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金琳>二十一世紀——都做情人,誰做妻子>第二篇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第2小節

《二十一世紀——都做情人,誰做妻子》第二篇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第2小節
金琳作品

  [續二十一世紀——都做情人,誰做妻子第二篇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上一小節]好相反,她總擔心我結婚,她說,我結婚了,就會和一個男人走了,扔下她一個人。

  我越來越清楚,結婚並不是什麼好事。那些對我感興趣的男人,多數都有老婆了。男人不愛老婆,愛情人。我若嫁了人,丈夫就又會不把我當回事,而且,男人太自私了。他們強烈要求老婆應該是chu女,應該是絕對忠貞的,而他們卻不約束自己。

  男人就這麼自私,真惡心,所以,我不結婚。獨身是我高舉的旗幟。

  (三)

  她卻是真正的獨身主義奉行者。

  她是一位45歲的女士,在濃黑的頭發中,已有縷縷銀絲隱約可見,細碎的魚尾紋也已悄然爬上了眼角。青春早已消逝,可依然生機勃勃,全身閃耀著一種睿智的、成熟的美。

  她是一個典型的事業型女xing,她對工作不僅是熱愛,而且達到了幾乎是狂熱的程度,爲了一次工作,她居然可以一連幾天泡在工作室裏。

  她工作是頗有成績的,近十年裏,就多次獲得了省部級獎勵,並被破格提升爲研究員。

  然而,這樣一個優秀的女人,卻是獨身!

  “會有哪一個男人願意娶一個把工作看得比丈夫還重要的女人呢?而我呢?我也不願意因爲一個男人而放棄我的理想與追求。

  所以,我選擇獨身。”面對別人的困惑不解,她毫不隱諱。

  “有人說,一個人總得有個歸宿啊?對,是這樣,不過,我有歸宿,事業就是我生命的歸宿。在工作中,在創造活動中,我獲得了無窮的樂趣,這種樂趣也許是許多人難以理解的,也是許多人達不到的境界,我認爲我已經找到了我應該追求的東西。許多人片面地把個人的小巢看作是歸宿,我以爲這不完全對,至少在我不是這樣的。”

  “也有人指責我,說人類是靠婚姻來延續的。一個女人不結婚、不生育,這是放棄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你這樣極力追求個人的自由與享樂,是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也許,是的,我承認,我這個人追求個人的自由,向往一種輕松。灑tuo和隨意的生活,別看我xing格開朗,玩世不恭,但我這個人不喜歡看別人的眼se,我只喜歡按自己的意願來生活。我不希望有人闖進我個人的世界打破我生活的平靜與和諧。這屬不屬于極端個人主義,我不知道,在社會學的定義上,個人主義是不是就指這個呢?我想有機會就去請教一下社會學專家。”

  “不過,按我的理解,人們認爲我是追求個人享樂,逃避對社會的責任,我不能認同。這些年來,我之所以獨身,決不是逃避一種社會責任,相反,我完全是爲了一份自己的社會責任,我獨身了,就可以不受個人生活的幹擾,可以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工作上,就可以爲社會做更多的事,爲社會盡更多的責任。這些年來,我自認爲做出了些成績,我想我對社會的貢獻不會比別人小,這怎麼能說是逃避責任呢?”

  “當然,要說我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沒有盡到一個女人的應有社會職責。這到是事實,不過,這也並沒有什麼錯。現在是一個人口爆炸的時代,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中guo現在不是因爲人多了才搞計劃生育嗎?我這樣做,還是更徹底地執行了guo家政策呢。”

  對于婚姻觀念,她有她的理論。

  “有人認爲婚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我不這麼看,在古代農業社會,生産力shui平落後,經濟基礎薄弱,男人娶妻是爲了維持男耕女織那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方式,也爲了生兒育女,使自己老有所養,女人呢,嫁漢嫁漢,穿yi吃飯,就爲了能終身有個依靠。現在不同了,在工業社會裏,男人和女人的經濟基礎強固起來,離開誰,誰也能生存。家庭不再是人類社會的唯一組織形式,所以,獨身現象很早就在發達的工業guo家出現了,這些年來,在中guo也有發展,這並不是奇怪的,象我這樣,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不乞求于家庭的力量,婚姻和家庭,對于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現在有些人不能理解,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傳統文化在中guo人的心裏是根深蒂固的,再說婚姻也是傳統的、流行的方式,絕大多數人在這條道上行走,我現在不強求別人怎麼怎麼來看待我,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認同我的觀點,也會有更多的人走這條路,這條路雖然不是鮮花簇擁,但也自有它惬意之chu。”

  “也有的人好心勸過我,人嘛,總還是需要感情的慰藉的。是的,不過,我認爲,感情的慰藉來自很多方面,父母之愛。jiemei之愛、朋友之愛等等,人們都可以從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qin情.並不只是婚姻和異xing之愛才會給人以感情上的慰藉和滿足。”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婚姻和家庭都能給人感情上的慰藉,畢竟有很多家庭chu在不諧之中,不諧的家庭,怎麼談感情的慰藉?痛苦的感覺是使人難受的。年輕的時候,我也想到過男人,幻想有一個愛我的男人,幻想有一個美滿的婚姻。那幻想花一般的鮮豔,詩一般的讓人陶醉。可是,面對現實,我不禁心驚膽顫,望而生畏。我發現美滿的婚姻真是少而又少,很多很有才華的女子就陷在殘缺不全的婚姻之中,痛苦、疲憊。艱難的歲月耗去了她們火一般的青春和出衆的才華,更可悲的是,她們還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而活,又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誰。我不想遊戲人生,人生應當嚴肅而真誠,也不想爲了感情而弄得疲憊不堪,感情給于人的本來應是一種慰藉,一種溫馨的感受,人生還是單純一點、輕松一點。真誠一點好。所以我不敢也不想涉足婚姻,我不想掉入這泥潭,是是非非,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來,自討苦吃。最終,我于是選擇了獨身。現在我還是認爲這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對于推,她也不諱言。

  “有人說,xingti驗是人類最美好的享受,這或許是事實,可是,我沒有經曆過,也不想經曆,我這個人,對于xing毫無興趣,大概我屬于xing冷漠那個類型吧。”

  對于人生中的孤獨與寂寞呢,她也有她的看法。

  “孤獨?寂寞?這是一個人對生活的感受問題,我這人興趣廣泛。我愛好ti育運動,打網球,遊泳。旅遊,滑冰等,我都喜歡,我還喜歡聽音樂。跳舞。工作時用心工作,下班了就痛痛快快玩。

  我還有一些朋友,我們經常聚在一塊聊天、聚餐,我覺得生活很快樂。有時候,一個人呆在家裏,十分甯靜。甯靜是一種很美的享受。一個人在柔和的燈光下靜思默想,無須掩飾,無須裝腔作勢,心靈會得到一種升華。”

  女人獨身,總自有她的理論,也自有她的樂趣。對于她們,人們是否還會用變形眼鏡去看呢?

  情人是否意味著漂亮和年輕?

  在人們的想象中,情人肯定既年青……

二十一世紀——都做情人,誰做妻子第二篇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篇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