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引發受一般教育的門外漢對夢的問題發生興趣,那麼我們不妨問問他們,究竟他們自己以爲夢的來源是什麼。關于這問題,一般而言,他們多以爲自己的意見是對的,他們多半馬上聯想到“消化障礙”(“夢由胃髒內引起”)、“睡姿”、“睡中發生瑣碎的小事”等等均足以影響夢的形成。他們甚至認爲,除了這些肉上的因素以外,夢就再也找不出其他方面的來源。
本書開宗明義第一章 〔38〕裏,我們已經詳盡地討論過一些對有關肉上的刺激對夢的形成所發生的影響,所以此地我們只須再回憶一下那些探討的結果。我們已知道肉
上的刺激又可分三種:由外物引起之客觀上存在的感官刺激、僅能主觀覺察到的感官內在的興奮狀態,以及由內髒發出的肉
上的刺激。而且,我們也注意到,這些有關夢的研究,也因爲夢的“精神來源”,究竟是與“肉
來源”共同運作或是根本不存在,而意見紛歧不一,就這有關肉
來源的可靠
而言,我們對這由外物引起的,客觀上存在的感官刺激——不管是睡中偶然發生的刺激,或是與睡眠狀態時之身
內部狀態所共同發生的刺激,它們的意義以及其證明,均有人用實驗的方法予以證實。而僅能主觀覺察到的感官刺激,則可由夢中複現之乍睡乍醒之感官影像觀其一斑。至于由內髒發生之肉
上的刺激,雖不能確定地證明出其影響,但大致上可由衆所皆知的消化、泌尿以及
器官的興奮狀態,對夢的內容所生的影響,而多少看出端倪。
“神經刺激”和“肉上的刺激”就這樣地被認爲是夢的“解剖學上的來源”,而有很多學者,乃以爲此即夢之唯一來源。
然而,我們卻發現了好幾個疑問,而足以使這種肉刺激的理論站不住腳。
盡管提倡這種理論的學者們是如何地有自信,尤其是對偶然的,外界的神經刺激方面,他們可能不難在夢的內容裏找出這種來源,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實——夢中所發現的這些豐富的意念,內容並無法單單以外界刺激完全解釋得通。就這方面,卡爾金小曾在六個禮拜中,對她自己的夢,以及另一實驗者的夢與外界感官所受之刺激所作的實驗看出,她們兩人的夢與外界刺激之關系分別只達百分之十三點二,和百分之六點七而已。在她們所收集的所有夢中,只有兩個夢可以與器官之感覺扯上關系。這個統計數字更使我們早先由自己的經驗,所導致對這說法的懷疑更爲加深。
常常有人幹脆就將夢分爲兩類,一種是上述的神經刺激引發的夢,以及另外的因素引起的夢。如斯匹達,就曾分類爲“神經刺激夢”以及“聯想夢”。但,這也仍解決不了問題。唯有能找出夢的肉來源與夢內容之意念之間的關聯,才算是真正解決這懸案。
除了上述“外來刺激之來源並不多見”的證明以外,尚有第二個質疑:“許多夢如果用這種夢來源,解釋並未能完全行得通。”茲舉兩例:第一,爲何夢中那外來刺激的真實質往往不易看出,而多以別物取代。第二,爲何心靈對這錯誤感受到的刺激所生的反應竟是如此地不定而多變化呢。我們已知道,史特林姆貝爾對這質疑所作的答複,他以爲心靈在睡眠時往往與外界隔離,而無法對外界感官刺激予以正確的解釋,以致被迫對這來自各方的朦胧的刺激建構一番幻象。在他那本《夢的
質及其來源》第一百零八頁,他有如下說法:
“在睡眠時,由外界或內在的神經刺激,在心靈上引發出一種感覺,或一種情意綜合,或任何一種精神過程,而這種感覺在心靈裏喚起了屬于醒覺狀態時所經驗到的某些記憶、影響,這也就指著是那些以前的各種感受——可能是毫不經過潤的,或有精神價值附著于上的。就這樣子,經由神經刺激,引致心靈收集出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像記憶。而使我們人有如在醒覺狀態下一般,心靈能“解釋”這些睡中由神經刺激所生的印象。而這種解釋的結果即所謂的“神經刺激夢”——“一種夢,其成分是由神經刺激在心靈上産生精神效果,而按著‘複現的原則’使某種心靈上的影像重現出來。
在主要觀點上與這理論相同的,就是馮特的主張,他以爲夢的觀念,絕大部分來自于感官的刺激,尤其是全身的刺激,因而引發多半是不真實的幻象——只利用小部分的真實記憶,而擴展成幻覺的程度。以這種理論來說明夢內容與夢刺激之關系,史特林姆貝爾曾作一種譬喻:“就像一個不懂音樂的人,用他的十根指頭在琴鍵上亂彈一般。”這意思就是說,夢並不是一種由精神動機引發出來的精神現象,它是一種生理刺激導出的後果,只是由于受到這刺激後,心靈無法以他種方式表現其反應,而不得不以精神上的症狀來表現而已。基于同樣的假設,梅涅特曾對obsessiveidea的解釋作了那有名的譬喻:“在數碼轉盤上,每個數字均高高地以凸字表現出來。”
(strachey注:此段文章並無法在梅涅特的著作內找到出)。
雖然這理論似乎廣爲人們所接受,而且說起來也頗動聽,但我們仍不難看出它的毛病。每一個在睡中引起心靈産生幻象的肉刺激,常常可引發無數種不同的夢的內容〔39〕。但史特林姆貝爾與馮特均無法指出“外界刺激”與心靈用來“解釋”它的“夢內容”之間的關系。也因此無法解釋得通這種“刺激經常使心靈産生出的如斯奇特的夢”〔40〕,其他的反對意見多半是針對這理論的基本假設——“在睡眠中,心靈是無法正確地感受外界刺激的真正
質。”老一輩的生理學家布爾達赫曾告訴我們,在夢中心靈仍能相當正確地解釋那些由感官所得到的印象,並且正確地予以反應。他並且指出,某些對個人較重要的感覺往往在睡中並不會與其他一些刺激一同受到忽視。相反地,它們常常自然地
穎而出,引起睡者的特別重視,一個人在睡覺時,聽到人家叫自己的姓名往往馬上驚醒,但對其他的音響卻往往仍照睡不誤。當然,這是基于一個大前提——在睡中,心靈仍能分別各種不同的感覺的。因此布爾達赫以爲,並不是心靈不能解釋睡眠狀態中的感官刺激。而是它對這些刺激並不發生足夠興趣所致。在一八三○年利普士又把布爾達赫這一套搬出來,以攻擊主張肉
刺激這一派的看法。在這些論爭裏頭,心靈這東西就有如一段趣聞中的睡者一般。人家問他:“你在睡覺嗎?”他回答:“不是。”而再問他:“那麼你借我十個佛羅林〔41〕吧?”他卻有了借口:“喔!我已睡著了!”
有關肉刺激形成夢的理論仍有許多不適切之……
夢的解析丙、夢的肉體方面的來源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