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很講究過春節,北方的春節比全各地的春節部有意思,不僅僅是放鞭炮,吃好的,還有很多講究。那是一套每年都要重複的儀式:請竈王爺上天;把自己家的祖宗請回來過年;給過世的老人燒紙……
這裏面最爲大家看中的就是除夕的團圓飯。
我們家裏的除夕飯,除了母,其他女人是不能上桌的,她們統統要等我們這些男人吃過了飯以後,再在在一起吃。可是這次多少有些爲難,那就是讓不讓劉曉慶上桌的問題。
其實,我們家以前是一個地主。聽老人講,在長春還叫寬城子的時候,那裏有一塊地皮是我們家的。後來在德惠的陳家樓,一直到土龍山的萬發屯,老陳家一直是有名的大地主。用老人的話講,那是跑馬占荒的年月。騎著馬在外面跑一大,還沒有跑出自己家的地界。
“文化大革命”時搞兩派武鬥,爲了逃避另一派對我的追繳,我曾經回過我的老家,去看過過去陳家樓的遺址,那時候,院子的土牆還有半腰高,整個院子的面積有四個足球場那麼大,往當地很了不得。
在“九·一八”之前,日本人要從我們門前的官道上路過的時候,也要提前下條子,經過家裏點頭同意了,日本人的軍隊才能從門前開過去,而且還必須把槍栓卸下來…
在“九·一八”事變的時候,爺爺曾經帶領當地的農民組織了一個抗日隊伍,抗擊日本人對我東三省的侵略。當年這支部隊就用爺爺的字號起名爲“繼英部隊”,這是在當地的文史資料裏都有記載的。
當年爺爺帶領繼英部隊在草帽嶺、大來杠一線狙擊日軍。在老百姓中間還流傳著這樣的童謠:草帽嶺、大來杠,四十八炮沒打上…
原來日本人曾經朝我爺爺的部隊打了四十八炮,可是依日沒有攻下草帽嶺,最後只好又退回依藍縣。
後來爺爺又參加了土龍山暴動,打死了日本大佐飯家。爺爺和謝文東也是磕頭弟兄。
當日本人又來進剿的時候,由于當時我重病纏身,爺爺不能隨隊伍一起離開,只好留下來,後來日本部隊對土龍山的老百姓要實行報複行動的時候,當地百姓不得不派出一些有名的紳七和日本人談判,我爺爺就是談判代表。談判結果,雖然日本人沒肩”屠戮土龍山的老百姓,但是卻讓每個人獻出“幹血三錢。”我至今仍然不知道,究竟要多少新鮮的血液才能曬出這“幹血三錢,反正那次,上龍山的許多爸百姓都流很多的血。敵人雖然沒有報複,我的爺爺卻被日本人抓走…
爺爺被抓走不久,就被活活地氣死了,當地的鄉紳和百姓請願,要求放我的爺爺出來大家交了許多許多的銀元,才把爺爺贖出來,當爺爺出來的時候,已經再也站不起來了,據當年目睹過這件事的老鄉講,那時爺爺所有的骨頭都斷了,但他還是坐在門板上不肯躺下,就這樣一直坐著被擡回家。有人說爺爺根本躺不下了,只要一躺下,肺了就會出血,然後就是大口大口地吐鮮血。
咽氣之後,屍
就停在屋子裏爺爺回到家以後,讓所有的人都退了下去,然後,用木板封死了門窗他不吃不喝,不見任何人,守著死去的
足足唱了六天大戲,反正當人們再也聽不到屋裏有任何聲音的時候,拆開門窗進去一看,爺爺已經躺在
身邊死去了。
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老人們給我講的這些故事裏,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我曳想像不出爺爺這六大的絕食抗議裏都唱了些什麼。但爺爺的故事卻給我樹:廠一個榜樣,男人和女人的事情就應該既漫又壯烈,爺爺被抓走了,
被活活氣死,爺爺回來後,得知
的死訊,也是痛不慾生,才會唱了幾天大戲以後離開。用鮮血來捍衛民族,用生命來陪葬愛情,這才是每一個大男人、大英雄的結果!
在人們眼裏,爺爺是一個英雄,他的血液遺傳到我的身屯便自然而然地凝結成一個“英雄情結”,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按心中那些英雄的信條生活著。我不能……不能……大多的不能使我遠離那些果雄們崇尚的利益;使我在尋找英勇故事的時候多了一分固執;使我偏愛那充滿了艱辛的荊棘路,雖有捷徑,卻有急功近利的小人之嫌。即使劉邦和曹
是成功者,人們更懷念的莊是無顔見江東父老的楚霸王,千百年來的傳統,我們都以悲壯爲美,我們都渴望成爲英雄,渴望建功立業,這種英雄情結在胎裏就帶上了悲劇意識。這一點,也許我比別人繼承的更多。
我是爺爺的孫子,對日本人至今耿耿于懷,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除夕飯
越說越遠了,現在還是回到我們家的除夕飯吧。
盡管我很爲難,不想讓劉曉慶不上桌,但是我還是沒有勇氣求父母讓劉曉慶和我們一一起吃。
還是父母明白事理,當我們全家所有的男和母
圍著桌子坐下的時候,我的母
破例讓我去把劉曉慶叫來,劉曉慶也是非常通情達理的女孩子,她也不願意因爲自己就打破家裏的規矩。因爲不管她是多大的明星,但她畢竟是陳家的媳婦,所以,她推辭了。
在我和劉曉慶離婚的時候,她曾經把這件事跟許多人講,想說明我們家是多麼傳統,多麼守舊,出生于這樣一個傳統家庭的我,思想又是多麼頑固不化…
《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除夕飯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媽媽病故”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