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毛澤東傳>第4節 建黨初期的實幹家

《毛澤東傳》第4節 建黨初期的實幹家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二十七歲的毛澤東,個人生活也發生了變化。一九二○年冬天,他和楊開慧結婚。

  楊開慧生于一九○一年十一月六日,比毛澤東小八歲。她跟著母qin在長沙縣板倉鄉下度過童年。父qin楊昌濟留學歸來後,遷居長沙城。一九一八年又隨父qin遷居北京。楊昌濟病逝後,一九二○年二月和哥哥楊開智扶柩回到長沙。不久進湘福女中選修班讀書。毛澤東從上海回到長沙後,她便到湖南學聯做宣傳工作。

  毛澤東兩次北京之行中,和她相愛了。楊開慧後來回憶說:“自從聽到他許多事,看了他許多文章、日記,我就愛了他。”毛澤東也有許多信給她,表示愛意。還寫過一首《虞美人》寄給楊開慧,上阕是:“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lang。夜長天se總難明,無奈披yi坐起薄寒中。”大概只有在熱戀中的深情男子,才會寫出這樣溫柔纏綿的詞句。

  楊開慧還說:“我看見了他的心,他也是完全看見了我的心”,“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從此我有一個新意識,我覺得我爲母qin所生之外,就是爲了他。假設有一天母qin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著他同享一個命運”。

  這些話寫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日。楊開慧犧牲前把它藏于長沙板倉住所的牆縫裏,直到一九八三年才被發現。這也是他們愛情史上的一段佳話。

  他們結婚的時候,楊開慧只帶著簡單的行李,住進了毛澤東任主事的第一師範附小的教師宿舍。這天晚上,他們花六塊銀元辦了一桌宴席,招待長沙的幾位qin友。從此,楊開慧一直協助毛澤東開展革命工作,並在一九二一年加入中guo共産dang

  新婚燕爾之際,毛澤東牽挂著新民學會的活動。他和蔡和森、何叔衡等接受馬克思主義後,從根本上確立新民學會發展正確方向的時機也已成熟。長沙的會員好些日子沒有開會了,他和何叔衡等商定,一九二一年元月一日至三日在chao宗街文化書社舉行學會的新年大會。這幾天,正好是各機關和學校放假的時候。在發出的通知裏,根據巴黎會友的提議,列了“新民學會應以什麼作共同目的”、“達到目的須采用什麼方法”、“方法進行即刻如何著手”等十二項討論內容,要求會員先研究准備,屆時“撥冗到會,風雨無阻”。

  元旦這天,下了一場雪。鄒蘊真回憶:“那天早飯後,一人徒步來到chao宗街文化書社。書社是租用舊公館的一部分,坐北朝南,前面一道高牆,中間開個黑漆大門,進門是個方磚鋪成的空坪,空坪北面有一長排房屋,靠東的兩間木房,就是書社作爲營業chu承租的鋪面。空坪東邊靠近營業chu前面,有個長方形廳堂,裏面放著一張長方桌和一些小方凳,就是我們開會的會場。開會期間,天氣yin冷,時飛小雪,但到會的仍踴躍,無中間缺席者。”①

  到會的有十多人。會議由何叔衡主持。先由毛澤東介紹巴黎會友召開蒙達爾尼會議的討論結果,然後著重就學會的共同目的、達到目的的方法、眼前如何著手這三個問題,暢所慾言地展開討論。

  討論第一個問題時,有人主張“改造中guo與世界”,有人主張“改造世界”,有人主張“改造東亞”,有人不主張用“改造”二字,認爲宜用“促社會進化”。毛澤東發言說:“改良是補綴辦法,應主張大規模改造。至于‘改造東亞’,不如用‘改造中guo與世界’,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張是guo際的,提出‘中guo’,所以明吾侪的下手chu;‘東亞’無所取義。”一月二日付以表決。到會者十八人中有十四人贊成“以改造中guo及世界”或“改造世界”爲共同目的。

  一月二日,討論第二個問題時,仍先由毛澤東介紹巴黎會友的意見,接著他把當時世界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歸納爲五種:一、社會政策(即社會改良主義);二、社會民主主義;三、激烈方法的共産主義(列甯的主義);四、溫和方法的共産主義(羅素的主義);五、無政府主義,供大家討論。何叔衡第一個發言,說他“主張過激主義。一次的擾亂,抵得二十年的教育,我深信這些話。”毛澤東緊接著說:“我的意見與何君大ti相似。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爲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産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力,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産主義,如羅素所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産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表決結果,毛澤東等十二人主張布爾什維克主義,兩人主張社會民主主義,一人主張溫和方法的共産主義,三人棄權。

  一月三日,討論第三個問題,即眼前如何著手。大家提出研究、宣傳、聯絡、經費、基本事業(辦學校、書社、印刷局等)和建立組織等六項。熊瑾玎等談到“有組dang之必要”,全ti同意把“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爲“著手方法”之一。

  在討論“會員個人生活方法”時,毛澤東表示:“我可願做的工作:一教書,一新聞記者,將來多半要賴這兩項工作的月薪來生活。……至于消費,贊成簡單,反對奢泰”。

  能留作會議紀念的,是毛澤東整理的新年大會全部記錄。不久,他又把這份記錄鉛印出來,作爲《新民學會會務報告》第二號,分寄給長沙及省外、guo外的會員。

  當時在《湖南通俗報》做主編的謝覺哉,在元旦這天剛被毛澤東、何叔衡、周世钊介紹加入新民學會,他參加了後兩天的討論,在元月三日的日記中寫道:“連日新民學會開會,關于主義爭辯甚厲。……同一學會,則以奉同一主義爲宜”。②

  巴黎和長沙的兩次大會,說明新民學會已成爲奉馬克思主義爲主要信仰的革命團ti。學會七十四個成員,早期先後加入共産dang的約三十一人,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易禮容、李維漢、羅章龍、郭亮、夏曦等都擔任過dang的重要領導職務。其他有三十多人長期從事教育和科學事業,並同情革命。只有熊夢飛等二人後來成爲反共分子。

  和新民學會多數會員分道揚镳的,還有主張溫和改良的蕭子升。毛澤東一九一○年在湘鄉東山小學堂讀書時,就和他認識了。在湖南一師又是同學,蕭早毛澤東三年畢業,兩人曾一同“遊學”,相交甚深。蕭子升很有活動能力,書法很好,但有公子氣。他從法guo回來後,同毛澤東爭論了好幾個晚上,誰也沒有說服誰。大革命時期,他曾任guodang北平市dang務指導委員。guo共分裂後,當過故宮博物館監守,guo民政府農礦部政務次長。後來長期旅居海外。晚年曾回憶說:“一九二○年,新……

毛澤東傳第4節 建黨初期的實幹家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4節 建黨初期的實幹家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