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諾貝爾傳第九章 新工業的發展與挫折上一小節]有肯幹第二次的。阿爾弗裏德·諾貝爾曾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在理一桶結了冰的硝化甘油時,他用木匠的锛子將它掘了出來。然而,“事後卻嚴重地頭痛”過。他說:“有一天,車站站長通知我們到火車站去看一個漏油的硝化甘油桶。我們告訴他將那個圓蓋桶豎立起來,等第二天早晨再去看。當第二天我們到車站時,站長說:‘桶漏得太厲害了。我沒法等到你們來,只好請一個管子工在桶上打了塊補釘。’”
由于事故多,進口被卡在運輸階段。此外,這項産品還遭到美大軍火製造企業,如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的杜邦·德奈穆爾等的激烈反對。這是很自然的,因爲他們的固定市場,如果不是受到爆炸油的威脅,那將是一個興隆時期。這家企業的頭子亨利·杜邦將軍在報刊宣傳和講話中,曾大肆宣稱他的明確意見是:“誰使用硝化甘油,誰就必然喪命,只不過是早死晚死的問題。”
然而,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在美進行大規模生産的不懈努力,終于使他在一八六六年開設了一家大公司——“美
爆炸油公司”,入夥的是紐約的一些
東,計劃
金資本爲一百萬美元。諾貝爾接受了他們提供的四分之一的免費
票,外加發明專利權的兩萬美元現金。但由于
票遠未全部賣出去,加之長期來對能否保持壟斷地位的疑慮,阻礙了這家公司在紐約完成建廠的首要任務,于是,他便將在整個美
的這項專利權轉讓給一家新的公司。這家設在舊金山的“大火葯公司”,打算由當地的工廠供應有前途的加利福尼亞市場,而不需象從前那樣從克魯梅爾進口爆炸油,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來供應市場。公司的名字,取自加利福尼亞金礦工人給這種效能大的爆炸物起的綽號:“大火葯”。
此後不久,又在舊金山西郊的裏士滿,即現在的“金門公園”,建立了另一座工廠。工人是些中人,日産量爲半噸左右,售價是每磅一點七五美元。生産是由幾名從克魯梅爾派來的瑞典工程師負責的;公司的管理和銷售業務,則交給了精力充沛的商人朱利葉斯·班德曼;諾貝爾的這位商務代理人住在加利福尼亞,是他在漢堡那位同夥的弟兄。
諾貝爾的爆炸油在美的首次爆炸,是于一八六五年七月十五日用進口材料進行的。那時他還沒有在美
取得專利權,但是,對于這種産品幾乎不可思議的威力,很快便成爲有口皆碑和各種報紙均刊載的話題。幾乎所有需要炸葯的人,都在不擇手段地尋求以盡可能低廉的代價掌握它的秘密,以便爲他們的企業節省金錢和時間。因此,不久全
各地便程度不同地出現暗中製造的現象,而當時法律界的狀況又長期混亂。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當硝化甘油在美開拓市場時,人們需要有現在難以想象的勇氣和膽量。他們必須以精力,信念和堅忍精神,來對付和克服各種抵抗。很多人在這場鬥爭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故事是美
曆史上一段
抑有趣的篇章。
爲了供應紐約和東部幾個州的需要,同時也爲了創造條件,一八六八年在紐約成立了另一個公司——“大西洋大火葯公司”。這家公司後來接管了“美爆炸油公司”的全部
票,並且接受加利福尼亞的“大火葯公司”作爲合夥人。這兩家“大火葯公司”分別在落矶山脈兩邊從事活動,並且取得了很多初步成功。但是,在“美
爆炸油公司”由于逐漸被一些無恥的
票經紀人控製,從而變成一家詐騙
的企業之後;以及在許多不講信用的競爭對手公司,通過各種狡猾手段取得了大批不愛挑揀的顧客之後,依靠法律途徑與它們進行鬥爭的前景看來是非常可疑的。因此,只好成立一個由各家公司參加的合作與利潤均攤的卡特爾。“大西洋大火葯公司”的
金這時已增加到三百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轉讓給各聯合公司,其余的則由原
東按比例持有。
值得在這裏順便一提的是,“大西洋大火葯公司”曾有過長期成功的曆史,在阿爾弗裏德·諾貝爾死後,合並到“杜邦·德奈穆爾公司”。前面已經說過,這家公司在一八六五年曾激烈反對諾貝爾和他的爆炸油,但這時已經突破了最初的規模,成爲一家業務廣泛的軍火企業。長期以來,杜邦公司一直是美最大的化工企業,生産各種炸葯和尼龍等産品。一九五六年,這家公司有七萬五千名職工,其中一千五百人是科學研究者,並且把“大西洋大火葯公司”,說成是“我們在烈
炸葯方面大發展的主要原因,這種烈
炸葯,是以諾貝爾首先引進美
的硝化甘油爲基礎的”。通過改進現代産品的質量及逐步提高生産能力,杜邦公司繼續發揚諾貝爾的傳統,爲美
和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然而,這只是目前情況的一瞥。當九十年前諾貝爾爲建立公司而進行鬥爭時,情況卻就大大不同了。由于某些海盜似的東的詐騙行徑,諾貝爾和他的幾名可靠助手,對第一家大型企業的組織和經濟所進行的整頓,很快證明是無法實現的。僅以奧托·伯斯賓德、謝夫納和卡爾·迪特馬這三個臭名昭著的
東爲例,他們用欺騙狡詐的手段來巧取豪奪的冒險勾當,就曾導致沒完沒了的官司。根據諾貝爾的配方略加變動而冠以新名稱的炸葯(例如高效炸葯、硝基劑、雙硝炸葯、劈石粉、大力士、鐵路炸葯等)競相進入市場。它們也有買主,從而不僅搶走了諾貝爾有利可圖的市場,而且威脅到他原來的發明專利權。這種行爲在他後來發明的黃
炸葯進入美
之後,變得更加明顯。
此外,各卡特爾公司之間的糾紛,使得諾貝爾這位習慣以正派方法事的人,對于美
的狀況越來越感到支持不下去了。帶著裝滿全無價值的“爆炸油公司”的
票,以及這時價值尚未分曉的“大火葯公司”
票的公文包,然而經驗卻比美元更富有的諾貝爾離開了這個
家,並且從此沒有再去那裏,對于美
,他經常以批評和尖刻譏諷的語調來提到它。
在寫給他在紐約的一位律師的信裏,可以看出他不願將自己淹沒在那種冒險、暧昧的“美方式”交易裏。信中寫道:“我不願巴納姆來此訪問,並且作爲一個騙子死乞白賴地與我握手。”
他對這個家的意見,在給他的一位工程師的信裏寫得清清楚楚:“我終于發現美
的生活決不是愉快的。對金錢的過分追求,是一種破壞人間交往樂趣,以及爲了那些想象的需要,而毀掉廉恥心的玄學。”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那種或者成功,或者毀滅的環境中,諾貝爾爲正義與進步,而同狡猾的金融鲨魚、冒險家、騙子及他們無恥的“律師”進行的頑強和不妥協的戰鬥情況,在諾貝爾基金會保存的檔案文件中,有著極爲詳細的描述,他的這些文件可以成爲一部冒險小說材料,而其真實的故事比虛構更有力量。
直到一八八五年,他才知道自己在“美大火葯公司”裏所有的
票,只有二萬美元。在這之前,我們發現諾貝爾是一位僅僅表示懷疑但卻默不作聲的
東。
的確,這位歐洲商人在紐約被這個“新世界”的不正當方法暫時擊敗,但這位發明家在一八六六年趕回克魯梅爾的路上,已經有了克服他所面臨的困難的新主意。
……《諾貝爾傳》第九章 新工業的發展與挫折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章 矽藻土炸葯”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