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裏炙手可熱的大臣之一的某大人在他巴黎的府第裏舉行半月一次的招待會。大人在他的內室裏,那是他聖殿裏的聖殿,是他在外廂諸屋裏的大群崇拜者心目中最神聖的地點中最神聖的。大人要吃巧克力了。他可以輕輕松松吞下許多東西,而有些心懷不滿的人也認爲他是在迅速地吞食著法蘭西。但是,早餐的巧克力若是沒有四個彪形大漢(廚師還除外)的幫助卻連大人的喉嚨也進不去。
不錯,需要四個人。四個全身挂滿華貴裝飾的金光閃閃的人。他們的首領口袋裏若是沒有至少兩只金表就無法生活(這是在仿效大人高貴聖潔的榜樣),也無法把幸福的巧克力送到大人的邊。第一個侍從要把巧克力罐捧到神聖的大人面前;第二個侍從要用他帶來的專用小工具把巧克力磨成粉打成泡沫;第三個侍從奉上大人喜好的餐巾;第四個(帶兩只金表的入)再斟上巧克力汁。削減一個侍從便難免傷害大人那受到諸天贊譽的尊嚴。若只用三個人就服侍他吃下巧克力將是他家族盾徽上的奇恥大辱。若是只有兩個人他准會丟了命。
昨天晚上大人在外面吃了一頓便餐,用餐時有迷人的喜劇與大歌舞表演。大人大多數晚上都要跟美豔的友伴們外出使餐。大人彬彬有禮,敏感多情,在理今人生厭的
家大事和
家機密時,喜劇和大歌劇對他的影響要比整個法
的需要大得多。這種情況是法蘭西之福--受到上帝類似恩寵的
家也都如此。例如在出賣了英格蘭的快活的斯圖亞①當權的令人遺憾的日子裏,英格蘭也是這樣。
對于一般的公衆事務大人有一個地道的高貴想法:一切聽其自然;對于特別的公衆事務他又有另外一個地道的高貴想法:一切要聽他指揮--要爲他的權力與錢袋效勞。而對于他的玩樂,無論是一般的或特殊的,大人還有一個地道的高貴想法:上帝創造世界原是爲了使他快活的。他的命令的措詞是:“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于我,大人說。”(只給原文換上了一個代詞,小事一樁)
可是,大人卻慢慢發現庸俗的窘澀已經滲入了他的公私事務,因此他只好在這兩類事務中跟一個賦稅承包商結了盟。原來對公家財政大人一竅不通,不得不交給一個懂行的人去辦;而談起私人財政,賦稅承包商又有錢,偏偏大人經過幾代人的揮霍之後又漸漸露出了窘狀。因此,大人便從一個修道院裏把他的接了出來,趁她還來得及扔掉修女面紗和廉價的修女長袍的時候,把她作爲獎品嫁給了一個出身寒微卻富可敵
的賦稅承包商。此時這位承包商手上拿著一根金蘋果嵌頭的專用手杖正和外廂房的賓客們在一起。大家見了他都畢恭畢敬,只是具有大人血統的優秀人種除外,這些人--包括承包商的夫人在內--都懷著極其傲慢的輕蔑,瞧不起他。
賦稅承包商是個奢侈的人。廄內有三十匹良馬,廳堂有二十四名男仆,夫人由六個仆婦服侍,總裝出凡是能到手的東西都要掠奪搜刮淨盡、此外一律不感興趣的樣子,並不把他的婚姻關系所引起的道德責任放在眼裏。但他卻至少是那天在大人府第隨侍的貴人中最了不起的現實。
因爲這些房間盡管漂亮豪華,具有當時最高雅最精美的設計和裝飾,實際上已是搖搖慾墜。考慮到別的地方那些衫褴褛、戴著睡帽的窮漢們的存在(他們離此不遠,巴黎聖母院的高塔差不多就在兩極的正中,從那裏可以眺望到這兩
),這些華屋已成了令人極其不安的地方-一若是大人府第裏也有人負責研究這個問題的話。對于軍事一竅不通的軍事官員;對于船舶一無所知的海軍大員;對于政事全無概念的政府要員;還有凡心最重的無恥教士,目光婬邪,
頭放蕩,生活更放蕩。這些人全都在濫竽充數,全都在撒著彌天大謊,擺出對工作勝任愉快的樣于。他們都或
或疏地隸屬大人城下,借此混迹于一切公衆職務之中,從中撈取好
,這樣的人數以百計。在這兒還有一種人爲數也不少。他們跟大人或
家並無直接關系,跟任何實際事物也無關系,跟風塵仆仆遠涉窮荒絕域的生活也沒有關系。用花哨的葯物治療並不存在的臆想的疾病而發了財的醫生在大人的前廳裏向儀態優雅的病人微笑;爲
家的小憂小患設計出形形
的策略卻連任何一樁罪惡也無法認真消除的清客,在大人的招待會上對他們抓得住的耳朵滔滔不絕地發出令人茫然的高論。想用空談改造世界、想用紙牌建立巴別塔通向天堂的不信神明的哲學家,在大人的精采集會上跟一心要化鋁爲金的不信神明的煉金術士促膝談心。受過最優秀的教養的風雅高貴的先生們(在那個出
的時代--以後也如此--最優秀的教養可以從它所培養的人對與人類利害攸關的自然話題不感興趣鑒別出來)在大人的府第裏總是以玩得精疲力竭成爲衆人的最佳表率。這類家庭給巴黎上流社會留下了各
各樣惹人注目的人物。聚集在大人府第裏的諸多忠誠人士中的包打聽們(她們占了上流社會的一大半)要想在那仙女出沒的天地裏找出一個在態度和外貌上承認自己是母
的孤獨妻子是很困難的。實際上除了那個能把惹麻煩的生命帶到人世的動作之外--那動作遠遠不能
現母
這個稱號--在時髦圈子裏母
這東西是不存在的。那些不合時宜的孩子都交由農村的婦女們秘密撫養、悄悄帶大,而迷人的花甲老婦卻打扮得像二十歲的姑娘去參加晚宴。
不切實際是一種麻風病。它扭曲了隨侍大人的每一個人。在最外層的屋子裏有那麼六七個與衆不同的人若幹年來就模糊地感到不安,認爲總的說來形勢不妙。作爲一種頗有希望匡救時弊的辦法,那六七個人有一半加入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宗派:抽搐派。他們正在圈內考慮是否應當在現場口吐白沫、大發脾氣、大喊大鬧,作出強有昏厥的樣子,爲未來留下很容易理解的谶語,爲大人指引迷津。除了這幾個德爾維什分子之外,其他三個加入了另一個教派,這個教派想以“真理中心”來挽救世人。他們認爲人類雖已離開了真理中心--這用不著多加證實--但還沒有
出“圈子”,因此必須設法製止
出,甚至送回中心去,其辦法是齋戒與通靈。因此,這些人常跟仙靈通話,帶來了說不盡的福祉,雖然那福祉尚未顯露。
值得安慰的是,大人豪華府第裏的人們全都冠楚楚,若是末日審判定在盛裝的日子到臨,那兒的每一個人便可以永恒地正確無誤了。他們的頭發是那麼鬈曲,那麼高聳,又撲了那麼好看的發粉;他們的皮膚受到那麼精心的保養和彌補,看去那麼鮮豔
嫩;他們的佩劍是那麼潇灑風流;他們的鼻官受到那麼精妙的款待,凡此種種都將億萬……
雙城記第7章 大人在城裏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