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外國人物傳記>丘吉爾傳>1 下院中的印度之爭

《丘吉爾傳》1 下院中的印度之爭

外國人物傳記作品

  在大選中失敗後,保守dang內部在各種政策問題以及dang的領導權問題上發生意見分歧,導致了相互指責。保守dang的報業巨頭比弗布魯克和羅瑟米爾爲了使該dang關稅改革的政策取得勝利,發起了“大英帝guo改革運動”,並對鮑德溫在這方面的退讓給予強烈譴責。而丘吉爾出于與自由dang實行政治聯合的考慮,不贊成重新舉起關稅改革的旗號。丘吉爾在1929年7月下院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發言,曾表示希望自由dang與保守dang合作而不要支持工dang政府。

  比弗布魯克曾試圖爭取丘吉爾,但未能獲得一致看法,兩位老朋友就分了手。比弗布魯克和羅瑟米爾宣布成立“大英帝guodang”,並准備提出50名候選人與保守dang爭奪席位。鮑德溫爲了防止保守dang的分裂,曾對比弗布魯克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讓步,聲稱願意考慮有限度地征收食品稅。雖然在與比弗布魯克的談判中,鮑德溫一度有些反複,但後來迫于形勢,他甚至走得更遠了。

  9月在布朗利舉行的補缺選舉中,有相當一部分保守dang選民轉而支持大英帝guodang的候選人。10月,在倫敦參加帝guo會議的各自治領總理們宣稱贊成實行帝guo優惠政策。鮑德溫在此期間發表聲明,表示接受這一政策,主張對全部進口工業品征收關稅。面對丘吉爾的反對,鮑德溫所抱的態度是:“甯願冒失去溫斯頓的風險,因爲這樣做可以換取許多人的支持。”隨著guo內經濟形勢的惡化,失業人數進一步增加,guo內政治形勢起了很大變化,甚至大部分自由dang人也開始接受了關稅改革。面對這種現實情況,丘吉爾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態度。幾個月後,他也完全接受了包括對食品征稅的整個關稅改革計劃。

  在關稅改革已經不再是有爭議的問題之後,下院中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印度的憲政改革。這一問題是由印度總督歐文勳爵提出來的。歐文勳爵名叫愛德華·伍德,是保守dang下院議員哈利法克斯子爵的兒子,曾在殖民地事務部任過丘吉爾的副手。丘吉爾當時曾安排他到西印度各個殖民地進行訪問並就有關情況提出報告。他後來成爲哈利法克斯勳爵,但這是幾年以後的事情。歐文勳爵認爲,應重申英guo政府早在戰前就已宣布的最終讓印度取得自治領地位的政策,以緩和由甘地和尼赫魯父子領導的印度guodang對以約翰·西蒙爲首的英guo議會立法委員會草擬的憲政實施計劃的抵製。他還提出召開“圓桌會議”,與印度人進行平等的對話。這些建議得到了麥克唐納內閣以及鮑德溫的贊同,但卻受到了其他英guo政界要人比如前印度事務大臣伯肯赫德和勞合·喬治的譴責和批評。剛剛從美guo訪問歸來的丘吉爾也在《每日郵報》上發表文章說:

  “在印度陷于異常嚴重的種族和宗教糾紛所折磨的時候,無疑是不能給予自治領地位的……,我們對印度35,000萬人的幸福負有責任,而印度的政界人士僅代表了其中微不足道的少部分人,因而不可能賦予這種地位。”

  這一觀點與丘吉爾以前曾主張的各殖民地實現“完全自治這一廣闊的理想”並不矛盾,因爲分歧點只在于實施自治的時機。在丘吉爾看來,是否給予印度以自治領的地位,必須在不削弱英guo的統治這一前提下決定。歐文勳爵在根本點上與丘吉爾是一致的,但在具ti結論上則相距甚遠。他寫信給丘吉爾說:“請不要以爲我似乎忘記了你和其他一些人提出的觀點,或者認爲我實際上與這些意見大相徑庭,這裏的問題一半是屬于心理上的,同時也是一個傷害感情的問題。”歐文勳爵擔心丘吉爾的說法會激起印度民族主義者的憤怒情緒,因而請求保守dang上院領袖索爾茲伯裏勳爵盡可能“約束住溫斯頓”。

  麥克唐納首相在歐文勳爵的大力鼓動下,提出了一個印度自治方案。而丘吉爾則擔心,“這樣做,其最後的結果必定會使我們失去印度,而印度人民也一定會遭受到無法估計的禍害”。爲此,他與支持這一方案的鮑德溫分歧越來越大,直至“發生斷然的決裂”。1931年1月27日,丘吉爾寫信給鮑德溫,宣布退出“影子內閣”。他在信中說:

  “我們在印度政策上的分歧已經公開。過去承蒙你邀請參加你的事務委員會,現在我覺得不應再出席了。無需煩言,我將盡力幫助你在下院反對工dang政府;我也將在大選中作最大的努力,以促成工dang的失敗。”

  丘吉爾認爲,他有責任領導一場維護大英帝guo“光榮與統一”的運動。他開始“以驚人的勁頭聯合保守dang內外與他觀點相同的人,竭盡全力擺tuo鮑德溫”。不幸的是,他的老朋友伯肯赫德因酒精中毒而患肝硬化,已于此前亡故了;而比弗布魯克只對關稅改革感興趣。但是丘吉爾得到了許多保守dang後座議員和從印度退休回guo的文職官員的支持。丘吉爾成爲上述人員組織的“印度帝guo協會”在倫敦舉行的第一次會議的主要發言人。他在演說中認爲,馬上在印度實行自治,將意味著“或者是印度的專製主義……,或者是使殘酷內戰重新爆發”。他還發表聲明說,“甘地主義及其他的所有主張,遲早會被製服,而最終將被粉碎,試圖用貓肉來喂老虎是不會使其心滿意足的”。

  丘吉爾的言論在英guo和印度都引起了強烈反應。麥克唐納說:“徹頭徹尾都是有害的……,除了表達帝guo政府及其屬下的人民之間那種已經陳舊過時的關系之外,毫無別的內容。聲明對現代每一個政治運動都閉眼不見,在對那些要在政治事務及抱負方面我們需要加以啓蒙的人民方面,表現得固執傲慢。”在印度,丘吉爾的聲明對印度guodang拒絕參加圓桌會議而發起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無異于火上澆油。甘地和尼赫魯父子號召印度人民對英guo殖民當局開展的廣泛的不合作運動langchao疊起,導致了英guo當局對甘地和尼赫魯父子的監禁。後來英guo政府決定釋放印度guodang的領導人,以便甘地等人作爲民族主義印度的代表出席倫敦會議;同時宣布取消某些限製xing措施。而印度guodang同意停止非暴力抵抗運動。

  丘吉爾對事態的演變感到吃驚,他在自己的選區發表演講說:“會見甘地先生一事令人驚異,也令人作嘔。現在一位犯有煽動罪的中殿法學協會的律師,以東方衆所周知的托缽僧身份登場了,半躶著身ti,踏上了總督府的臺階。”盡管丘吉爾的觀點在保守dang內有不少支持者,但保守dang的下院議員們並不想因此而改變領導人。相反,由于保守dang內部反對鮑德溫的人之間缺乏一致xing,也由于工dang政府因guo內經濟不景氣而日趨不穩定,使鮑德溫的地位反而有所改善。本屆工dang政府的任期與世界xing的經濟危機幾乎是同時開始的。在工dang執政期間,英guo的財政收入逐年減少,而失業……

丘吉爾傳1 下院中的印度之爭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1 下院中的印度之爭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