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奧修>生存智慧>二、貧窮並不是靈性的第2小節

《生存智慧》二、貧窮並不是靈性的

第2小節
奧修作品

  [續生存智慧二、貧窮並不是靈性的上一小節]

  那二十九年幾乎等于二、三百年,即使在三百年裏面,你或許也不能夠得到他所獲得的奢華,那就是爲什麼他抛棄了俗世——看到這一切都很表面,都是例行公事;看到一個死人……在二十九年裏面,他甚至連一片枯死的葉子都沒有看過。如果他從小就看過人們過世,他一定老早就習慣了,但是有二十九年的時間,他從來沒有想過死亡,那個概念對他來講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你能夠避免多久呢?有一天,他剛好看到一個死人,因此他父qin所建造起來的紙房子就整個倒塌了,他問他的馬車夫:“那個人到底怎麼了?”

  他說:“主人,我是不應該告訴你的,但是我也不能夠騙你,那個人死了。”

  那個問題立刻在他的腦海中升起,這種問題平常你是不會問的。他立刻問說:“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這樣的嗎?我是不是有一天也會死?”

  正當那個馬車夫在說“沒有辦法避免死亡,即使對你來講,它也會發生”時,剛好有一個門徒經過,他從來沒有看過穿橘紅袍的門徒,他問道:“這個人是哪一種人?他到底怎麼了?”

  那個馬車夫說:“他也是覺知到死亡和老年,所以他抛棄了俗世,他在找尋那個永遠不會死的。”

  他們正要去參加一個年輕人的慶祝會,佛陀告訴他的馬車夫說:“將馬車掉頭,對我而言,已經沒有年輕人的慶祝會,我已經老了,我已經死了,帶我回家去。”就在那天晚上,他逃離了皇宮。

  那個馬車夫——一個老年人,一個對guo王非常忠實的仆人——試著要說服他,佛陀說:“不行,如果你無法避免老年,你就不要試圖來說服我;如果你無法避免死亡,你就不要試圖來說服我,我要去找尋那個永遠不會死的。”

  所以這是一個雙重的錯誤。佛陀在棄俗之後找到了真理,他一定也是認爲,因爲那個棄俗,所以他才找到了真理。但是情形並非如此,是因爲有了那個奢華的生活,所以那個追尋才開始的——因爲那個奢華失敗了,金錢是騙人的,皇宮變成空的,王guo變得沒有意義,征服整個世界變得沒有意義。如果你將會死,如果到了最後,你的兩手還是空的,那麼如此地麻煩去殺死千千萬萬人有什麼意義?所以他本身認爲抛棄王guo對于找到真理是有幫助的,但是他忘了一件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王guo。佛陀的錯誤變成了整個世界的錯誤,其他那些沒有王guo的人也開始進入山區、進入森林裏,與世隔絕。

  我知道有一個人,他是一個退休的郵政局長,他的腦筋有一點問題,所以他從來沒有想要結婚,他的父母很努力嘗試,但是因爲他的頭腦不正常,他會做出一些事將這整個事情破壞掉,他在試圖隱藏他的瘋狂,就在那個隱藏當中,一定有一些事會迸出來,或是有一些事會弄錯。

  當他從郵局退下來,他當了耆那教的和尚。我知道在他的郵局帳戶裏,他剛好有三百六十塊錢,他從來沒有結過婚,他從來不知道有任何你可以稱之爲舒服的東西——奢華是一顆遠方的星星,他甚至沒有錢請傭人,他通常自己煮飯。在他棄俗之後,他在不同的僧院裏跟不同的耆那教和尚渡過了七八年的歲月。然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再度在加爾各答碰面,那個將他介紹給我的人說他已經抛棄了任何他所擁有的東西。

  我說:“我知道,他住在一個租來的房子裏,他自己煮東西吃,他在他郵局的帳戶裏有三百六十塊的存款——它一直以他的名義存在郵局的帳戶裏,他並沒有放棄任何東西,甚至連那個郵局的帳戶都沒有放棄。”

  他非常生氣,當我們單獨相chu的時候,他說:“你這樣不好,人們認爲我已經放棄了每一樣東西,而你卻告訴他們說我並沒有放棄任何東西,你說得對,那三百六十塊仍然存在我的名下,萬一生病或年老的時候要用,但是你破壞了我的名譽。他們都對我非常尊敬。”

  一個貧窮的人能夠假宗教之名成爲一個乞丐而受到尊敬,但是他永遠無法成道。因此我要強調:在你進入內在世界之前,要結束那外在的,要很全然地去生活——你生命的火把必須從兩端一起燃燒。你生活得越全然,你就會越快了解它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只是那個沒有經驗過的部分似乎具有吸引力,如果你已經全然地生活過,那麼似乎就沒有什麼吸引的東西了,唯有在那種狀態下,你才能夠毫不遲疑地、沒有任何分裂地向內移。

  我並不是在說要抛棄外在,那是不需要的。抛棄來自恐懼,很自然地,自從佛陀以來,已經經過了許多個世紀……在這些世紀裏,不僅科技有了進步,能夠引導你走向成道的心靈意識和方法也已經被改善了,佛陀畢竟是牛車時代的佛陀,他對勞斯萊斯一無所知。

  我要我的門徒生活得很安逸,擁有一切外在的條件,不必急急忙忙,因爲任何沒有經驗過的東西都將會再度把你接回來,結束它,那麼就不需要逃離你的家,也不需要放棄你的銀行存款,因爲它們已經不再是你的負擔,它們並沒有任何意義,或許它們具有某種實用價值,但是它們並沒有什麼不對。

  即使佛陀也需要食物,只是它是由別人去賺來的,他需要yi服,別人爲他賺取yi服。你賺取你自己的食物,最好是自己去賺取自己的yi服和房子。需要了解的是什麼?——在它們裏面不要有牽製你的東西。牽製你的東西是對于沒有經曆過的生活的慾望,所以要充分地去ti驗生活,而讓這個慾望消失,那麼你生活在皇宮裏或是生活在窮人的茅屋裏都能夠同樣地安逸,但是如果有皇宮可以住,那麼爲什麼要不必要地在窮人的茅屋裏折磨你自己?皇宮不應該成爲你的監獄。

  因爲所有這些偉大的成道者都經常抛棄世界,所以整個東方就産生出一種氣氛,認爲貧窮是某種具有靈xing的東西,它是全然的胡說,貧窮並不具有靈xing,它是醜陋的,它是一種必須加以治療的創傷。如果貧窮是具有靈xing的,那麼東方一定有千千萬萬個佛陀,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乞丐成佛。

  我的方法是:不要成爲過去的延續,我教你們首先要以一個左巴來生活,唯有在那個基礎之上,你佛xing的廟才能夠建造起來。以這樣的方法,我們就將內在和外在結合成一個統一ti。外在跟內在一樣都是你的,並不需要拒絕任何東西,並不需要反對任何東西。

  所以我要告訴你們:表面的快樂或許是最低的一步,但它是同一個階梯的一部分,最高的那一步或許是成道,或許是喜樂,但它是同樣的階梯,如果你放棄了階梯的第一階,你將永遠無法達到最後一階。只要想想,你站在梯子的每一階,有兩種方式可以抛棄它:其中一種就是下來,另外一種就是移到第二階,這兩者都同樣是放棄第一階。佛陀是進到第二階,而你卻掉在第一階之下,你看到他離開了第一階,但是你不了解他離開第一階是到第二階去。他將會離開第二階到第三階,他將會繼續離開第三階和第四階到最後一階。但是你變得害怕第一階,因爲你看到諸佛都離開了第一階,所以你從來不踏上第一階,你停留在第一階之下。這些人到達了喜樂的最高滿足,而你甚至還在渴求第一階所能夠提供給你的最膚淺的歡樂。

  第二,過去的諸佛並不顧慮到任何社會的革命,他們的整個顧慮都是他們自己的成就、他們自己心靈上的達成。就某方面而言,他們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因爲他們的自我中心,所以東方根本就不知道有任何革命。所有的天才都變成以自我爲中心,要由誰來給大衆革命的概念?最多他們只能夠教導對窮人慈善,但是他們無法構想一個沒有貧窮的社會。

  我在構想一個沒有貧窮、沒有階級、沒有guo家、沒有宗教、以及沒有任何歧視的世界,我在構想一個一ti的世界、一ti的人類、一個分享一切——內在和外在——的人類、一個很深的心靈上的兄弟情誼……

  所以我的功能並不僅止于我自己的成道,事實上,我的工作是在我成道之後才開始的。佛陀成道的時候,他的工作就結束了,而我是在我成道之後才開始我的工作。就我本身而言,我並不需要再多活一個片刻,因爲生命——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的——都無法給我任何比我已經達成的來得更多的東西。但是對我來講,它似乎是自私的,我想要千千萬萬人都燃燒著同樣的光、都有同樣的洞見、都有同樣的夢,我希望新的人或新的人類可以誕生,我希望醜陋的歧視可以消失,沒有戰爭、沒有原子或核子武器、沒有guo家、沒有種族,人可以分享所有存在的施與,以及他內在本質的所有經驗,我想要這整個人類成爲一個意識的海洋。

  任何過去諸佛所做的都是好的,但是還不夠,他們爲他們自己創造出意識的最高feng,我想要爲每一個人創造出那個最高feng,至少爲那些有在找尋它的人。

  我不能夠叫你放棄外在,因爲外在跟內在同樣地重要,只是不要執著于它。你怎麼能夠抛棄外在呢?你可以抛棄皇宮,但是你要怎麼抛棄你的呼吸?外在的空氣每一個片刻都會進來……你怎麼能夠抛棄食物?它也是來自外在;你怎麼能夠抛棄shui?它也是來自外在。

  帶著清晰的眼光來看,外在和內在之間是不分裂的,而是一個經常維持的和諧,就好像進來的氣和出去的氣。

  我在給你一個新的觀念、新的洞見和新的夢。

  --------

  摘自《叛逆的靈魂》

……

《生存智慧》二、貧窮並不是靈性的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三、整合頭腦、心和靈魂”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生存智慧》三、整合頭腦、心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