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偵探小說>長篇偵探小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3章 善于假設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3章 善于假設

長篇偵探小說作品

  第二天,趙平雄主動請纓,要求到雲南某縣去查實張波的有關情況。

  不少人都勸他:“上那兒去幹什麼?難道他僞造了檔案不成?我們可以打電話與對方公安部門聯系,讓他們出面調查證實的。即使檔案和其他情況有什麼不符,張波作案的可能xing也是可以完全排除在外的。”

  趙平雄很固執:“我總覺得這裏面有什麼不對頭,最好是qin自到那地方去一趟。”

  局領導對趙平雄一直非常信任,對他的這一提議雖不十分贊同,但也同意他上雲南去走一遭。

  “小李子,還是咱們兩人一道去怎麼樣?”趙平雄拍拍李彪的肩頭說。

  “我可是求之不得呢。”李彪高興地答道。

  在火車與汽車上,他們兩人談得最多的還是案子。

  “這樁連環大案不破,我想我是睡不好一個安穩覺了。”趙平雄說。

  李彪道:“是的,我的腦殼裏頭一天到晚也盡是想的這些名堂。”

  “從表面上看,劉八與張波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可我總覺得劉八就是張波,張波就是劉八。”

  “我倒並不這樣認爲。”

  “當然,就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而言,我也沒有半點懷疑張波的理由,可越是這樣,我懷疑他的理由也就越充分。”

  “能不能把這種理由說上一、二?”李彪問。

  趙平雄道:“當然可以呀!我以爲我們正在偵查的這件連環大案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罪犯極善僞裝。在馬朝燕凶殺案中,他僞裝成劉八,推出趙強當作一面擋箭牌,並且還教趙強換用他人的身份證僞裝欺騙;在馬朝東失蹤案中,他將屍ti埋在另一座新墳裏,其智商之高非一般人所能比;再看第三件,馬立本凶殺一案吧,他使用了同樣的手段,故意留下鞋印、煙頭等物來迷惑我們。有的同志認爲罪犯留下的那些東西是破案的依據,我則認爲恰恰相反,他是在製造一種假象,以達到更好地僞裝自己的目的。罪犯走時將地板用拖把拖了一遍又一遍,拖得幹幹淨淨,走得從從容容,如此狡猾而精明,他是絕對不會留下任何痕迹給警方的。可他卻留下了,這只能解釋爲是在故意製造假象。那麼,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爲,罪犯留下的證據與我們的推測恰恰相反。比如說吧,個子1.7米左右,ti重約75公斤,給人的印象顯然是一個胖子,而罪犯本身也許正相反,卻是一個瘦子;再比如,現場留下的煙頭表明凶手嗜煙如命,也許真正的罪犯根本就一支煙也不吸;煙頭的血型化驗爲o,也許罪犯的血型或a,或b,或ab,就是不屬o……當然,這只不過是我的一種假設而已。”

  李彪說:“趙隊長,我認爲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罪犯運用的是一種常人難以想到的逆向思維,從我們掌握的凶手情況來看,這種可能xing不是沒有。智商高,膽大,心細,經過長期策劃預謀,最有可能選擇這種反向思維的形式來作案。”

  “而我們所知道的張波,就正具有這樣的特點。”趙平雄說著,掏出打火機,點燃一支香煙,深深地吸了一口,“身高1.7米,瘦子;血型爲ab,從不吸煙喝酒;一年四季只穿皮鞋,從未有過一雙布鞋……從我們現在接觸到的所有嫌疑犯來看,唯有張波具備這些僞裝的條件。職業是人民教師,爲人師表的,一般不會懷疑到這種人的頭上來;從雲南調入古船,最具更改身份的可能與方便;表面上看,其年齡、閱曆與馬立本不可能有任何瓜葛,而罪犯之所以僞裝自己,需要達到的就是這樣的效果……”說到這裏,趙平雄苦苦地笑了一笑,“也許,這全部是我頭腦裏推想的産物,而結果跟這是毫不相幹的兩碼事呢。”

  “就是要善于假設,如果早有一個現成的結論,那還要我們這些偵查人員幹什麼?”

  “不管這樣,只有qin自跑一趟,我心裏的一塊石頭才會有所著落。不然的話,老是擱著,其他的事也無法進行了。”

  一路上,兩人就這樣談談講講,東扯西聊,但話題總是離不了張波、劉八、雷元錦、馬立本等人。

  到達目的地,他們首先找到當地公安部門,與他們取得了聯系。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3章 善于假設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24章 兩個張波”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4章 兩個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