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4月6日拿破侖宣告退位那天,元老院召喚路易十八歸即位。4月24日,路易十八到達加來。5月2日,他在聖多昂發表一項宣言,允諾尊重民主憲政。6月4日,憲法在兩院中宣讀。這位身軀碩大,胖得連走路都要倚靠兩邊拐杖的王位繼承人,穿著一件藍
翻領大袍,
前挂著一個舊式金牌,蹒跚地進入了杜伊勒裏宮。波旁王朝複辟了。
路易十八執政以後,流亡外的法
王
分子也都先後回了
。這些素來
生慣養的貴族,他們所盼望的只是恢複革命前的種種特權,好讓他們享受不勞而獲的幸福。除此之外,便是對革命
人進行瘋狂地報複。而他們的總代表路易十八也不准備兌現自己的諾言,他在短期內把1萬多名軍官免職,將無能的貴族安排在高官顯職上,領取厚薪。他免除教會學校一切租稅,並使教會不受政府管轄,繼續向人民課收"綜合消費稅"。他還給被槍殺的王
分子樹碑立傳,追封因謀殺拿破侖而被
死的卡杜達爾爲貴族。路易十八及其
信在極力恢複舊製度、舊秩序,取消一切革命成果。經過革命洗禮的法
人民很快認識到路易十八回
不是來解放他們的,而是來建立一個新的專製製度。拿破侖統治下的專製政府,至少還能給法
帶來榮譽和活力,而路易十八的專製統治,則顯得腐化和無能,只知道壓迫百姓。波旁王朝開始不得人心,尤其是遭到冷遇的將軍們更加懷念其舊日的主子拿破侖了。
1814年11月,戰勝拿破侖的歐洲四大強俄、英、奧、普在維也納討論歐洲善後問題。身著華麗禮服的
王、貴族、外交家們,
前佩帶各
勳章,一邊舉杯痛飲,慶祝太平,一邊又爲戰利品的分配不均而爭吵不休,甚至達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俄
想占領波蘭的全部,它要求把拿破侖時期的華沙大公
和俄屬波蘭合並起來,建立一個王
,由沙皇統治。普魯士支持俄
的要求,並要求合並全部薩克森領土,以補償它讓給俄
原屬普魯士的波蘭領土。英
和奧地利堅決反對。英
不願俄
過于強大而向歐洲西進。奧
不願將加裏西亞、克拉科夫和維斯瓦河一線讓給俄
,也不願普魯士因合並薩克森而更加強大。這樣,維也納會議的四強形成了兩個對立陣營,即俄普爲一方,英奧爲另一方。法
代表塔列蘭權衡利弊,決定加入英奧一方。1815年1月3日,英
外交大臣卡斯爾雷
自擬定了一個對付俄普的同盟條約,梅特涅和塔列蘭都加入同盟,各
答應出兵15萬。塔列蘭高興地寫信給路易十八說:“陛下,反法同盟已經永遠解散了。”
內外形勢的變化沒有逃過拿破侖的眼睛,他那看似平靜的生活重又掀起了波瀾。他一面有意從到島上觀光的遊客中查詢消息,一面暗地裏與法
政府官員溝通消息。1814年12月的一天,拿破侖在自己的宮殿附近散步。突然,他在一個站崗的擲彈兵面前停了下來,"喂,老發牢騒的,你在這裏不感覺無聊嗎?""不,皇帝,不過我也不覺得十分有趣。"擲彈兵認真地答道。拿破侖把一個金幣塞到他手裏,在走開的時候壓低嗓門說:“不會永遠這樣繼續下去的。”
1815年2月,法政治家馬雷等人派遣弗勒裏·德·夏布隆喬裝
手來到厄爾巴島。夏布隆向拿破侖詳細地報告了
內普遍不滿的情緒以及貴族們強取豪奪的無恥行徑。他告訴拿破侖軍隊都盼著他回去。拿破侖那顆重返歐洲的雄心被激發起來了,他決定立即行動。
在行動開始前,拿破侖在花園裏同母進行了一番談話。在他的心目中,母
是個聰明、堅強、勇敢的婦女。在自己的家庭中,也只有母
才懂得他的心。他把自己這個大膽的決定告訴了母
,他說:“我不能死在這個小島上,也不能把自己的事業結束在安甯中,這是我所不應受的。軍隊在期待我。一切都促使我産生這樣的希望:軍隊一看見我,就趕快投奔到我這裏來。當然,我會碰見忠于波旁王朝的軍官,他們會製止軍隊的發動,那時我在幾個鍾頭之內就會死去。這種結束比住在這個小島上要好得多。我希望出發,並且再一次嘗試得到幸福。
,你的意見如何?"母
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大大震動了,她的心中如亂麻一團,她對拿破侖說:“讓我暫時做一個母
吧,我過一會兒再回答你。"沈默良久,母
終于說話了:“出發吧,我的兒子,遵循著你的使命。也許你會遭到失敗而馬上喪失生命,但是你不能留在這裏,我看到這種情況就十分悲哀。我希望在這麼多次戰鬥中都保佑你的上帝再一次保佑你。"說完,母
緊緊擁抱了自己的兒子。
拿破侖將這一決定告訴了他的三個忠誠助手康布羅納、德魯奧和貝爾特朗,將軍們聽了很高興,但懷疑這一行動能否成功。拿破侖自信地告訴他們:他現在不是想打仗,也不是想實行專製的統治,他希望法人民成爲自由的人們。因此,他不是以武器去征服法
,而只是想在法
出現,在海岸上登陸,宣布自己的目的,要求恢複自己的王位。他十分相信自己名字的號召力,他認爲整個法
一定會不經過戰爭、不試圖抵抗就會拜倒在自己的腳下。沒有武裝力量不會成爲這次行動的障礙。
一切准備工作都在秘密地進行。這時,負責監督拿破侖的英代表坎貝爾正好前往托斯卡納度假。2月26日,一切准備就緒。這天夜裏,拿破侖率領1000多名還蒙在鼓裏的全副武裝的士兵,分乘7艘小帆船,船上載著幾門大炮,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厄爾巴島,開始了再度征服法
的驚心動魄的一頁。
厄爾巴島周圍的海面上經常有英和法
的皇家軍艦巡邏,他們的任務是負責監視厄爾巴島以防萬一。這天夜裏,拿破侖的船只碰上了一艘法
軍艦,艦上的軍官用話筒向船長問道:“皇帝的健康如何?"船長答道:“很好。"軍官沒有發現什麼疑點,就讓這只船開了過去。英
軍艦根本沒有出現,拿破侖感到很幸運。船隊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了三晝夜,終于靠近了法
海岸。拿破侖的熱血在沸騰著,他知道這次行動是以生命爲賭本,作孤注的一擲,一旦輸了,再也沒有分毫的資金了。可是,若不作這最後的嘗試,他死也不甘心。1815年3月1日淩晨3時,小船隊在儒昂港登陸。海關衛兵見登陸的是拿破侖,立即向他
帽致敬。拿破侖以他慣有的洪亮聲音向當地士兵發表了著名演說,他說道:
“士兵們!我在流放中聽到了你們的聲音。現在我已經在法登陸了。
“你們的統帥——被人民的呼聲擁立爲君主並在你們的盾牌上被推登寶座的統帥,現在回來了,來同……
拿破侖傳第九章 英雄末路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