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戀戀風塵第36節上一小節],豈有不熱之理?
昔日書生離家求學,只有一封抵萬金的家書,來撫慰遊子漂泊的寂寞和淒涼。而今日的莘莘學子,拿起電話就可以感受到一份踏實而觸手可及的溫暖。電話的那一端,是一個真實熟悉的聲音,穿越千山萬而來,依然生動清晰。相比之下,信畢竟隔著層紙,人只是字裏行間一個模糊的影子。
學校裏的平靜生活合乎外人的種種想象,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海裏遨遊,日子幾乎天天相似地走,平靜得讓人偶爾生出點厭倦,于是在寂寞孤獨時,就格外渴望聽到宿舍管理員拉起嗓門喊自己去聽電話,去聽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桃源”外的聲音。
獨守一部電話,將心底柔情細細地道來,那是幾乎奢求不到的豪華。莘莘學子們大都練就了一套衆目睽睽之下旁若無人的本事。接電話者落落大方如人無人之境,旁觀者則心如明鏡:那滿臉堆著甜蜜,一語便作小鳥依人狀的肯定是在和男友竊竊私語;眉飛舞,滿臉放光哈哈大笑者,肯定正與老友聊得帶勁;如果是一副嚴肅認真,言辭謙恭的模樣,十有八九在聆聽父母教導;也有撒
的女兒,隔著千山萬
依舊做著父母長不大的孩子,高興時手舞足蹈,悲痛時淚
漣漣。
公寓樓的電話能打進來實屬不易。試想一部小小的電話集千百寵愛于一身,要見縫針打進來可真要靠運氣。撥通總機之後再撥進公寓樓,此後還要靜候管理員那不耐煩的聲音,如果這三關僥幸能過,也不能得意太早,如果碰到管理員一聲“人不在”。才真是功虧一篑,令人沮喪不已。想想電話那頭焦急的神
,于是大家都格外珍惜每一個電話,相互約定,如果人不在,都要幫忙代接。
在外流得久了就想家,想家是一種心情,殷殷切切,不能夠用言語表達。
宿舍裏靜悄悄的、惠琳站在窗前望著遠飄忽的舞廳,思念猶如雨後的苔藓般絨絨地布滿了整個心域。
在外求學多年,仍是父母萬般牽挂的孩子,天冷防寒,天熱防暑,父在信裏說了一遍又一遍,母
仍不厭其煩地拿起電話千叮咛萬囑咐,那時候只感到父母有些迂,全然不知道感動。而在這個落寞的夜晚真希望有個電話打來,如果那樣,自己便會狂喜著飛奔而去,傾聽著遙遠而
切的聲音,讓濃濃的
情豐盈自己的整個身心。
蓦地,惠琳想起了前兩天替一位女孩接電話的情景,便覺得仿佛有湧來,漫延了自己……
那聲音仿佛從遙遠的雲端來,很蒼老。
那聲音好像是個引子,從淡漠了許多的心境中,抽出了幾許感動。
很久了,好像已不知什麼是眼淚。青春仿佛就是一種漸漸淡漠的過程,從最初的純情滑向自由自在的任與癫狂。點燃生命的燭光讓它執意燃燒、跳躍,然後是美麗之後的灰燼,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仿佛就是燃燒的過程。久了,眼中只有事後的冷灰。
又有什麼能撥動心弦呢?
那些柔情而虛假的漫,那些無心而令人心寒的戲谑,那些瘋癫而轉瞬即逝的狂歡……上帝安排好的一切,永遠使人的眼睛在望見正面的同時,又用心感知了
影中的另一面。
拎起電話,那聲音就從遠蒼老地傳來。
不是自己的父,他的寶貝女兒此刻正在舞廳中漫轉。
那聲音像株老榕樹,一樣把它枯長的根須從遠
披挂而來。
還是在入校時,見過這位父一面,瘦挑兒而精幹,笑起來很慈祥。千裏迢迢,來幫女兒鋪被褥撐蚊帳,語無贅言,身無贅肉。而今那聲音卻贅得拖了無數的根須。生活成熟了當年初入校門的我們,竟也悄悄改變了父輩的容顔。
“分配,找工作,明天讓她接我的長途……”兀自點頭應和,心裏糾纏的卻是老榕樹的根須。
歲月之于人,是多麼的不同。傾聽遠的蒼老,就是傾聽一種滄桑,一種警戒,一種期望;就是打開自己的心,面對今後的歲月正視現實的自己,面對日重的蒼老,回視少年時天高地闊的夢境。是否問心無愧?是否有從前的往事觸動缤紛而蕪雜的現實青春?是否有滑落遺失的背影重現在平淡的生活中?是否有透明的歌聲、暖熱的
情及落一肩的輕塵?
放下話筒,在風中默默。想起遠方的家和家中的人。假如那是父
……沒有假如,真實的是悄悄湧入眼中的淚
。
傾聽遠的蒼老,就是傾聽層巒迷嶂中樸素的心聲。
遠的舞廳裏彩燈飄忽,樂音婉轉,那個女孩在跳著最後的圓舞曲。
今夜,可會再有老榕樹根須一般的聲音從遙遠傳來?
日暮鄉關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想家,永是一種心情,殷殷切切,刻骨銘心,可望而不可及。
……《戀戀風塵》第36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37節”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