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冷血咬往青山不放松上一小節]菜,端盤子拿碗。菜上得差不多了,王軍拿出一瓶酒給衆弟兄一一斟到杯中,這才宣布這頓飯的主題:今天是我生日。
衆人心頭一熱,嗷嗷大叫。生日快樂,生日快樂……杯子碰得山響,酒卻不敢多喝。值班嘛。他們不在乎環境的簡陋酒菜的好壞,能聚在一起過生日是難得的緣分,咽下去的是一份同甘共苦的情意。
(往下,他們幾個人並肩作戰,度過了苦多甜少的一年零七個月,等到落石出河清海晏的日子,還是在此地,舉杯祝捷少一人時,他們能回想起23日晚那頓酒的滋味麼?當我爲了寫作需要,問他們那頓飯到底吃到什麼程度時接到報案,有人講剛開始吃,有人講吃了一半,有人講快結束了——當然,案子一發,不結束也得結束。吃不上安生飯,是刑警的第一頁功課,胃病,是刑警的第一職業病。)
19點30分,總隊指揮室接到報案:上海市區西部某涉外賓館發生命案。
警察接到報案的消息,如同軍人聽見沖鋒的號聲。何況報到803的案子沒有小案。值班副總隊長王軍登車出發。涉外賓館的案子正歸淩致福的三支隊管轄,顧智敏又是案發片的探長,他們邊通知本隊警員出現場,邊登車出發。刑科所那晚是俞援朝副所長值班,他帶痕迹人員和法醫登車出發……紅燈閃爍,幾輛警車風馳電掣駛出803大門。
熱鬧的食堂頓時變得冷清,涼菜沒了,熱菜涼了,半杯生日酒輕輕地搖蕩。炊事員邊收拾殘局,邊議論又是哪個壞蛋造孽又有誰家百姓遭秧,又該准備加班的夜宵了……
7點50分,803的幾輛車到達現場。
之後,張聲華總隊長、馬定華副總隊長趕到現場。
最先進入現場的警員發現死者身前靠窗那邊的地上有子彈和彈殼,心頭一凜,出來向在場領導彙報:是槍案!解放以來在上海涉外賓館中還沒有發生過槍案,更何況被害人是外人——王軍等已從賓館總服務臺旅客登記表上查明死者身分:李相奉,韓
三湖物産株式會社食品事業本部綜合研究所代理,35歲。案件的惡
程度隨即升級。情況彙報到局裏。上海市公安局易慶瑤副局長、毛瑞康副局長迅速趕到現場。
偵破工作分幾路進行。
王軍從總服務臺了解到,李相奉是和某旅行社一位姓裘的小辦理的住宿登記手續。那位韓
人好像不怎麼會講中文,一應細節都是那位小
打理的。
找裘小,問清楚她和李相奉分手的時間,以及她所了解的李相奉的全部情況。一路警員的身影被夜
吞沒。
痕迹人員進入現場,勘察取證,照相錄像,用無微不至來形容半點也不誇張。邊取證,邊在腦子裏將取到的零星、散亂、雜蕪的犯罪現象彙總綜合,分析凶手的人數,出入路線和出入方式,作案工具、作案過程,特別是凶手與被害人的關系……這些對確立偵破思路和偵破方向至關重要。
房門沒有遭破壞痕迹——分析凶手是“軟進”:一種可能,凶手與被害人一同進房間;另一種可能,被害人先進,但門未關嚴;或者凶手叫門,裏邊的人將門打開。
這是一間標准房,靠窗那半部移位變動厲害,一大兩小窗戶中的大玻璃呈放射狀破裂,裂紋延伸至邊緣部。殘余玻璃上有大量血迹和少量毛發——經分析,這面玻璃是被害人李相奉與凶手搏鬥時用頭肩部撞碎的。西側小窗玻璃下部有孔洞,孔洞周圍玻璃呈放射狀破裂——分析是槍彈痕迹。
北窗下的茶幾、沙發移位,茶杯、茶盤、袋裝茶葉、煙缸及煙缸內兩只“this”煙頭、熱瓶統統滾落地上。地面有大量碎玻璃片和死者的左腳皮鞋,死者的右腳皮鞋在北
的南側,鞋上有血。
被移動的東側沙發上放有死者的兩件行李:塑料手提袋和米字圖案布包——分析凶手不是熟人,客房主人沒有泡茶,也沒有挪開沙發上的東西讓座。
南側上有兩灘血迹——分析被害人受傷後在此
停留過一段時間。
北側東南角
罩被掀起,露出毛毯,上有血迹。(這片血迹說明什麼?在場痕迹人員一時半會兒拿不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頭控製櫃上電話機機身及聽筒上有血迹,聽筒拖吊著——分析被害人企圖打電話報警。
被害人屈側臥,頭東腳西。上身穿白襯
,下身穿藏青長褲,腳穿白
紗襪。血汙滿面,嘴、頸、左右腳腕均被膠帶纏繞。右手腕所纏膠帶呈松弛狀,右手握一塊碎玻璃片——分析被害人打電話報警無效後,用頭肩部撞碎玻璃,企圖引起別人注意,隨後又抓起碎玻璃片與凶手搏鬥。房間和死者身上沒有任何證件,只有一張年輕女人和孩子的合影相片。是李相奉的妻子和女兒吧,她們笑得很甜。
現場共發現四發子彈、兩枚彈殼、一粒彈頭。
臥房家具未取到有價值痕迹一一分析凶手戴手套作案,衛生間無異常一一分析凶手沒有理身上的血迹就離開了。門內外球形門把手上的血迹也說明此點。1408房間斜對面的消防樓梯門把手上取到的血迹指明了凶手的出路。
(往後的兩天,偵察員和痕迹人員反複勘察現場,把中心現場擴大,上至15、16層樓層和消防樓梯,下至13、12層樓層和消防樓梯,終于在12層消防樓梯門把手上取到一枚血掌紋。)
對1408號房窗下地面進行勘察,發現一段長30厘米帶血膠帶,以及分布廣泛的碎玻璃殘渣。
(後來,803刑科所的痕迹人員,把樓下地面所有碎玻璃片拾起,把房間地毯所有碎玻璃片拾起,連同被害人身底手裏的碎破璃片一並拾起,拼接還原了那一整塊玻璃。相信任何案情簡報、案例通訊、表彰文件裏都不會提到這點。爲了破案,他們做了,做得一絲不苟。)
法醫進行屍解剖,得出死亡時間是下午5點,死因是槍擊。死者頭部有二十幾
用鈍器敲擊的創痕,分析是槍把,可見被害人臨死前的慘烈。想象李相奉在槍擊頭部後,在膠帶紙捆縛手腳後,仍舊掙紮著打電話、撞玻璃、手握玻璃碎片與凶手搏鬥,直至對方開槍。
調查訪問14層全部住宿客人,有沒有在那段時間看見異常人聽見異常聲音譬如莫名電話碰見異常現象?樓層住宿客人不多,正是用晚餐時間,沒有人發現對警方有用的線索。
開了槍,又打碎了玻璃,沒有人聽見響聲麼?
有的,幾位在二樓餐廳就餐的客人和服務員聽見“嘩啦”一聲,很像是玻璃破碎的聲音,扭頭窗外看去,是有一大片碎玻璃。
什麼時間聽見的?
大約下午5點。
也有工作人員說,發生響動的地方是賓館的生活區,……
冷血咬往青山不放松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