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三請薛仁貴第8回 鬧金殿初試打王鞭 下聖旨一請薛仁貴上一小節],四肢無力,身子一晃,噔噔噔噔,往後退了幾步,不由一陣心寒。想當年恩師贈給自己此鞭時,說:“鞭在人在。”嗐,如今,鞭斷了十八節,已不能稱其爲鞭了,人還活個什麼勁兒呢?真是壽數已盡,天殺我也!
其實,他師父說“鞭在人在”的意思,是讓他珍惜這把鞭,把鞭看做如同生命一樣寶貴。可尉遲恭把這意思給曲解了,理解成:鞭在人在;鞭不在,人也不應當存在了。
他爲什麼這樣理解呢?那個時代,人都迷信,他的戰馬本來是由于饑渴勞累過度而死,說起來,這本是正常的,可他認爲,馬死對他來說是不祥之兆。如今,鞭打宮門,用力過猛,十八節鞭斷了,這也是正常的,可他認爲“壽數已盡,天殺我也”。人若認准一條道,硬要走,那可真不好辦呀!尉遲恭就是這樣,如今,他認准“死”這條道了,所以就硬要“死”。
尉遲恭想起法場上的薛仁貴,自言自語地說道:“兒呀,爲父救不了你啦!先行一步,咱父子九泉之下相見吧!”說完,噔噔噔噔,往前跑了幾步,咚!一頭撞在宮門上。撲通!倒在地上,鮮血流了出來。
這時,宮門門樓上有人大喊:“鄂公撞頭了!”
李治聽到喊聲,猶豫了一下,心想:尉遲恭會不會也象程咬金一樣來個假撞頭呀!于是命人到門樓上再去仔細看一看。
李治得知尉遲恭確實撞頭之後,才吩咐把宮門打開。他走到近前一看,尉遲恭倒在血泊之中。他心想:尉遲恭雖然是自尋絕路,可也與我有關哪!他這一死不要緊,對我這即位不久的新君來說,人心所向,定受影響。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尉遲恭啊尉遲恭,你何必難爲我呢?他跑過去抱住尉遲恭放聲哭了起來:“老愛卿,你何必自尋短見呢?”
正在此時,程咬金與衆公風風火火地跑來了。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邊跑邊喊:“爹爹!”
李治惟恐這哥兒倆看見父死去,一怒之下采取過火的行動,于是,起身跑進宮門,命人關閉宮門,吩咐禦林軍守住皇宮,千萬不能讓任何人闖進來。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等跑至近前一看,尉遲恭倒在血泊之中,打王鞭斷了,散落在地,不由撲向父失聲痛哭。程咬金大嘴一咧:“大老黑呀,你死得好苦呀!”
程咬金剛哭了幾下,忽然大叫一聲:“都別哭了!咱們怎麼哭,大老黑也活不了啦!只有爲他報仇才算對得起他。咱們反了吧!”
這時,猛聽有人大喝一聲:“住口!休得無理,哪個敢反?”
大家順聲一看,呀,原來是徐懋功。程咬金大叫一聲:“好你個牛鼻子,我以爲你死在疊州了呢!你怎麼才回來呀?”
徐懋功說:“閑話少說,如今鄂公是不是真的死了,還難以斷定,還是先救人要緊。寶林、寶慶,你們兄弟二人快將你父擡回府中,速請大夫醫治,說不定還能救活呢!”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一聽此言,似乎覺得還有一線希望,急忙將尉遲恭擡起回府。
徐懋功向衆人詢問事情的原委之後,對程咬金說:“這裏就數你年歲大,你怎麼沈不住氣呢?你們這麼鬧,不是把事情越鬧越大嗎?”
程咬金不服氣:嗐,你哪知道呀!事情是一步一步逼到這個份兒上的,你說我這麼幹不對,依你看,應該如何辦?”
“此事按薛元帥犯的罪,該斬;但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不當殺。鄂公打
王、鬧金殿,萬歲都沒見怪,說明萬歲有君臣之情;以後又追打萬歲,鞭打宮門,這事鬧得就夠大的啦!盧
公,你還帶頭起哄要造反,
法不容呀!”
程咬金被說得啞口無言,衆人齊問軍師,應當怎麼辦。
“現在應請萬歲重新升殿,誰該請罪誰請罪。我想萬歲不會降罪。薛元帥的事,你們不必擔心,我去求情。即使萬歲不准,我也有辦法搭救。你們如認爲我說得有理,就退到午門候旨;如認爲我說得不對,我就不管了。你們誰願意造反就反吧!”
大家你瞧我看,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聽先生的。”
大家走後,徐懋功在宮門外喊道:“萬歲,臣一步來遲,我主受驚了!”
“徐愛卿,你可回來了!朕方才聽見你勸他們的那番話了。如不是愛卿及時趕來,良言相勸,程咬金就會帶頭殺進皇宮。”
“萬歲,他們都是忠良之臣。盧公一時沖動,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萬歲不要放在心上。他們是不會造反的,請萬歲升殿,臣等在午門候旨。”徐懋功說完,離開宮門。
李治升殿,文武群臣參拜完畢,歸班站立。徐懋功見駕,李治任徐懋功爲仆射。仆射也就相當于丞相。
爲什麼徐懋功一回京城,李治就任命他爲仆射呢?原來,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排。
李世民病重之時,下旨調徐懋功爲疊州都督。實際上,這是降級使用。李世民這麼做是爲兒子李治著想。他對李治說:“我將他調出,他若猶豫,就說明他有二心,我就責怪他抗旨不遵,將他死。他接诏之後,立即前往疊州,可見他忠心無二。我死之後,你可召他回京,任他爲仆射,他必定爲你效力。”
所以,李世民死後,李治下旨調回徐懋功,當即任他爲仆射。原來,徐懋功在接到聖旨的當天也收到了程咬金的信。
他將諸事理完畢,才趕往京城。
徐懋功謝恩已畢,程咬金上前跪倒見駕:“萬歲,臣以爲鄂公死了,一時糊塗,才吵吵要造反。臣有罪,要殺就殺吧。”
“朕赦你無罪。”
程咬金叩頭謝恩,起身歸班。李治說:“徐愛卿一路辛苦,回府歇息去吧!”
“萬歲,法場上綁著的薛仁貴,可殺不得呀!”
李治暗想:爲了殺薛仁貴,鬧了個天翻地覆。我皇叔一次又一次挨打,鄂公如今死活不知,把我也折騰苦啦!我豈能容他!便說:“薛仁貴罪大惡極,實難赦免。”
“萬歲,依微臣看來,翠花公主未必死在薛仁貴之手,薛仁貴不是那種酒之徒。”
“愛卿不必多說。薛仁貴罪已查明,朕定要殺他。”
“萬歲,微臣府中珍藏一禦寶,想請萬歲觀看。萬歲看過之後,再殺薛仁貴也不爲遲。”
李治准本。徐懋功下殿,上馬回府。不一會兒,回到金殿上,手捧一個黃緞包裹,當衆打開,裏邊是一道聖旨。徐懋功雙手捧上:“這是先皇聖旨,請萬歲接旨。”
李治一怔,連忙起身離座,接旨之後,歸位坐定,仔細觀看,半晌無語。
文武大臣全都莫名其妙。
徐懋功說道:“萬歲,這道聖旨是先皇筆所書。當初,先皇禦駕東征時,去城外打獵,不料遇見敵帥蓋蘇文。先皇被……
三請薛仁貴第8回 鬧金殿初試打王鞭 下聖旨一請薛仁貴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