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序論及全書設計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序論及全書設計

經濟類作品

  一guoguo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guo勞動的直接産物,或是用這類産物從外guo購進來的物品。

  這類産物或用這類産物從外guo購進來的物品,對消費者人數,或是有著大的比例,或是有著小的比例,所以一guoguo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給情況的好壞,視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但無論就哪一guoguo民說,這一比例都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說,這一guoguo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究成什麼比例。不論一guo土壤、氣候和面積是怎樣,它的guo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于這兩種情況。

  此外,上述供給的好壞,取決于前一情況的,似乎較多。在未開化的漁獵民族間,一切能夠勞作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從事有用勞動,盡可能以各種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給他自己和家內族內因老幼病弱而不能漁獵的人。不過,他們是那麼貧乏,以致往往僅因爲貧乏的緣故,迫不得已,或至少覺得迫不得已,要殺害老幼以及長期患病的qin人;或遺棄這些人,聽其餓死或被野獸吞食。反之,在文明繁榮的民族間,雖有許多人全然不從事勞動,而且他們所消費的勞動生産物,往往比大多數勞動者所消費的要多過十倍乃至百倍。但由于社會全部勞動生産物非常之多,往往一切人都有充足的供給,就連最下等最貧窮的勞動者,只要勤勉節儉,也比野蠻人享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勞動生産力的這種改良的原因,究竟在那裏,勞動的生産物,按照什麼順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給社會上各階級?這就是本書第一篇的主題。

  在勞動運用上已有相當程度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的不同guo民,對于勞動的一般管理或指導,曾采取極不相同的計劃。這些計劃,並不同等地有利于一guo生産物的增加。有些guo家的政策,特別鼓勵農村的産業;另一些guo家的政策,卻特別鼓勵城市的産業。對于各種産業,不偏不倚地使其平均發展的guo家,怕還沒有。自羅馬帝guo崩潰以來,歐洲各guo的政策,都比較不利于農村的産業,即農業,而比較有利于城市的産業,即工藝、製造業和商業。本書第三篇將說明,什麼情況使人們采用和規定這種政策。這些計劃的實行,最初也許是起因于特殊階級的利益與偏見,對于這些計劃將如何影響社會全ti的福利,他們不曾具有遠見,亦不曾加以考慮。可是,這些計劃卻引起了極不相同的經濟學說。有的人認爲城市産業重要;有的人又力說農村産業重要。這些不相同的學說,不僅對學者們的意見産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且君王和guo家的政策亦爲它們所左右。我將盡我所能,在本書第四篇詳細明確地解釋這些不同學說,並說明它們在各時代和各guo中所産生的重要影響。

  要之,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說明供應各時代各guo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xing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guo家的收入。在這一篇裏,我要努力說明以下各點:第一,什麼是君主或guo家的必要費用,其中,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由全社會負擔的賦稅,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社會某特殊階級或成員負擔的特殊賦稅。第二,來自全社會所有納稅人的經費是怎樣募集的,而各種募集方法大抵有什麼利弊。第三,什麼使幾乎所有近代各guo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爲擔保來舉債,而這種債務,對于真實財富,換言之,對于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産物,有什麼影響。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序論及全書設計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一章 論分工”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 論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