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司馬遼太郎>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一節第2小節

《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一節

第2小節
司馬遼太郎作品

  [續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一節上一小節]

  “刑部,你可不要隨便亂說啊!”

  “不,不,這可不是小人隨便亂說。況且,聽說左京亮這一幫人戴盔披甲,全副武裝,現在正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沿山陽道,向大坂城奔來呢。”

  所說的左京亮一派,是以左京亮爲首,包括肥後守戶川、越前守岡(上面提到死在朝鮮的那位老家臣越前的兒子)、志摩守花房及花房助兵衛。這些人當中,除了助兵衛之外,都是食祿五萬石以上的大戶。要是發生騒亂的話,那麼可能會發展成一場留駐京城的家老集團與故鄉的家老集團之間的戰爭。這樣的事態在其他諸侯家可是從未見過的。

  出乎意料之外,秀家卻很樂觀,他說道:“請和明石掃部好好商量一下。”

  明石掃部本名全登,傳說是個很會打仗的人,長船死後,由他擔任了駐大坂的首席家老。

  結果,這場騒亂發展成了事變。明石掃部曾居間調停,可是未能說服雙方。首先,原來的長船派居守在伏見公館裏不出來,而故鄉的反對派則進入了大坂,其間,經過了幾場小規模的巷戰之後,反對派占領了大坂的備前島公館,雙方以澱川十三裏爲界,進入了武裝對峙的狀態。社會秩序開始亂起來了。要是秀吉活著的話,這樣嚴重的事態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和秀家很要好的大名,官居刑部少輔的大谷吉繼看不下去了。

  吉繼對秀家建議道:“如果不礙事的話,我可以爲你進行調解。”

  秀家正好對事態的發展感到束手無策,便決定托別的大名來幫忙收拾自己家裏家裏出的亂子。

  秀家懇托吉繼道:“拜托,拜托,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務請老兄助我一臂之力。”

  說真的,有吉繼出面幫忙,秀家感到松了口氣。

  大谷吉繼看來是靠得住的吧。吉繼雖是敦賀地方五萬石的小大名,然而從秀吉在世時起就擔當豐臣家的行政事務,人們對他的辦事手腕,評價頗高。此人是秀吉從小栽培、提拔而逐漸升上來的,爲人爽直,會武藝,懂計謀,被認爲是秀吉一手栽培的大名中的姣姣者。他患有癞病,面貌已遭破壞,總是用白布遮著臉,只讓兩只眼睛露在外面。說幾句題外話,且說這大谷吉繼,在豐臣家的派閥之中,由于出生地和職務上的來往關系,和石田三成關系qin密。不過他並不象三成那樣進行派系活動,而是持一種超然物外的態度。

  吉繼心裏想:“要進行調解,得把江戶內府給請出來才行。”

  家康乃豐臣家的首席大老,秀賴的代理人。他如今在伏見料理著各種行政事務。倘使由這位大名鼎鼎的家康出面調解的話,那麼估計宇喜多家的家老們也會聽從的吧。不過,家康身份太高了,不宜請他本人qin自出面介入一家大名的家老之間的糾紛。因此,吉繼決定拉一個家康麾下的大名一起合作。德川麾下的大名中,首先當推榊原康政。康政是早在德川家還只是三河地方的一個大名時起,就爲德川家效勞的老家臣。他從家康擁有的關東二百五十萬領地中分封到了上州館林地方的十萬石領地,官名從五位下式部大輔。

  想到這裏,吉繼便立即出門去拜訪康政。康政聽了來意,回答說:“要是用得著小弟之chu,敝人很樂意協助。”他對吉繼的計劃大爲贊成。後來,他們兩人便分頭奔走起來。他們把雙方的代表叫到了伏見的榊原公館,進行調解,然而問題卻還是不容易解決。但吉繼沒有灰心。吉繼的想法是:“秀賴公的天下,還剛起步走”就了如此的亂子,如果聽之任之,很有可能由此而延燒成一場燎原大火。

  後來,這兩人在奔走調解的消息,傳到了家康的耳朵裏。

  “正想不到啊,居然連咱們家的小平太(對康政的俗稱)也在奔走哪?”

  家康心裏很不愉快。

  他早就巴不得出亂子了。這次宇喜多家的糾紛如能擴大成天下之亂,那麼,到那時候就可以以“爲了秀賴公”的名義,動員各地的大名,討伐挑起糾紛的一方,繼而利用這支討伐軍乘勢一舉建立幕府;否則就坐山觀虎鬥,坐等宇喜多家的兩派勢力兩敗俱傷,這也不壞。在家康看來,將來會向自己挑戰的,估計是石田三成。三成充其量不過是個領地不到二十萬石的大名,因此,他必將拉攏執政dang的其他大名參加。他恐怕會請宇喜多秀家參加,讓他擔任這支部隊的主力軍吧。如果是爲了秀賴公的話,秀家一定會踴躍加入的。對家康來說,秀家是個眼看將成爲敵人的人物。秀家的家裏正自行崩潰這件事,對家康是很有利的。然而居然會有這樣的蠢貨,特意爲宇喜多家調解糾紛。

  榊原康政具有三河地方人的質樸氣質。盡管打過多次仗,是個久戰沙場的武將,然而在參與天下的政治活動啦,觀察政局的細微變化啦等方面,卻是一個毫無能力的人。

  照家康通常的作法,這種場合,他可以教訓康政幾句。但是既然要教訓他,那麼家康就不能不講明自己私下的意圖和政治策略,而這在目前是不能不避開的。

  家康有一次和身邊的人閑談,突如其來地說了句:“真叫人難辦哪!”他皺了皺眉頭,又說道:“我講的是小平太。你們想一想看,七之助不是早已上京來了嗎?”

  所說的七之助是任主計頭的平岩qin吉,他是家康屬下的一個大名,管理著上州廄橋城,擁有三萬三千石領地。按照家康製定的製度,他屬下的在關東的大名們輪流上伏見城來。榊原康政在伏見城的期限早已過了,他本該和平岩輪換,趕快回自己的領地去。可是他爲了調停宇喜多家的糾紛而東奔西走,一點也沒有要離開伏見回封地去的意思。

  家康說:“這個人真是傻極了。看樣子恐怕是爲了得一點謝禮吧!”

  如果調解成功的話,那麼宇喜多家將會拿出錢物酬謝調解人的。家康講的是這件事。不,不用說,家康也並不認爲康政就是這麼一個人。不過,這樣的場合,他不能不這麼說。家良估計他的這些話,不久就會傳入當事人康政的耳朵,康政准會氣得要死,並立即動身回自己的封地去。只要這樣,家康的目的就達到了。家康恐怕是位天生的善于使用計謀的人吧,即便他在調動、指揮自己的部下時,也常常采用這種含而不露的辦法。甚至可以說,使用計謀已差不多成了他的一種癖好了。

  果然不出所料。康政聽了家康背後講他的壞話,很是氣憤。康政每次見到自己的朋友,都發家康的牢騒道:“難道他認爲我是那樣的人嗎?”在這以後,如家康所希望的那樣,康政迅速地帶著一批手下人,回關東去了。

  由于康政撒手不幹了,調停失敗了。靠吉繼一個人沒有辦法說服那些脾氣倔強的備前人,最後連吉繼自己也撒手了。

  秀家不得不qin自出馬來chu理糾紛。占領了大……

豐臣家的人們第十一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一節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