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外國人物傳記>諾貝爾傳>第二十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的發明

《諾貝爾傳》第二十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的發明

外國人物傳記作品

  阿爾弗裏德·諾貝爾雖然于一八九一年正式定居在聖雷莫,但這並不是說,在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六年他的晚年期間,他已經安于已得的名譽,或者只是在陽光明媚的地中海休養地消磨時間。這不是他的品xing。從他在那裏寄出的很多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因工作需要而進行的沒完沒了的奔走,即使現在也不能讓他平靜下來。他訪問了他的工廠和公司所在的幾個歐洲首都和很多地方。巴黎占了他出訪次數的一半,並且他在那裏逗留得最久。盡管法guo政府和報刊對他進行過迫害,他同這座首都仍然有著很多聯系。他盡可能地避免卷進政治和商業糾紛,但是如果一旦陷入這些糾紛中去了,他也無所畏懼,並且很快地用嘴和筆來進行鬥爭。如果他認爲事情不對頭地威脅到幹擾他的研究工作時,他還有一手消遁的決竅。他用舊了的能夠卷起來的筆記本和信箋,他自己設計的自來shui筆,這在當時肯定是獨一無二的新玩藝兒,以及一只特製的手提箱,所有這些東西,都曾伴隨他旅行,並且表明他即使在火車、輪船和旅館的房間裏,也都要埋頭于工作。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法guo政府和炸葯龔斷當局演奏的那場對那種遠非無煙的炸葯進行政治宣傳的cha曲,已經沈靜下來了。巴布和巴拿馬醜聞的時代已經消逝,使人煩惱的線狀無煙炸葯訴訟案也完結了。這位發明家的巨大商業事務有利地發展著,並且帶來了很大的收入。新的總經理們和獨立經營的公司與卡特爾,分擔了他肩上的許多沈重工作,特別是現在,他已辭掉了所有董事會的職務。

  這位以聖雷莫爲大本營的花甲老人,已經被他生活中的遭遇弄得疲乏不堪。然而,雖然感到勞累,他卻仍然認爲還有很多事情在等待著他去完成。那些急需解決的有興趣的問題,給了他堅持工作的力量。他在這個時候曾經說過:“我斷斷續續地工作著。有時我感到孤戚,然後接著再幹。我常常是那樣工作著,但對于那些我覺得最後必將成功的事情。我會始終抓住不放。”這就是典型的諾貝爾。

  這位發明家信任的喬治·費倫巴克,被看作是在多産的巴黎年代一位精通理論的化學家,他不願意離開他的故鄉。因此,諾貝爾允許他領取退休金離職;他又聘請了英guo人休·貝克特,作爲新的實驗室首席化學家;他的這座實驗室,建立在聖雷莫別墅的大花園裏,是用最新的德guo儀器裝備起來的。

  在一八九三年,他還聘請了二十三歲的瑞典炸葯化學家拉格納·索爾曼(1870—1948),他是剛剛離開美guo的技術工作崗位回來的。實踐證明,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索爾曼這位天才,謙虛而又廉潔高尚的人,不僅成爲諾貝爾自己所說的:“我的幾名得意的人之一”而且成爲他的遺囑的主要執行人。在實現這項使世界受益的異乎尋常的遺囑方面,他是那些有功勞的人之一。他以不倦的努力,常常是在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克服了在建立諾貝爾基金會的道路上、以及在接收這份遺囑中所包含的用來授獎的基金方面所遇到許多困難與障礙。他還終生獻身于諾貝爾在很多方面遺留的事務工作。

  諾貝爾在聖雷莫建築了一座伸向海裏的小碼頭,用來進行炸葯和火器試驗;他在那裏進行了五年高度緊張的工作。諾貝爾生前沒有完成的幾項重要發明的基礎工作,就是在那裏做的;後來,這些發明被別人接著試驗成功,並且在某些重大事件中起了推動作用。

  諾貝爾在炸葯領域的最後發現,即所謂“改進型無煙炸葯”(瑞典注冊的首次發明專利權是一八九六年第7552號),是適應某些特殊目的而進一步發展了的混合無煙炸葯,它就是在這座實驗室裏搞出來的。如果要徹底地講清這項發明,就要涉及大炮和內彈道學的技術細節;所以在這裏只能簡單地說,它的目的是“增加抛射ti的初速,而不增加武器內部的最大壓力;這樣做是通過在炸葯燃燒時誘導出一定加大了的遞增力,從而當抛射ti在槍炮腔膛內前進時,能夠保持住壓力,而且整個彈道作用能夠增加。這種前進的炸葯消耗來自兩個方面:從機械方面來說,是通過在燃燒過程中炸葯小丸表層的累進增加;從而化學方面來說,則是通過單獨的炸葯小丸,它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層次,這種多樣的層次使得內層的燃燒率更大,從而在燃燒過程中能夠增加效果。”

  製造和試驗改進型炸葯,是在諾貝爾的幾座工廠裏開始的,主要是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六年間,在這位發明家于博福斯附近的比耶克博恩新建的那座瑞典實驗室進行的。

  諾貝爾作爲一個發明家的興趣,決不是僅限于炸葯,他具有高度的想象力,這是那些真正的發明天才必不可少的品質。他不僅有能力,而且急于將他那些卓越的思想,落實到自己周圍的事物上。這包括著種類繁多的科目和應用化學——電氣化學、光學、機械學和炮學、生物學和生理學。提到的這些,還只是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象他的父qin伊曼紐爾一樣,他的創造力有時竟走得遠到異想天開的地步。這通常是在一刹那間,故意這樣做的。據他的助手們說,他有時劃不清那些空想的主意與劃時代的發明設想之間的界線。當他在某個主題方面的知識較淺薄的時候,例如某些大炮的建造方沒,以及某些生物和生理問題,當然他就較難分清這種界線了。

  隨著歲月的消逝,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將很多這些不同的想法,變成了專利發明。申請取得的發明專利權的總數字,無法准確地說出來;但在清算他的財産時搞出的那張數字接近的登記表中,包括他在各guo取得的不少于三百五十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來自一個頭腦中的令人驚佩的數字。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起,並且作爲混合無煙炸葯研究的直接結果,諾貝爾自己對于火器技術方面的興趣越來越大。據他一再對索爾曼和其他人所說的話,這個特定方面吸引了他的興趣,主要是精神上的問題。與些同時,由于他天xing強烈地厭惡戰爭和暴力,很不合常理的是,他變成一位越來越強烈反對實際使用這些發明的人。他在這時候曾經寫道:“就我這方面來說,我希望能把所有的槍炮、它們的附屬物和一切東西,都送到地獄裏去,那裏是展覽和使用它們的恰當地方。”雖然如此,在他的晚年期間,他的理論和試驗工作仍然在這方面作了很多改進,諸如含有硝化甘油的導火線,槍炮的無聲發射,金屬的淬火與焊接,抛射ti的穩定、旋轉與冷卻,它們的氣ti封閉與安全,以及海上救險用的一種火箭等許多發明。

  他對早年從他父qin那裏繼承來的一種想法,曾難以忘懷並且煞費過苦心,這就是試圖用與製造炸葯緊密相……

諾貝爾傳第二十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的發明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十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的發明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