知道的。

  港商就是資本家,資本家就是反動派。這是“革命年頭”流行的概念和簡單的邏輯推理。按照慣例,香港那邊來人不能單獨接見。羅一民雖然比較通達,但不能違背革命原則。羅一民叫住辦公室主任,一道往會客室走來。

  羅一民到會客室一看,愣住了——

  簡易的木頭沙發上坐著那人,不就是當年東江遊擊隊的老連長方辛麼?

  “一民!”西裝革履的老連長站起身,熱情……

一方水土第2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2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