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把直木老人從睡夢中喚醒。聽著那馬蹄聲,覺得像是拉著重重的貨車。這不像是晚秋的聲音,倒像春天幽閑的聲音。
盡管路就在窗子的緊下面,可那聲音決不可能吵醒五樓上的人,自己獨自醒來了,那聲音正好從窗子下通過,于是直木就感覺到是馬蹄聲讓他醒過來似的。直木今早醒來就有聲音出現,所以,拖著重車的馬像是慢慢通過似的。
“啊,睡得真香呐。”
直木在枕上聽著馬蹄聲漸漸遠去。睡眠不足的時候,常常起居正常,而且,“噌”地一下就跳起來了;可今天早上的直木,連摸一下枕邊的鍾都不願意。
深深的睡眠大都殘留在腦子裏。
“把三四十年睡不足的部分,都去睡回來喲。”直木出家門時說過這句話,他在想昨晚這一覺睡掉了幾年。他覺得幾年來,從沒有過睡得這樣充足的早晨。
他沒有瞅一瞅手表,只憑窗外透進屋子的光就可以判斷出,大概是10點光景了。昨晚上是11點以前睡下的,已經睡了十一個小時了,連一個夢也沒做過。
“只能在自己家裏才能睡得安穩。”直木自己常常對此確信不疑,所以,昨晚的睡眠真是不可思議,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真的睡得那麼好;可今早醒來,他一點不懷疑昨晚真的睡得很安穩。
即使這樣,他要懷疑,還是有充分理由的。
“去睡睡覺就回來。”他半開玩笑地對家屬們說,其實他藏起了自己不安:在旅館裏也許睡得更不踏實,可話已經出口了。在家裏,那幾天也許是怎麼也睡不踏實的日子吧。直木辭了公司的職,第二天就上了路。
直木最近會辭職吧,其實對家裏人來說,也不是什麼料想不到的事;但是,當大家真的得知這完全成了事實的時候,竟突然都像受到什麼沖擊似的臉都變了。妻子、長子夫婦、二女兒、三女兒,這些家人們對那沖擊的反應都各不相同。
格的差異,對直木的感情不同,各自立場的兩樣,反應不同固然沒有什麼想不通的地方;可是,直木特別感到家人各自動搖的差異,即人的差異,大概是因爲只有在這個場合,直木才會從自身弱點出發,用冷靜的目光來分析吧。
家人們談論直木退職的時候,每個人只顧根據自己所受沖擊的大小來發言,若是他們提高嗓門說話,直木會覺得無補于事;反過來,別人都壓低聲音來安慰他的話,直木便更會感到膩煩。最讓人難堪的是,直木自己既不能表現出強硬,也不能表現出軟弱。
不,老人終于從職位上退下來的第一天,難道不是強硬也可以,軟弱也可以嗎?這兩樣東西交互出現,兩方面互相擁抱,掀起波濤也是在所難免的。
直木終于決定了退出公司的日子,家人的熱愛之情忽地湧上心頭。讓人氣悶的切,發燙的愛情。他無法想象自己能夠離了職,回到家易只依靠家人來度過余生,像是掀起了更爲純粹的感情。
可是,直木忽地又感到家人和自己之間有了一層壁障。他猶豫、彷徨,幾時能對家人挑明自己退職的事呢?家人看起來他不像平時的直木,大概就是因爲有了那堵壁障的關系吧。
直木正式向家人宣布,是在正式辭職這一天的晚餐桌上。家裏人一瞬間像屏住呼吸似的不做聲了。還是小女兒加瑤子先開了口,不是對爸爸,而是對說:
“你知道這事嗎?”
“我可不知道,沒聽說過。”
“哥哥聽說過嗎?”
“沒聽說過。”哥哥治彥回答道,“剛才第一次聽說的。”
“是嗎?”加瑤子不信似的說,“和哥哥都不知道哇。爸爸以前什麼也沒說嗎?”
“沒有哇。”母說。
“是嗎?”
加瑤子瞅了一眼父:
“出其不意嘛。是突然的事嗎?”
“突然的事嘛……可不是,可正式辭職是今天。”父說,“今天最終決定的。”
“我知道了,爸爸。”二女兒秋子叫了聲爸爸,“這三四天看著爸爸的樣子有些不對勁,我就在想,大概有什麼事吧,是不是要辭職啊。今天早上也奇怪,爸爸用鞋拔子穿鞋,那腳跟也和平時不一樣,我還幫著攙了一把父的身
吧。”
“嗯。”父點點頭。
“這種事嘛,我也看得出來呀。”母也說,“老覺得和平時的父
,總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似的。秋子說了早上的事,我想起來,今天早上他打好領帶,穿好上裝,對著鏡子照了照呢,平時稍微看一下就走了,今天看了一下,嘿,又看了一下。這種事多著呢。”
“有給我猜中的事喲。”加瑤子說著問父,“爸爸,你給京都的大
去信說你要辭職的事了吧?幸子
昨天給我的來信中,還提及爸爸的事來著,給我猜中了。”
“寫了些什麼?”治彥問了一聲。
“寫著什麼‘爸爸的新人生還剛剛開始呢’之類的話。”加瑤子快嘴快地說,“怎麼倒給遠嫁的女兒通風報信,而近
的母
、兒子、女兒卻不告訴,爸爸你呀……”
“這是人情的細致嘛。”治彥輕輕地說了一聲。
“細致?”加瑤子反問道:“這就叫細致嗎?‘細致’就是可以告知遠方的女兒,卻難以對近在咫尺的家人開口嗎?……我覺得真有些奇怪。這也許是直覺,爸爸,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才辭職的;爲什麼大家都不去問問爸爸?、秋子
,還有我,真想不通。”
“這個呀……”母正想要說上幾句。
“加瑤子。”治彥也叫了聲,像要教訓一下似的說:“我們呐,剛聽完父
辭職的消息呀。現在是父
的時間嘛,該靜靜地聽父
的話才是呀。站在父
的立場上想一想,退職在一生中有多麼重要,加瑤子你知道嗎?在今天,剛剛才告知了家人嘛。聽了爸爸的話以後,該安慰爸爸,鼓勵爸爸,無論如何得把家屬的心聚集到爸爸這邊來。”
“呀,好聰明的哥哥呀。”加瑤子用嘲弄的口吻說,“大家都不要讓父難爲情吧。”
“說什麼?”治彥瞟了一眼,“加瑤子,你蓄滿淚
了吧。”
“什麼淚呀,才不會流呢。我想起來了,爸爸的公司旅行,加瑤子5歲的時候就跟去箱根了。”
二女兒秋子也對著加瑤子說:
“爸爸也不是故意要對家人隱瞞什麼嘛。我覺得他是挑明了他的心。”
“好了,知道了喲。”加瑤子點了點頭,“是爸爸的時間嘛。”
真的讓直木感到他的退職的沖擊給家人帶來形形明確的、或微妙差異的,還是在其後家人們繼續下去的談話中。
對于家人,直木忽然感到自己于被動的地位,這才使他特別明顯地看見了那種差異吧。
當時正是直木想抱住家人,卻又落後一步的時候吧。
宮崎旅館的早晨,簡直不敢相信竟會安穩地睡了那麼久;醒來後的余韻,他十分惋惜地咀嚼著,于是,腦子裏又浮起前天晚飯時的家人們來了。
直木“唰”地坐起身來。仔細一想,沒什麼值得懊喪的事,于是,他起了。
窗子上的簾子一拉開。
“啊!”湧入眼裏的光,讓他禁不住叫出了聲,“朝陽直射的度,夕陽籠罩的家園。”他嘴裏嘟囔著。
《古事記》神話裏的句子,“迩迩藝命”從“高天原”降臨到“日向”時說的話,人們現在要是贊美“日向”,也一定會引用這句子;把直木吸引到宮崎來的也就是這句子。
《日本書紀》和《日向風土記逸文》裏也記載著本地地名的來曆:景行天皇說過:“此地之地形,恰直接面朝日出之方向,故取名爲‘日向’”
這個“朝陽直射的度”,“恰好直接面朝日出之方向”的地形,在直木的眼前遼闊地展開。
睡覺睡到將近10點半,當然已經不是有什麼“朝陽”“日出”的時間了,但大澱河的,像塊銀
的亮板,閃閃發光;這可是清潔的早晨之光啊。大概是大氣特別幹淨的關系吧。怎麼也想象不出此時已近冬天;天空的明亮、遠
山
的溫暖、日光的強烈,說是春天還不夠,簡直像初夏的天氣。這南
的日光,像點燃內心似的舒暢,直木離不開那扇窗子了。
正是退期,電車鐵橋下面都露出了河底。那泥
也泛著微微的光。
面上沙沙地飛來六七只大雁。
裏遊著的大雁是黑
的,而飛翔的大雁展開的翅膀,看上去像是白
的。
黑乎乎的幾個人影晃動在中,他們往
裏彎下腰。開始時直木以爲他們乘著小船,仔細一看,原來他們在
中慢慢走著。
才漫到他們的膝蓋。
“真淺呐。”直木回頭對前來收拾屋子的女招待說,“真是條淺淺的河呀。”
“是啊。正值退的時候嘛。”
“那些去河裏的人都在幹什麼?”
女招待湊近窗子一望:“都在撈沙蠶呢。”
“沙蠶?做釣魚的魚餌嗎?”
“是啊。”女招待點了點頭,“茶放在這邊了。”
“謝謝。是啊。還沒有洗臉呐。”直木輕松地笑起來,“只穿睡不會冷吧。”
他進了洗手間。
……《玉響》退職與家屬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內裏雛之畫”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