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次見面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次見面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我仍然把窗戶關得嚴嚴的、並且拉上了窗簾,希望這厚厚的窗簾和窗戶,不僅能擋住流通的空氣,也能擋住我的思維。爲了真實他講述我的故事,我勢必要做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那就是我要推倒已經形成的對這件事的所有看法,逼著自己找回當年熱戀的感覺。這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現在,但我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把一個真實的故事講出來。我一定要這樣做,我要心平氣和地重新回味當初的感受,使我能集中精力回想起十五年前的那一大……

  其實,那是很平常的一大。

  當我推開長影招待所三○九房間的門。第一眼就看到了劉曉慶。

  第一感覺:她比我想像的要矮,也沒有印象中那麼漂亮。

  當時.她走過來,和我漫不經心地拉丁一下手,我們互相作了自我介紹。在此之前,我看過她的《南海長城》和《瞧這一家子》,一直覺得她是個很不錯的演員。

  我仔細地看著眼前的這個女人,就嫁前面說的那樣,她比我想像的要矮,頭發電並不濃密,而且還微微有點兒發黃。

  在這個時候,冥冥中,好像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我的一生注定要和這個女人發生很多瓜葛、有很多扯不清的緣分,這種感覺確實深深地震撼了我。

  突然,她好像發現了我的異樣,一雙大眼睛投來略帶驚詫的神情。

  一瞬間,我有些不知所措,連忙掩飾地用yi服擦著手,躲避丹那對深棕se的眸子。

  然而,我心中産生一種奇妙的感覺,一種心靈的震顫,對我來說,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這,也許就是現代青年人所說的那種觸電的感覺吧。究竟是什麼原因?說不准。有人說,這是一種緣分;有人說,這是ti內一種化學反應:也有人說,這就叫做——“一見鍾情”。

  那天上午就是這樣平常地度過的。我們在那裏對同,大家彼此熟悉,這就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見面。那是我們開始共同創作的一部戲——《心靈深chu》。

  那時,我和我的妻子趙雅氓結婚三年多了,我們有了個兒子。在所有老同志的眼裏,我和趙雅氓的婚姻是非常有基礎的。而且也是非常幸福的。

  我從來沒想過,這部戲會使我的家庭發生變化,也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

  那一切都是那麼出乎意料、那麼漫不經心、那麼隨意、那麼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只不過,當我們離開招待所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一直將第一次見到她時那種震顫、那種觸電般的感覺埋藏在心裏,埋得很深很深,對誰都沒有談起過。但是,我心裏知道,我確實喜歡這個女人。

  由于這個戲有冬,夏兩個時間段,而且當時首先是在上海拍這個故事的前半部分——她和另一個男主角的戲,因此我跟她接觸不多。

  再者,劉曉慶當時還是一個有丈夫的女人,就這一點來看。我絲毫不認爲我會參與到她的生活中去。所以我們就這樣和平相chu,大家在一起,以非常一般的同志關系工作著……

  一九八一年偷偷地溜過去了。我的妻子趙雅氓應邀上了峨嵋電影製片寸“的一個戲,我的兒子也送回老家。由我的父母照顧。我,暫時成了一個單身漢。

  現在想一想後來發生的事情,似乎是很偶然的。但是這種偶然裏,又蘊涵了那麼多的必然。許多事情都好像自覺不自覺地爲那個偶然做著准備,做著安排。

  這一切,是誰安排的呢?

  也可能,就是命運,就是緣分。

  十五年前,和現在可不一樣,那時候,“第三者”、“婚外戀”還是些非常新鮮的字眼兒。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之後的那個階段,對于生活作風方面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所有關于愛情的書籍都被查禁了。

  我們這批紅旗下長大的青年,雖然已經結婚生了孩子,但是對愛的理解並不深,我們似乎非常誠實地遵循著那些古老的傳統。

  大家都知道,那時,很多人談戀愛都是要向組織彙報的。在當時,人們對于許多知識還很貧乏,頭腦中還有過許多莫名其妙的條條框框。

  還記得,我的一個朋友因爲唱《山植樹下》而受到批判,寫了一份檢查。更讓人忘不了的是,受批判的人也心悅誠服地相信這種待遇是天經地義的。

  那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婚外戀的問題。

  也可能就是在這種漫不經心的狀況下,當愛真的來臨的時候,那個東西才更加強烈,它才會有那種火山爆發的力量,才會以這種人類最原始的、最情感的沖動,去摧毀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人們認爲最神聖的東西。

  最初,我和劉曉慶在一起,只是覺得兩人在事業上彼此有共同語言,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可以共同創作,我還希望多結交些朋友。

  記得從第一次分手以後,.我和她見面的機會就特別少了。當時,我還兼著一個戲,是《刀光虎影》,和陳烨等人在一起拍的,所以《心靈深chu》這個組去得並不多。

  後來,冬天到上海拍戲的時候,攝製組就讓我全部參與進去了。…方面希望我和大家盡早熟悉起來;另一方面,也幫助攝製組做一些工作…

  由于我是從部隊來的,常年勞動慣了,在攝製組也一直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是盡量幫各個部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也非常喜歡我去幫幫忙。

  在上海的時候,她顯得很忙,而且經常收到很多電報,這些事情到後來才知道。她當時內外交困,和自己前夫王某的問題仍然沒有chu理好,而且正在打官司。聽說王某要出guo,把她搞得非常著急,四chu去求人,爭取在王某走之前,把婚離下來。

  當時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毫不相關的,我是旁觀者,而且,對有些情況,我也不甚了解,當時只是很可憐她:在事業上她是很優秀的,可是在生活上卻搞得一塌糊塗。但這些和我又有什麼關系呢?攝製組是一個臨時的機關,大家有緣分湊在一起,拍完戲後又各奔他鄉,這種事情太一般了。我對她也只是懷著一種愛憐的心理,很願意幫助她,但當時又沒有什麼情由可以做些什麼,只是非常一般的同志關系。

  現在看來,當時對于很多事,我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一九九七年夏天我去上海,從機場坐車到市裏。一路上,路過了上海公園,也路過了當年我們住過的地方。

  當年那裏只不過是一個部隊的招待所,如今已變成了一個大賓館。

  時間過得真快,十五年就這樣過去了。

  十五年,使這個地方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我想,記得那個地方的人並不是很多也可能,這許許多多的事情已經像那些被推倒的建築一樣,在人們心中逐漸失去了蹤影,人們又總是愛讓新的建築成爲一個塵標、一個紀念碑。而對于過去的一切,總能夠輕描淡寫地擦掉。

  這也是我爲什麼要把這件事寫出來的原因,因爲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如果你不去回憶它,下去記錄它,它就會永遠地消失了,消失得准都記不起來…

  所以,哪怕是最平淡的東西都有價值被記錄、被留戀,因爲即使是蒼白平淡的口子,也是你每分每秒地度過的不論今後你有多大的成就,會擁有多少輝煌,你永遠抹不去這一段蒼白的歲月,因爲它們正是未來劇目的序幕,這用生命和熱情度過的時光,誰也沒有權利去蔑視它,小看它…

……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次見面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一九八二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