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烏加等三人正走之間,聞見那怪味越來越濃。三人正在心醉,忽覺林中四寨餌亂響,身側不遠暗影中,時有一條一條長長短短各
影子,由樹梢草皮之上朝前如飛穿過,有的頭前還有兩點或紅或藍的星光。凶人對這類事自是當行,一看又知前面有了奇怪蛇獸之類,林中群蛇定是聞了它的奇怪香氣,不是趕去獻身送死,便有一場惡鬥殘殺。凶人天
殘忍,最喜冒險殘殺,這原是平日最愛看的好戲,又知那鬥
地勢一定險峻非常,又是有天光的明爽所在,一則藏伏不難;二則深知這類蛇獸習
,當它們鬥時都是一心注敵,決不二用,只要看出它來蹤去迹,避開正面,不去惹它們,明明被看見,也若無睹。互相商量,前進之心更決。
三人又走一會,因離高嶺已遠,又當日中之際,林內逐漸現出天光。再往前走,林木漸稀,那四外的蛇東三條,西兩條,似箭一般昂起個頭向前穿行,絡繹不絕。因爲數多,凶人也沒敢招惹。仗著視聽靈敏,身手矯捷,左閃右避,隨著蛇行方向飛奔趕去。又追有頓飯光景,前面天光透,聞得各種野獸猛嘯之聲,森林業到盡頭。
三人出林一看。除了來路,余下三面仍有森林包圍,郁郁蒼蒼,甚是幽晦。只當中一座小小的孤崖,四外方圓不過百畝,高只三數十丈,上豐下銳,石墨綠,寸草不生,光滑如油。石面凸凹百出,多是上突下縮,險峻非常,便是猿猱也難攀登。去的這一面凹進去一個深穴,黑暗暗不能見底。面前一個大約數畝、形如鍋底的沙坑。坑外一大片
塘,波平如鏡。地均赤沙,間生幾株荊棘,一叢短草,也都瘦小枯幹,憔悴可憐。那香氣似從崖底暗穴中透出。怪物尚未發現,可是崖前卻有一樁奇事驚人。
原來這時四外樹林中的蛇類已然不少,大小不一,飛也似奔來,一到便往坑底投去。到了下面,各把身一旋,盤成一堆,將頭昂起,對著崖穴紅信吞吐,虎虎發威,卻無一條敢于鑽進。凶人因在上面,只能看到對面半邊,已有數百條之多,陸續投入的尚還未斷。更奇的是,當中對崖背
一面坑邊上,還盤踞著數十只虎、豹、豺、灌之類的猛獸,也是面向崖穴怒嘯,聲甚悲厲。凶人也不知這些東西是爭鬥,是送死,情知厲害,也不禁有些膽怯。想乘怪物沒有出鬥之時,找一隱秘地點藏躲,隱身林邊。細一尋視,只崖腰上有一塊突出的奇石,不特居高可以望下,而且周圍又滑又險,蛇、獸之類都爬行不上,最是適當。偏這面上不去,須由崖後繞過,用身帶索鈎抛挂石尖援系,還不知能上與否。想了想,只有此法最妥,除此無路。
正端詳問,烏加忽然想起一事,頓生毒計,意慾乘機一試。于是招呼二凶人一同飛跑,由崖後繞向對面。適才看去雖近,到後再看,相隔卻遠。還算好,離怪石不遠尚有兩塊同樣怪石,參差斜列,淩空突出。最近一塊相隔不過兩丈高下,如有索鈎,挨近擲索攀升,尚非難事。心中大喜,忙將索鈎擲上去。烏加先援上去,又把二凶人引上。再用索鈎飛渡上了第二石。這樣不用再到前石,下面景物已可看出一半。烏加因那第三石恰突出在暗穴之上,往前略一探頭,只要目光所及便能看見,雖然隔遠勢難,仍然不避艱險,飛渡過去。烏加剛剛到達上面,便見下面群蛇紛紛將頭左右擺動,身子時伸時縮,有的還發出噓噓的叫聲。對面坑沿所有猛獸嘯聲也越猛厲。蛇、獸如此發威,已是悲憤已極,穴中透出來的香氣更顯濃烈,聞到鼻孔裏,令人心醉,身子發軟。晃眼工夫,群蛇的頭忽都挺直,不再顫動,閉目合口,燭杆也似,呆呆地高高下下挺在那裏,動也不動。那些猛獸也停了叫嘯,各把大口張開,蹲伏坑沿,瞑目若睡。
烏加正不知是甚原故,崖底暗穴中倏地有兩點拇指大小的綠光一閃,慢悠悠一拱一拱地遊出兩條細長的怪蛇來。定睛一看,那怪蛇身長不下十丈,細才如指,尖頭尖嘴。一只獨眼炯若寒星,光芒閃閃,與頭一般大小,連額帶嘴一齊蓋住。尖嘴看去不長,一條紅信帶有雙叉彎鈎,吐出來卻有將近兩尺長短。吞吐之間,露出不下四根鋼鈎似的白牙。通墨綠顔
,四外滿生逆鱗,微一開合,直似千萬根倒須刺,根根可以豎起。兩條一般大小長短,分毫不差,相並走出,緩緩前遊。有時把前身昂起,探出老高,看去皮骨甚是堅硬。
烏加猛想起立相距坑底不到二十丈,這般身長的怪蛇,如被它用尾尖著地躥將上來,急切問退避無路,難免受害。剛囑咐二凶人緊握手中腰刀,按定毒弩,以防萬一,那兩條怪蛇業已分向兩旁,在群蛇圈圍之中相向盤旋了一陣,重又聚到坑的中心。歪著個頭,用那獨眼東一眼,西一眼,左右看了一看。
群蛇好似延頸待命,俱都下半身盤成一堆,上半身閉目挺立不動。內有三條大蛇:一條盤在左邊,頭昂丈許,粗幾近尺;右邊兩條稍小,都是山中的烏峭毒蟒,其長總在三四丈之間。想是等得有些不耐,左邊那條最大的首先長頸略爲一彎,睜著半邊眼睛偷看動靜;右邊兩條也似學樣,相繼有了動作。全場中只這三條最爲粗大,余者均不過一丈上下,還有數尺長短的。怪蛇所注目的本就是它們,這一睜眼動轉,直似批了它的逆鱗,犯了大忌。立時紅信吐,身子似箭一般,咝的一聲滑沙之音,分向中左右三蛇躥去。
左邊大蛇瞥見怪蛇飛來,許是怕極,滋溜一下,身從盤中筆直朝天沖起。還沒沖完,怪蛇已然躥到,隨著往上高起之勢,由大蛇頸起,連身絞去,其勢捷如電掣。只見大蛇似轉風車一般連轉不已,人還沒有看清,二蛇已然絞成一條。怪蛇身子還有小半條在地上,上半身卻與大蛇並立,旗竿也似釘在地上。靠近左邊的一條先遭了殃,怪蛇一過去,也是身往上升,朝天直躥,吃怪蛇如法炮製。這條大蛇只飯碗粗細,兩丈長短,怪蛇前身沒用到一小半,便將它纏了個結實。
四蛇相互一纏,余下大小群蛇好似怪蛇這頓午餐已然到口,慾望已足,不致再吃它們身上血肉,各一口皇恩大赦,不再閉目等死,疾逾漩溜,紛紛睜眼舒頸,掣動身子,掉轉蛇頭,齊向各蛇來路的坑沿上躥去。三蛇中另一條大蛇也乘紛亂中,跟著躥起身子,想逃。怪蛇已然將它看中,哪肯放掉,掉轉後半身,電掣一般,一尾巴甩將過去,正鈎住大蛇下半身,滋溜溜疾轉如風,往上纏去,晃眼纏緊。怪蛇中段橫攤地上,一頭纏緊一條,連另一條怪蛇,同時豎起三根彩柱。眼看越勒越緊,蛇身倒刺波紋也似微微起伏,一會便深深陷進皮肉裏去。勒得那三條比二怪蛇粗逾數十百倍的大蛇鱗碎皮裂,腥血四流如注,周身上下肌肉一齊顫動。
較小的兩條……
青城十九俠第53回 擒怪蛇 奇迹述窮荒 逞凶心 巧言诓野民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