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安徒生童話故事065 老路燈上一小節]。“不過你不知道,爲了達到這種目的,蠟燭是必要的。如果你的身裏沒有燃著一支蠟燭,別人也不會看見你的任何東西。星星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以爲凡是發光的東西,身
裏都有一根蠟燭。但是我現在困了!”風兒說,“我要睡了!”于是風就睡下了。
第二天——是的,我們可以把第二天跳過去。第二天晚上,路燈躺在一張椅子上。這是在什麼地方呢?在那個老守夜人的屋子裏。他曾經請求過那“36位先生”准許他保留住這盞燈,作爲他長期忠實服務的一種報酬。他們對他的要求大笑了一通;他們把這路燈送給了他。現在這燈就躺在一個溫暖的火爐旁的靠椅上。路燈仿佛比以前長得更大了,因爲它幾乎把整個椅子都塞滿了。
這對老夫婦正在坐著吃晚飯,同時用溫柔的眼光望著這個老路燈。他們倒很想讓它坐上飯桌呢。
他們住的地方事實上是一個地窖,比地面要低兩碼。要走進這房間裏去,人們得通過一個有石子鋪地的過道。不過這裏是很舒適的;門上貼著許多布條,一切東西都顯得清潔和整齊;的周圍和小窗上都挂著簾子。窗臺上放著兩個奇怪的花盆——是
手克利斯仙從東印度或西印度帶回來的。
那是用泥土燒成的兩只象。這兩只動物都沒有背;不過代替背的是人們放在它們身軀中的土,土裏還開出了花:一只象裏長出美麗的青蔥——這是這對老年人的菜園;另一只象裏長出一棵大天竺葵——這是他們的花園。牆上挂著一張大幅的彩畫,描寫維也納會議①的情景。你一眼就可以看到所有的
王和皇帝。那架有沈重的鉛擺的、波爾霍爾姆鍾②在“滴答!滴答!”地走著,而它老是走得太快。不過這對老年人說,這比走得慢要好得多。
①維也納會議,是法拿破侖帝
崩潰的時候,英、俄、普、奧等歐洲
家于1814—1815年在維也納召開的重新瓜分歐洲領土的會議。但這個會議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參加的要人們只是開跳舞會,舒服了一陣子。
②波爾霍爾姆(bornholm)是丹麥的一個小島,以製鍾著名。
他們吃著晚飯。這個路燈,正如剛才說過了的,是躺在火爐旁邊的一個靠椅上。對路燈說來,這就好像整個世界翻了一個面。不過這個老守夜人望著它,談起他們兩人在雨和霧中,在短短的明朗的夏夜裏,在那雪花紛飛、使人想要回到地窖裏的家去的那些生活經曆,這時候,老路燈的頭腦就又變得清醒起來。那些生活又清清楚楚地在他面前出現。是的,風兒把它弄得亮起來了。
這對老人是很樸素和勤儉的。他們沒有費過一分鍾。在星期日下午他們總是拿出一兩本書來讀——一般說來,總是遊記一類的讀物。老頭兒高聲地讀著關于非洲、關于藏有大森林和野象的故事。老太太總是注意地聽著,同時偷偷地望著那對作爲花盆的泥象。
“我幾乎像是眼看到過的一樣!”她說。
這時路燈特別希望它身裏能有一根蠟燭在燃著,好叫這個老太太像它一樣能把一切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枝丫交叉在一起的、高大的樹啦,騎在馬上的躶
黑人啦,用又寬又笨的腳在蘆葦和灌木上踩過去的一群一群的象啦。
“如果我沒有蠟燭,那麼我的機能又有什麼用呢?”路燈歎了一口氣。“他們只有清油和牛油燭,這個不成!”
有一天,地窖裏有了一紮蠟燭頭,頂大的那幾根被點著了;最小的那幾根老太太要在做針線時用來擦線。這樣一來,蠟燭倒是有了,但是沒有人想起放一小根到路燈裏面去。
“我現在和我稀有的機能全在這兒!”路燈想。“我身裏面什麼都有,但是我沒有辦法讓他們來分享!他們不知道,我能在這白
的牆上變出最美麗的壁氈、豐茂的森林,和他們所能希望看到的一切東西。”
但是路燈待在牆角裏,被擦得幹幹淨淨,弄得整整齊齊,引起所有的眼睛注意。人們說它是一件老廢料;不過那對老年夫婦倒不在乎,仍然愛這路燈。
有一天老守夜人的生日到來了。老太太走近這盞燈,溫和地微笑了一下,說:
“我今晚要爲他把燈點一下!”
路燈把它的鐵蓋嘎嘎地響了一下,因爲它想:“現在我要爲他們亮起來了。”但是它裏面只是加進了油,而沒有放蠟燭。路燈點了一整晚,只有現在它才懂得,星星所送給它的禮物——一切禮物之中最好一件禮物——恐怕只能算是它余生中一件專用的“秘寶”了。這時它做了一個夢——凡是一個有稀有機能的人,做夢是不太難的。它夢見這對老夫婦都死了,它自己則被送進一個鐵鋪裏被熔掉了。它驚恐的程度,跟它那天要到市政府去、要被那“36位先生”檢查時差不多。雖然假如它願意的話,它有一種能力可以使自己生鏽和化爲灰塵,但是它並不這樣做。它卻走進熔爐裏去,被鑄成了一架可以蠟燭的最漂亮的燭臺。它的形狀是一個抱著花束的安琪兒;而蠟燭就
在這個花束的中央。這燭臺在一張綠
的寫字臺上占了一個地位。這房間是非常舒適的;房間裏有許多書籍,牆上挂著許多名畫。這是一個詩人的房間。他所想的和寫的東西都在它的周圍展開。這房間有時變成深郁的森林,有時變成太陽光照著的、有顴鳥在漫步的草原,有時變成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著的船。
“我有多麼奇妙的機能啊!”老路燈醒來的時候說。“我幾乎想要熔化了!不成!只要這對老夫婦還活著,我決不能這樣做!他們因爲我是一個路燈才愛我。我像他們的一個孩子。
他們洗擦我,喂我油吃。我現在情況好得像整個維也納會議,①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從那時候起,它享受著內心的平安,而這個和善的老路燈也應當有這種享受。
①這裏安徒生說的是一句諷刺的話。
(1847年)
這個故事最初收集在《新的童話》第二卷第一輯裏。1847年哥本哈根的舊式路燈被新式的燃煤氣的路燈所代替,因此安徒生就寫了這篇故事。舊的路燈被淘汰了,成爲廢鐵,面臨進熔鐵爐的命運——當然這也不一定是最悲慘的命運:它可能重新被鑄成一架可以蠟燭的最漂亮的燭臺。老路燈就在做著這樣的夢。但守夜人與它長期相
,對它産生了感情,把它擦得“幹幹淨淨”,讓它“躺在一個溫暖的火爐邊的靠椅上”,“用溫柔的眼光望著”它,很想“讓它坐上飯桌吃”。老路燈做了那些美妙而荒唐的夢後,最後也不想要熔化了!“不成!只要這對老夫婦還活著,我決不能這樣做!他們因爲我是一個路燈才愛我。我像他們的一個孩子……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這種“了不起的事情,”一般講求實際的人恐怕很難理解;更說不上欣賞。
《安徒生童話》故事065 老路燈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故事066 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