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都市的勃興與進步上一小節]各大城市都設市長和市議會,以創設新的管轄系。二,使城市居民,組織新的民軍,聽市長調遣,在必要時,出發援助
王。據法蘭西各考古學家說,法蘭西市長製度和市議會製度,就是這時創立的,德意志大部分自由市也是在式微的蘇阿比亞王統治下,才得到這種種特權;有名的漢薩同盟,也是在這時才開始露頭角。
都市民軍的力量,此時既不下于鄉村民軍,一旦有事,又容易集合,所以與當地領主爭議時,他們常占優勢。意大利、瑞士等地,各個都市或由于離首府所在地很遠,或由于本身的天然力量,或由于其他原故,君主對它們已全無權力,它們大都逐漸成爲獨立的民主社會,並征服當地貴族,迫令其拆毀鄉間城堡,而以和平居民資格居住在都市內。伯爾尼民主及瑞士其他若幹都市的簡史,類皆如此。除威尼斯外,十二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意大利屢起屢滅的無數大民主
的曆史亦複如此。
英法二王權雖有時甚爲式微,但從未全部消滅。都市因此沒有完全獨立的機會。但因市民勢力日張,除上遊的市稅以外,
王一切賦稅,須得市民同意,才征收得到。
王有急需,就通诏全
各市,使派遣代表,出席
會。這些代表可與牧師和貴族一起議決,給與
王特別經濟援助。由于市民代表,大都袒護
王,
王有時利用他們從抵抗議會內大領主的權力。這就是市民代表出席歐洲各大君主
的
會的由來。
秩序、好政府以及個人的自由安全,就在這種狀態下,在各都市確立了。但此時,鄉村耕作者,依然受貴族的各種迫害。于無力自衛狀態的人,自然滿足于僅夠過活的生活資料;因爲,擁有更多財富,只會招惹壓迫者更苛虐的誅求。反之,當人們勤勞的結果確有
自享受的把握時,他們就自然會努力來改善他們自身的境遇,不僅要取得生活必需品,而且要取得生活上的便利品和娛樂品。所以,以生産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東西爲目的的産業,在都市建立的時期,比在農村早得多。在賤奴狀態下受領主鉗製的貧窮農民,稍有儲蓄,必掩藏唯謹,免得領主看見,攫爲己有,而且一有機會,即逃往都市。加之,當時法律對市民既如此寬縱,同時又如此熱望削減領主對農民的權力,所以,農民只要逃往都市,一年不爲領主所獲,即可永享自由。因此,鄉村勤勞居民,一有蓄積,自然會逃到都市來,把都市看作他們唯一安全的避難所。
城市居民的食品、材料和産業手段,歸根到底,都出自農村。但近海岸沿河邊的城市居民,卻不一定只從鄰近農村得到這些物品。他們有大得多的範圍。他們或只自身工業的製造品作交換,或經營遙遠家間的運送業,以甲
産物交換乙
産物,而從遠地取得他們所需要的種種物品。一個城市不但在其鄰近各農村都很貧乏都很衰落,而且它所與通商的各個農村也都很貧乏很衰落的情況下,仍可發達起來,日臻于富強。因爲單個地說,每個農村對它所能提供的食料與雇傭機會也許有限,但綜合起來說,它們所能提供的卻極可觀。不過,在商業範圍還極狹隘的那時,就有些
家很富裕、産業就很發達了。例如,未曾滅亡時的希臘帝
,亞巴西德統治下的撒拉遜人的帝
,未被土耳其人征服的埃及,巴伯裏海岸某地,以及摩爾人統治下的西班牙各省。
在歐洲,最早由商業致大富的,似爲意大利各城市。意大利當時居于世界的文明部分和進步部分的中心。十字軍雖然破壞了許多資財,傷害了許多居民,妨礙了歐洲大部分地方的進步,但卻非常有利于意大利若幹城市的發展。爲爭奪聖地從各地出發的大軍,對于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各市的航海業,給予了極大的鼓勵。十字軍有時由這些地方的船只運送,其糧食則常由它們供給。它們簡直可以說是大軍的辎重隊。使歐洲其他各遭受極大破壞的十字軍,卻成爲這些民主
富裕的泉源。
商業城市的居民往往以製造品和奢侈品運往富,只滿足大富翁的虛榮心,大富翁亦極願以大量本
土産物來交換。因此,當時大部分歐洲商業,主要都是以本
土産物交換較文明
的製造品。英格蘭的羊毛常與法蘭西的葡萄酒及弗蘭德的精製呢絨交換;波蘭的谷物亦常與法蘭西的葡萄酒白蘭地酒及法蘭西意大利的絲絨交換。
這樣,對精良製造品的嗜好,就通過外貿易超漸普及到未有精製造業的
家。但此種嗜好,一經普及于
內,便引起很大的需要,商人爲免去運輸費起見,自然會想到在本
建立同種製造業。這就是羅馬帝
崩潰後西歐各地爲遠地銷售而建立的製造業的由來。
但我們必需注意,世界上從未存在過而且也決不能存在完全沒有製造業的大,我說的大
沒有製造業,所指的只是精良進步的製造業,或適于遠地銷售的製造業。各大
大部分居民所穿的
服所用的家具,都是本
産業的産物。此種情形,在普通所謂無製造業的貧
,尤爲常見,而在普通所謂製造業發達的富
,反而不常見。與貧
比較,富
下等階級人民日用的
服家具,反有大得多的部分,是外
的産物。
各適于遠地銷售的製造業,其發生的情況有兩種。
第一種是內商人和企業家象上面所說,有時因要仿效外
某種製造業,而勇往直前地(如果可這樣說),把資本投下來經營的。象這樣發生的製造業乃是
外通商的結果。十三世紀盛行于路卡地方的綢製造業、絨製造業、緞製造業,即如此發生。此等製造業,後爲馬基雅弗利的英雄之一卡斯特拉卡尼的暴令所驅逐。1310年,有九百家族,被逐出路卡;其中,有三十一家,退往威尼斯,建議在那裏開辦綢業。當地官吏准許,並給以多種特權。因此,他們就在那裏創設綢業。開始的時候,即雇有工人三百。伊麗莎白時代才傳入英格蘭而在古代即已盛行于弗蘭德之呢絨業,現在裏昂及斯皮塔菲爾的綢業,似乎也是這樣發生的。這樣發生的製造業,因爲是仿效外
,所以,大部分使用外
材料。當威尼斯初有製造業時,一切材料,都從西西裏及利文運來。更久以前的路卡製造業,其所用的材料亦産在外
。桑樹的培植,蠶蟲的飼養,在十六世紀以前,意大利北部人似乎還不大知道。種桑養蠶的技術,在查理九世時代,才傳入法
。弗蘭德製造業所用的羊毛,主要來自西班牙和英格蘭。西班牙羊毛,雖然不是英格蘭毛織物最初采用的材料,卻是適于遠地銷售的毛織業最初所采用的材料。現時裏昂製造業所用的絲,亦大半是外
産;而且,在它初建時,就全部或幾乎全部是外
産。斯皮塔菲爾製造業所用的材料,大概一向全部都不是英
産物。象這樣的製造業,大部分是因少數人的計謀而創辦的,所以設立的地址,有時是濱海的都市,有時是內陸的都市,視這少數人的利害關系和主意而定。
有時,適于遠地銷售的製造業,是自然而然地由家用品製造業和粗物製造業逐漸改良而成的。我們說過,即最貧陋的家,亦常有家用品製造業和粗物製造業。由這種製造業逐漸改良而生的製造業,大都使用本
出産的材料;這些材料最初往往是在離海岸很遠有時甚至離可通航運的
路亦很遠的內地加工的。土壤肥沃的內地,耕作容易,所産物品,除了維持耕者生活所需外,還有很多剩余。這種剩余,因陸運費太貴,航運不便,不易運往外地。因此,出産的豐饒,使糧食低廉,從而鼓勵工人住在那裏。他們覺得,在那裏勞動化在其他地方可獲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他們所用的材料是本地出産的,他們把材料加工後,即以製成品,或者說,以製成品的價格,換得更多的材料和糧食。他們節省了由內地到沿河沿海各地或遙遠市場的運輸費,從而給剩余部分原生産物,增加了一個新的價值。這樣,耕者可以比從前更爲簡易的條件,從這班工人手裏取得對他們有用或者使他們滿意的物品。對于剩余部分農産物,耕者可取得更高的價格;他們所需耍的其他便利品,又可以較低價格買得。這鼓勵農民並使農民有能力進一步改良土地耕作土地,因而增加剩余的廣量。土地肥沃,使製造業誕生,而製造業的發展,又轉過來增進土地的出産力。製造業最初僅供應本地;後來,作品精致改良了,便能供應遠地的市場。因爲,原生産物甚至粗製造品很難擔負由陸運運往遠地的費用,而精製造品卻不會成到這種困難。精製造品,在小容積中,常包含大量原生産物的價格。例如,一匹精製呢絨,雖僅重八十磅,但所含價格,卻不僅是八十磅羊毛的價格,而且,有時,還包含著幾千磅谷物,即各種工人及其直接雇主的生活資料的價格。這種谷物,如果以谷物的原形運往海外,定然是極困難的。但若以精製品的形態運往,則雖運往最遠的角落亦很容易。利斯、赫利法克、設菲爾德、伯明翰、沃弗漢普頓等地的製造業,就是按照這個方式,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的。這種製造業是農業的結果。其推廣與改進,在歐洲現代史上,一般遲于那些由對外貿易促成的製造業。在現在在上述各地很繁榮的那些製造業適于外銷以前一百多年,英格蘭就以其用西班牙羊毛爲原料的精製呢絨業著名于世了。前一類製造業是隨著農業的發展而推廣、改進的,而農業的推廣與改進,又是
外貿易和直接由此而産生的製造業的最後和最大的結果。關于這一點,我將在下面說明。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都市的勃興與進步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