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所需要的學校真的讓孩子們准備好應付真實的世界了嗎?
“努力學習,得到好成績,你就能找到高薪並且伴有很多其他好的職位。”我父母過去常這麼對我說。他們的生活目標就是供我和
上大學,覺得這樣我們就有了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最好機會。1976年,當我從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會計專業以全班第~的成績光榮地獲得學位證書時,我的父母實現了他們的目標,並把這作爲他們一生中最引以爲自豪的成就。根據“大師計劃”,我很快便被“八大”會計公司中的一家雇傭,于是我在很早就覺察到了我今後漫長的職業生涯直至退休將是一條不會有太多變化的平穩道路。
我丈夫邁克爾也走著同樣的路。我們都來自努力工作的家庭,有著樸素的生活方式和極強的職業道德觀。邁克爾也是以優異的成績從名牌大學畢業的,他還先後深造過兩次:一次是作爲工程師,另一次是在法律學校。這之後,他便很快被華盛頓一所著名的法律公司聘用,專攻專利法。和我一樣,他的未來看起來非常光明,事業的道路也已被很好的確定了,而且還有充分的退休保障。
雖然我們在事業上很成功,應該說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父母們當初提出的希望,但生活卻並不像他們當初爲我們所描繪的那麼一勞永逸。由于新經濟時代的種種原因,我們都曾先後換了幾次工作,這使得當初看起來如此誘人的職業養老金計劃幾乎成了泡影,我們的退休金只能靠自己掙了。
邁克爾和我婚姻美滿並有三個好孩子。當我寫這些話時候,其中兩個正在大學,另一個也已開始念高中。我們花了許多錢希望使我們的孩子得到盡可能好的教育。
1996年的一天,最小的孩子帶著破滅的幻想從學校歸來,他說他已經厭倦了,不想再去學習。“爲什麼我要花時間去學那些我真實生活中一輩子也用不到的東西呢?”他抗議道。
我毫不思索地答道:“因爲如果你學得不好就進不了大學。”
“可我並不想去上大學呢,”他說“我只想發財。”“如果你不能從大學畢業,就得不到好工作,”我帶著一絲驚慌和母的關愛說,“如果你得不到好的工作,又怎麼發財呢?”
兒子笑了,帶著一點厭煩之情慢慢地搖了搖頭。我們以前已經進行過多次類似的談話了,每次都會歸結到這個結論上。他低下頭轉轉眼睛,顯然,我那母式的智慧之詞又一次在裝聾的耳朵面前失敗了。
兒子雖然很聰明並且有著強烈的自我意願,但他仍不失爲一個有禮貌、尊敬人的年輕人。
“,”他又開口了,這次輪到我聽演講了,“跟上時代吧!
你看看周圍,那些最富有的人並不是因爲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致富的,看看邁克爾。喬丹和麥當娜吧,再看看比爾。蓋茨,他退出了哈佛,建立了微軟,他現在是全美最富的人,而他才30多歲。即使被貼上了“標新立異”的標簽,他還是擁有每年花費400萬美元的棒球場。“
我們都沈默了很久,我想該是輪到我把父母曾給我的忠告傳授給兒子的時候了,但我卻沒有意識到世界已經變了,那忠告或許也需要變一變了。
當我的努力持續了大約十分鍾後,我發現我已經無法再用當初父母說服我的話去說服兒子了,因爲時代的確是變了,現實的許多例子告訴我們:得到好的教育和好的成績不再能確保成功了。而孩子們似乎比我們先意識到了這一點。
“,”兒子還在繼續他的演講,“我不想將來像你和爸那樣辛苦地工作。你們是掙了很多錢,使我們住在一所有很多玩具的大房子裏,但同時你們每個月也要付大量的賬單。如果聽從你們的建議,我將來就會像你們一樣,加倍努力地工作只是爲了付更多的稅和欠更多的債務。現在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了,人生
起
落、變化莫測。相信你也知道大學畢業生在今天已經比你們畢業時掙的錢少多了。再看看醫生,他們今天掙的也已經遠不如從前了。我知道我不能再寄希望于社會保障或公司的退休金了,我要尋求新的出路。”沈默了片刻,我想他是對的,他的確需要新的答案,我也是、我父母的忠告也許對1945年出生的人來說是有用的,但對出生于當今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的人來說則可能已經派不上用場了。我不能再只是簡單地對孩子們重複:“去上學,爭取拿好成績,然後找到安全、穩定的工作,它會供養你一輩子。”我知道我必須找到一條新路並指引給孩子們。
作爲一個母和會計師,我很關注孩子們在學校裏所缺乏的經濟知識。今天許多年輕人在進高中前就有了信用卡,但卻從未上過關于錢或如何投資的課程,更不用說理解那些複雜而有趣的信用卡業務了。若不具備足夠的財務智商,不了解金錢運轉的規律,他們就沒有准備好進人等著他們的現實世界,因爲在這個世界裏會花錢將比會省錢更受到重視。
當我最大的兒子在大學一年級就毫無辦法地陷入信用卡債務危機時,我幫他理了那些信用卡,但不久他又遇上了同樣的麻煩。這件事促使我一直想去尋找一種能幫助我在經濟事務上教育孩子,啓發他們的財務智商的方法。
去年的一天,我丈夫從辦公室給我打來電話:“我這兒有個人,我想你該同他見見面。他名叫羅伯特·t·清崎,他是個商人和投資家,而且他正准備在我這兒申請一項新的教育産品的專利,我想這産品正是你要找的東西。”
由于我的丈夫邁克爾對“現金流”這種由羅伯特·t·清崎開發出的新教育産品印象深刻,于是他安排了我們去參加其産品原型的一個測試。因爲這是一場教育遊戲,我也問了19歲的女兒是否願意一塊兒去,她是本地大學的大一學生,她同意了。
大約有15人,分成三組,參加了這個遊戲。
邁克爾是對的,這正是我在尋找的東西。它看上去就像一個“強手”或者“大富翁”一類的遊戲,中間畫著一只打扮入時的大老鼠。但它並不像那些遊戲那樣簡單,遊戲板上有兩條路:一條在內部,一條在外部。遊戲的目標是走出內部的路——羅伯特把它稱作“老鼠賽跑”,進人到外面的路上,或叫“快車道”,並最終以投資獲得的收益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正如羅伯特所設計的,快車道就如同“強手”或“大富翁”一類的遊戲那樣充分地顯示了富人在生活中是怎麼幹的,然而當大多數的玩者在生活中還沒有真正成爲富人以前,這些遊戲除了增加人們不切實際的財富夢想和純粹的娛樂以外,似乎並不能對人們的經濟生活有任何幫助和指導。然而當羅伯特接著向我們解釋“老鼠賽跑”的含義時,……
富爸爸,窮爸爸序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