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毛澤東傳>第30節 重慶談判

《毛澤東傳》第30節 重慶談判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抗日戰爭勝利的到來,是毛澤東早就預料到並作著准備的。但它來得那樣快,卻不是毛澤東完全想到了的。整個局勢在短時間內發生急轉直下的變化,無數新問題一下子湧來,需要迅速地作出決斷。其中最重要的是,打敗日本侵略者後怎樣妥善chu理迅速上升的guo內矛盾。

  毛澤東以驚人的精力,日以繼夜地投入工作。爲了應付瞬息萬變的形勢,毛澤東幹脆把辦公室搬到棗園的小禮堂,一面chu理日常事務,一面接見各地來請示工作的負責人和將領。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多個小時。辦公桌是原來的一張乒乓球臺子,中間擺著筆墨紙硯,別無它物。毛澤東餓了,就啃幾口餡餅或面包充饑。小禮堂周圍放著一圈長條靠背木椅,來自各地的幹部坐在那裏等候他的指示。

  當時的局勢是十分複雜的。抗日戰爭剛一結束,人們還沈浸在勝利歡樂中的時候,中guo上空卻已籠罩著一片yin雲:一直在保存實力、坐待勝利、准備內戰的蔣介石,迫不及待地動手爭奪抗戰勝利的果實,把刀鋒指向中guo共産dang

  在八月十日日本乞降消息傳出的當晚,朱德總司令已在延安總部向各解放區抗日部隊發布向日僞軍加緊進攻的命令,要求他們向附近的敵軍送出通牒,限他們在一定時間內繳出全部武器;如果日僞軍隊拒絕投降繳械,應該立即予以消滅,接收他們所占的城鎮和交通要道。十一日,延安總部又連續發布六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區武裝部隊向敵僞所占地區和交通要道展開積極進攻,包括要求冀熱遼解放區等部隊向東北進軍,迫使日僞軍投降。

  同一天,毛澤東爲中共中央寫了《關于日本投降後我dang任務的決定》,明確地指出:

  “蘇聯參戰後,日本已宣布投降。guodang積極准備向我解放區收複失地,奪取抗日勝利的果實。這一爭奪戰,將是極猛烈的。”“在此情況下,我dang任務分爲兩階段:甲、目前階段,應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敵僞向我投降,不投降者,按具ti情況發動進攻,逐一消滅之,猛力擴大解放區,占領一切可能與必須占領的大小城市與交通要道,奪取武器與資源,並放手武裝基本群衆,不應稍存猶豫。”“乙、將來階段,guodang可能向我大舉進攻,我dang應准備調動兵力,對付內戰,其數量與規模,依情況決定。”①

  那時候,華北和華中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線都chu在八路軍和新四軍包圍中,在東北也只有共産dang領導的一小部分抗日武裝在活動;guodang軍隊的主力退縮在中guo的西南和西北地區。這是guodang當局長期奉行消極避戰以保存實力政策的結果。蔣介石明白,他的軍隊難以很快開到日本占領的各主要城市和交通線受降。當延安總部發布向敵占區大舉進軍的命令後,他在十一日發出兩個相互矛盾的命令:一個要求各戰區將士“加緊作戰努力,一切依照既定軍事計劃與命令推進,勿稍松懈”;另一個發給第十八集團軍的,卻說:“所有該集團軍所屬部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他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就是要把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手腳捆起來,讓guodang獨吞抗日勝利的果實,使抗戰勝利後的中guo回到抗戰勝利前的老樣子去。人們從這裏已經可以感覺到一gu令人焦慮的內戰的濃烈氣息了。

  八月十三日,毛澤東爲新華社寫了一篇評論,提醒全guo人民:“蔣介石在挑動內戰。”同一天,他在延安幹部會上作了題爲《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講演,指出:“對于蔣介石發動內戰的yin謀,我dang所采取的方針是明確的和一貫的,這就是堅決反對內戰,不贊成內戰,要阻止內戰。今後我們還要以極大的努力和耐心領導著人民來製止內戰。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內戰危險是十分嚴重的,因爲蔣介石的方針已經定了。”他用斬釘截鐵的語言說:“人民得到的權利,絕不允許輕易喪失,必須用戰鬥來保衛。我們是不要內戰的。如果蔣介石一定要強迫中guo人民接受內戰,爲了自衛,爲了保衛解放區人民的生命、財産、權利和幸福,我們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戰。”同時,他也指出:“公開的全面的內戰會不會爆發?這決定于guo內的因素和guo際的因素。guo內的因素主要是我們的力量和覺悟程度。會不會因爲guoguo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經過我們的奮鬥,使內戰限製在局部的範圍,或者使全面內戰拖延時間爆發呢?這種可能xing是有的。”②中guo共産dang力爭的就是實現這種可能xing

  事情正如毛澤東所判斷的那樣:蔣介石打內戰的決心已經定了,但他要放手發動全面內戰還有許多困難。在guo內,全guo人民剛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普遍反對在戰後再發生內戰,要求實現guo內和平,以便在和平環境中重建家園。在guo際上,美英蘇等guo從各自的利益出發,也都不贊成中guo發生大規模內戰。而對蔣介石說來,更大的困難在于他的精銳主力仍遠在西南、西北地區,運送這些部隊到內戰前線需要時間。對于這一點,美guo總統杜魯門的回憶錄中明白地作了說明:當時“蔣介石的權力只及于西南一隅,華南和華東仍被日軍占領著,長江以北則連任何一種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沒有。”“事實上,蔣介石甚至連任何再占領華南都有極大的困難。要拿到華北,他就必須同共産dang人達成協議,如果他不同共産dang人及俄guo人達成協議,他就休想進入東北。”③

  于是,蔣介石在八月十四日、二十日、二十三日連續三次致電毛澤東,邀請毛澤東速到重慶“共定大計”。蔣介石並不是真的想通過談判來實現guo內和平。他的如意算盤是想利用這一著來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如果毛澤東拒絕到重慶來,就給共産dang安上拒絕談判、蓄意內戰的罪名,把戰爭的責任推到共産dang身上,使自己在政治上chu于有利地位(蔣介石估計毛澤東是不敢冒險來重慶的);如果毛澤東來了,就給共産dang幾個內閣職位,迫使共産dang交出解放區,交出軍隊,這樣,他最後仍可以消滅已變成赤手空拳的共産dang。另一個是,可以用談判來取得准備全面內戰、特別是調兵遣將所必需的時間。

  在接到蔣介石的第一、第二次電報後,八月二十三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第二天就要出發到前線去的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陳赓、薄一波、蕭勁光等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長篇發言。他一開始就指出:“現在情況是,抗日戰爭的階段已結束,進入和平建設階段。”他分析道:進入這種情況時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們可以得到一部分大城市,一種是得不到,現在是得不到。我們曾力爭進入若幹大城市,現在沒有成功。原因有二:一是蘇聯受到《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限製,不可能也不……

毛澤東傳第30節 重慶談判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30節 重慶談判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