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川端康成>少女的港灣>川端康成其人與文

《少女的港灣》川端康成其人與文

川端康成作品

  

(代序)葉渭渠(一)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川端一兩歲上,父母雙亡,少年時代,祖母和jiejie又相繼作古,從此與眼瞎耳背的祖父相依爲命,使這位敏感的少年沈浸在悲哀之中,在他稚幼的心靈裏投下了寂寞的暗影。十六歲上,川端預感到祖父將不久于人世時,就決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記錄下來。于是他寫起了《十六歲的日記》。這既是作者痛苦的現實的寫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現實內裏的詩情,在這裏也顯露了康成的創作才華的端倪。

  少年的川端康成聰穎過人,早早闖入說林書海,廣泛地獵取古今世界名著和日本名著,尤其是對《源氏物語》更是愛不釋手。他對這部名著雖不甚解其意,只朗讀字音,欣賞著文章的優美的抒情調子,但卻深深地爲其文ti和韻律所吸引。這一經曆對他後來的文學創作,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後他寫作的時候,少年時代那種似歌一般的旋律,仍然回蕩在他的心間。他開始對文學産生了憧憬,上中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把過去所寫的詩文稿子,裝訂成冊,從這裏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開始具有文人的意識,最初的寫作慾望已經萌發。

  中學時代,他無數次投稿石沈大海,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創作天分,認真考慮自己的才能是否可以成爲文學家。在1916年作爲中學四年級生,在大皈《團栾》雜志上發表了習作小說《肩扛教師的靈柩》,他就經常給《文章世界》寫小品、掌小說。《文章世界》舉辦投票選舉“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對于立志當作家的少年來說,這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他在大學預科的同窗好友中有許多志向文學者,他們一起談論文學,議論文壇現狀和探討當時日本很流行的俄羅斯文學,使來自農村的他頓開茅塞,受益匪淺。這期間,他在學校的《校友會雜志》上,發表了習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同三個同名的千代姑娘的戀愛故事。大學時代,川端康成與愛好文學的同學爲了向既有文壇挑戰。改革和更新文藝,複刊了第六次《新思chao》,在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了chu女作《招魂節一景》,描寫馬戲團女演員的悲苦生活是比較成功的,受到文壇老前輩的稱贊。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文藝年鑒》上,標志著這位文學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壇。

  川端發表了《招魂節一景》以後,由于戀愛的失意,特別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約,他感到幸福的幻滅,經常懷著憂郁的心情到伊豆湯島,寫了未定稿的《湯島回憶》。此後他爲了訴說和發泄自己心頭的積郁,又借助自己手中的筆,爲雜志寫出短篇小說《林金花的憂郁》和《參加葬禮的名人》。與此同時,他在愛與怨的交織下,以他的戀愛生活的ti驗,寫了《非常》、《南方的火》、《chu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說,有的是以其戀愛的事件爲素材直接寫就,有的則加以虛構化。川端這一階段的創作,歸納起來,主要是描寫孤兒的生活,表現對已故qin人的深切懷念與哀思,以及描寫自己的愛情波折,敘述自己失意的煩惱和哀怨。這些小說構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個鮮明的特征。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感傷與悲哀的調子,以及難以排解的寂寞和憂郁的心緒,貫穿著他的整個創作生涯,成爲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調。川端本人也說:“這種孤兒的悲哀成爲我的chu女作的潛流”,“說不定還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潛流吧。”(二)

  1924年大學畢業後,川端康成踏上社會,就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活。他積極與橫光利一等人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並發表了著名論文《新進作家的新傾向解說》,和創作了《感情的裝飾》、《春天的景se》、《淺草紅團》等少數幾篇具有某些新感覺派特se的作品,並無多大的建樹,他甚至被稱爲“新感覺派集團中的異端分子”。後來他公開表明他不願意成爲他們的同路人,決心走自己獨特的文學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guo》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川端康成的xing情被孤兒的氣質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憂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機會,偶遇巡回藝人一行,與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對待,並說他是個好人,他便對她油然産生了純潔的友情;同樣地,受人歧視和淩辱的舞女遇到這樣友善的中學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瀾。他們彼此建立了真摯的、誠實的友情,還彼此流露了淡淡的愛。川端將這段經曆化爲藝術,便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小說《伊豆的舞女》了。

  《雪guo》描寫主人公駒子淪爲藝妓,在屈辱的環境下成長,承受著生活的不幸和壓力,勤學苦練技藝,追求過一種“正正經經的生活”,渴望得到普通女人應該得到的真正愛情。但是,作爲一個現實問題,在那個社會是難以實現的。她追求的實際是一種理想的、極致的、實際上不存在的哀傷虛幻的愛。男主人公島村卻把她這種認真的生活態度和真摯的愛戀情感,都看作是“一種美的徒勞”。從某種意義說,這個故事是當時日本社會世相的相當精確的藝術概括。

  《伊豆的舞女》、《雪guo》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在藝術上開始了一條新路。川端曾盲目模仿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和全盤繼承傳統都沒有成功,但他並沒有放棄藝術上的新追求,且不斷總結經驗,對傳統與現代結合進行積極的藝術探索。他的《伊豆的舞女》就是在吸收西方文學優點的基礎上,力圖保持日本文學的傳統se彩作了新嘗試。而《雪guo》則使兩者的結合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賦予作品更濃厚的日本se彩。其二,從《雪guo》開始,川端的創作無論從內容或從形式來說,都形成了自己的創作個xing,即以抒情筆墨,刻畫下層少女的xing格和命運,並在抒情的畫面中貫穿著對純真愛情熱烈的贊頌,對美與愛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以及對人生無常和徒勞毫不掩飾的渲染。對人物心理刻畫更加細膩和豐富,更加顯出作家飽含熱情的創作個xing

  川端康成是個很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小說、散文、評論等。在整整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共寫了超過500部(篇)小說(含140多篇掌小說),在《川端康成全集》37卷本中占去了25卷,這些小說,除了《東京人》、《生爲女人》比較長以外,中長篇小說一般都在八萬至十二三萬字內,掌小說短者僅有數百字。川端的小說,不僅數量甚豐,在藝術上也達到了較高的shui平。川端康成的小說創作初期就十分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藝術個xing和藝術特se,並逐步形成他的獨特風格。在創作……

少女的港灣川端康成其人與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川端康成其人與文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