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第2小節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上一小節]能,對于他個人自然是財産的一部分,對于他所屬的社會,也是財産的一部分。工人增進的熟練程度,可和便利勞動、節省勞動的機器和工其同樣看作是社會上的固定資本。學習的時候,固然要花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到償還,兼取利潤。

  第三部分是流動資本。其特xing是要靠流通、耍靠更換主人而提供收入。它也包含四項:

  第一,貨幣。賴有貨幣,其他三項才能周轉而分配給真正的消費者。第二,屠戶、牧畜家、農業家、谷商、釀酒商等人所有的食品,他們出售這種食品,可以獲得利潤。第三,還在耕作者、製造者、布商、木材商、木匠、瓦匠等人手中的yi服、家具、房屋三者的材料。這些材料是否是純粹的原料或半加工的材料,可以不問;只要未曾製成yi服、家具或房屋,即屬于這項。第四,已經製成,但仍在製造者或商人手中,未曾賣給或分配給真正消費者的物品,例如鍛冶店、木器店、金店、寶石店、瓷器店以及其他各種店鋪櫃臺上陳列著的製成品。這樣,流動資本包含各種商家手裏的食品、材料、製成品及貨幣。食料、材料、製成品的流轉和分配,都須有貨幣。不然就不能到達最後使用或消費它們的人手中。

  這四項中,有三項——食品、材料、製成品——通常在一年內,或在較一年爲長或短的期間內,會由流動資本變成固定資本,或變成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

  固定資本都是由流動資本變成的,而且要不斷地由流動資本來補充。營業上一切有用的機器工具,都出自流動資本。流動資本提供建造機器的材料,提供維持建造機器的工人的費用。機器製成以後,又常須有流動資本來修理。沒有流動資本,固定資本不能提供任何收入。工作所用的材料,工人生存所賴的食料,都出自流動資本。沒有流動資本,即使最有用的機器工具,亦不能生産一點東西。土地無論怎樣改良,沒有流動資本,亦不能提供收入。維持耕作和收獲的工人,也非有流動資本不可。

  固定資yi和流動資本,具有同一目的,也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使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不致匮乏,而且能增加。人民的yi食住,都仰給于這種資財。人民的貧富,亦取決于這兩種資本所能提供的這項資財是豐饒還是貧乏。

  爲了補充社會上固定資本和供目前消費的資財,需要不斷從流動資本中抽出大部分,所從流動資本亦須有不斷的補充。沒有這仲仆充,流動資本不久就會幹竭。這種增什有三個主要來源,即土地産物、礦山産物、漁業産物。達三個資源不斷供給食料和材料。其中有一部分通過加工製爲完成品。正是由于這種供給,從流動資年抽出的食料、材料、完成品,才有了新的補充。此外,還必須從礦山采取所需要的維持和補充用來作爲貨幣的金屬。在普通情況下,貨幣雖無須從流動資本抽出來作爲固定資本或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但象其他東西一樣,貨幣難免磨損,難免輸往外guo,所以仍須不斷加以補充,不過數量小得多罷了。

  土地、礦山和漁業都需要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來經營;其産物,不僅要償還這樣投下的資本,益以利潤,還要償還社會上一切其他資本,益以利潤。製造者每年消費的食品和材料,山農民年年爲之補充;農民每年消費的工業品,由製造者年年爲之補充。這兩個階級同,雖很少以製造品和農産品互相直接交換,但他們之間年年進行交換的實際情況,卻就是如此。我們知道,農民所有的是谷物、牲畜、亞麻、羊毛;他所要的是yi服、家具、工具。買谷物、牲畜、亞麻、羊毛的人,不見得就是賣yi服、家具、工具的人。所以農民先用原生産物換取貨幣;有了貨幣,他就可隨地購買他所需要的製造品。經營漁業和礦業的資本,亦至少有一部分由土地來補充。從shui裏捕魚,從地裏掘礦,都少不了地面上的産物。

  在它們自然生産力大小相等的場合,土地、礦山和漁場的産額,都和投資數量的大小與資金用法的好壞成比例。在資本數量相等,投資方法又同樣適當的場合,它們的産量就和它們的自然生産力的大小成比例。

  在一切生活比較安定的guo家裏,有常識的人,無不願用可供他使用的資財來求目前享樂,或求未來利潤。如是用來求目前享樂,那它就是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如是用來求未來利潤,那未求利潤的方法,不是把資財保留在手裏,就是把資財花用出去。在前一場合,它是固定資本;在後一場合,它是流動資本。在生命財産相當安全的場合,一個人如果不把他所能支配的一切資財(不管是自有的或借入的)用于這些用途之一,說他不是瘋狂,我是不能相信的。

  如果不幸,guo家專製,君主暴虐,人民財産隨時有受侵害的危險,那末,人民往往把資財的大部分藏匿起來。這樣,當他們所時肘刻刻提防的災難一只臨頭的時候,他們就可隨時把它帶往安全地方。據說,在土耳其,在印度,並且我相信在亞洲其他各guo,都常有這種事情。在封建暴虐時代,我guo似乎也有過這種情形。發掘的寶物,當時被視爲歐洲各大guo君主的一項大收入。凡埋藏地下、無從證明屬于誰的物品,概視爲guo王所有,非得guo王特令恩准,那就既不屬于發現者,亦不屬于地主。此種寶藏,在當時極受重現。當時的金銀礦産亦複如此。倘非明令特許,金銀礦産並不包含在普通土地所有權之內。隨意開采是不行的。但鉛、銅、錫、煤各種礦山,因比較不重要,所以聽任人民開采。

……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章 論資財的劃分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二章 論作爲社會總資財的一部門或作爲維持國民資本的費用的貨幣”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 論作爲社會總資財的一部門或作爲維持國民資本的費用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