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1998大洪水江總書記一線動員上一小節]先士卒、模範帶頭,全人民同心同德、風雨同舟的偉大精神,對湧現出來的許許多多奮不顧身、舍身忘死的先進人物的英雄事迹,一定要認真加以總結,廣爲弘揚。這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生動
現,也是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最好教材,要用它來教育
員,教育幹部,教育人民,教育青少年。
現在,長江抗洪搶險到了緊要關頭,于決戰的關鍵時刻。只要堅定信心,堅持堅持再堅持,就能夠取得抗洪搶險的最後勝利。但是,這一段時間也最容易發生問題,稍有不慎,就可能功虧一貫,造成無法彌補的嚴重損失。目前,長江抗洪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長江已經出現五次洪
,中下遊
位一直居高不下,上遊地區仍可能有較大的降雨,新的洪
還有可能形成;長江大堤經過幾十天的浸泡,險象環生;廣大軍民經過長時間晝夜奮戰,已經十分疲憊;防汛和搶險物資消耗很大,亟待補充。因此必須加倍努力,把動員、組織、落實工作做得更好。
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提出,要充分認識長江抗洪搶險面臨的嚴峻形勢,充分估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抗洪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這是完全正確的。
下面,我對長江抗洪搶險決戰階段的工作提幾點要求:
第一,各級領導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抗洪搶險是沿江地區當前的頭等大事,堅決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大堤安全,這是抗洪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和動搖;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任務,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馬虎。
第二,要加強領導。沿江各地的委和政府要對抗洪搶險工作負總責。
第三,要加強統一指揮。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是中央直接領導下的全
防汛抗洪的指揮機關,參加抗洪搶險的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各個方面的力量,都要堅決服從
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指揮。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是我們取得抗洪搶險最後勝利的重要保證。
第四,要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的突擊隊作用。參加抗洪搶險的各部隊,要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和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與人民群衆團結奮鬥,在奪取抗洪搶險鬥爭的全面勝利中再立新功。
要認真做好災區群衆的生活安置工作,做好危險地區群衆的安全轉移工作。群衆受了災,生活很困難,我們一定要把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給他們。要保證他們有飯吃、有開
喝、有住
、有地方看病。目前做這項工作難度很大,但再難也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這對于保持災區社會穩定、促進做好抗洪搶險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全
各地都要繼續盡力支援災區。一定要加強衛生防疫工作,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要采取積極措施,密切監視疫情,積極防治,絕不能讓疫病蔓延。要加強社會治安工作,對各種犯罪活動特別是趁火打劫的罪犯,必須進行嚴厲打擊,依法從快從重懲
。
在抓好當前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同時,要考慮並開展受災地區恢複生産、重建家園的工作。這件事情,各級委和政府要早作籌劃,適時實施,力爭盡快讓受災地區的群衆恢複正常的生産和生活,保持社會穩定。
興修利是安民興邦的大事,必須切實抓緊抓好。洪澇災害曆來是威脅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心腹之患,必須引起全
的高度重視。這些年來,嚴重的洪澇災害連續發生,每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給
家和人民的財産造成了嚴重損失。中央一貫高度重視興修
利和防治洪澇災害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投入,加強建設。各地區、各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這爲我們抵禦洪澇災害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總的來看,我
防洪排澇的能力還不高,必須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
利建設的力度,提高防範洪澇災害的能力。汛期過後,這項工作要立即組織實施。
全、全軍、全
要繼續全力支持抗洪搶險第一線軍民的鬥爭,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當前,大家要更加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
的十五大精神,發揚抗洪搶險第一線廣大軍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偉大精神,紮紮實實地完成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任務,確保實現中央確定的今年經濟發展的目標。這是對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廣大軍民最大和最好的支持。 (新華社8月15日電)
致全利工作者的慰問信
備省、自治區、直轄市利(
電)廳(局),備計劃單列市
利(
電)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
利局:
今年入汛以來,我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又一次全流域
大洪
,松花江流域的嫩江也發生了曆史最大洪
。當前,全
抗洪搶險正
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在
中央、
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數百萬軍民,團結一致,頑強拼搏,正在進行一場氣壯山河的偉大鬥爭。各級
委、政府全力以赴,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幹警與廣大人民群衆一起,團結協作,投身抗洪搶險鬥爭,柿風沐雨,浴血奮戰,譜寫了一曲曲撼天動地的抗洪壯歌。
在今年的防汛抗洪鬥爭中,各級利部門,從3月份進入臨戰狀態,已連續奮戰了5個多月,及早准備,檢修工程,製訂方案,籌備物料,嚴陣以待。主汛期來到後,把防汛抗洪作爲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加強領導,堅守崗位,晝夜值班,及時掌握汛情,提出對策,爲各級政府和各級防汛指揮部門正確指揮、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大批
利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主動請纓到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查險情,出主意,想辦法,及時解決抗洪搶險中遇到的各種複雜技術問題,爲排除重大險情、搶修
毀工程提供了有力技術保證;
文部門24小時不間斷,洪
來到不撤退,密切監視
情變化,及時准確地作出測報,爲防汛指揮調度提供了科學依據;各
利工程管理單位舍小家、保
家、全力確保
庫、堤防、閘壩等建築物的安全,嚴格按照防洪調度運行,充分發揮了
利工程的防洪作用。抗洪搶險一線的廣大
利工作者與抗洪軍民風雨同舟,爲確保江河幹堤、重要城市和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廣大機關幹部一面堅守崗位,做好工作,一面深入一線,參加抗洪搶險。幾個月來,
利職工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經受了一次又二次的嚴峻考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防汛抗洪的勝利。在此,
利部向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的全
利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
切的慰問。
利部號召,戰鬥在防汛抗洪各個崗位的全
利工作者,堅決貫徹落實
中央、
務院關于防汛抗洪工作的指示,繼續發揚不怕艱苦、連續作戰的精神,向解放軍學習,向人民群衆學習,在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
中央領導下,全力以赴,再接再厲,爲奪取防汛抗洪鬥爭的全面勝利作出更大的貢獻。
利部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三日
利人樹起的豐碑
面對每一次的洪魔肆虐,總能看到無數奮戰在風口尖上的
利人。他們測量發報、查險堵漏、組織指揮、獻計獻策,在抗洪中起著核心作用。
出于一種利人的責任感,他們總是主動沖鋒陷陣在最前沿,哪裏有危險就出現在哪裏,潘良勇就是這樣的人。
在抗洪鬥爭的緊要關頭,他們從未考慮個人的弱多病與安危,舍小家顧大家,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抗洪鬥爭中,
利人總能樹起一座座豐碑。武漢市
利局農村
利
副
長,共産
員潘良勇是武漢市今年抗洪鬥爭中英勇獻身的第一個人。他是千千萬萬抗洪大軍的楷模,也是全
160萬
利工作者的楷模。他的形象也很好地
現了
的形象。
從潘良勇爲代表的一大批利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
的凝聚力、戰鬥力,看到了我們奪取抗洪鬥爭勝利的信心和力量。
《1998大洪水》江總書記一線動員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委員長赴黑察汛”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