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柳建偉>突出重圍>第14集團軍

《突出重圍》第14集團軍

柳建偉作品

  一、光榮曆史第14集團軍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薄一波奉命回山西建立抗日武裝,利用閻錫山與蔣介石的矛盾,建立了一支有共産dang領導的打著山西地方武裝旗號的抗日軍隊——這就是抗戰中赫赫有名的山西新軍。山西淪陷後,該支軍隊正式編入八路軍太嶽軍區,在彭德懷領導下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中和殘酷的反掃蕩鬥爭。

  解放戰爭中編入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馳騁中原。淮海戰役後以4縱11、22旅和guo軍起義部隊廖運周師合編爲中guo人民解放軍第14軍, 軍長李成芳將軍。在第4兵團建製內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兩廣,進軍雲南,成爲劉鄧旗下的主力部隊。

  二、援越抗美與反越自衛戰五十年代後第14軍一直戍守西南邊疆,看守南大門。在六七十年代的援越抗美時期,該軍不僅擔負著滇越鐵路和公路的守衛任務,保證援越運輸線的暢通,而且還曾有兩個團去越南幫助搶修被美軍炸毀的重要橋梁、工廠,在後方的戰略要地負責阻擊美軍、南越特工隊的偷襲,爲越南戰爭的最後勝利立下過汗馬功勞。也可能是與越南的這個緣分,二十多年後,在變兄弟爲仇敵的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與越軍展開了一場該場戰爭中最爲艱苦卓絕的戰鬥。

  這場戰鬥就是1984年進行著名的奪取法卡山和老山的戰鬥。 1984年4月28日,第14軍第40師、第49師分別對老山、者yin山一線越軍展開大規模拔點戰鬥,經一日激戰,40師一部7分鍾占領662.6高地,5小時20分攻上老山主feng,下午,兩個主力營向船頭、八河裏東山方向推進,占領敵10余個高地。49師在師長廖錫龍帶領下,以陣亡不到百人的輝煌戰績,占領者yin山全線,推進至松毛嶺前沿,全殲敵兩個連,毀滅xing打擊敵兩個營,擊潰敵三個團,敵傷亡數字不詳,這是因爲我縱深重炮部隊對敵縱深增援團隊炮擊,使敵傷亡重大,但傷亡數字不詳(如者yin山之戰中,越增援一個團遭遇我一個排阻擊時,被我14軍炮兵師兩個重炮團集火密集炮擊,敵尚未下車)。

  兩山血戰,以老山戰場最激烈,最殘酷,以者yin山之戰打得最有魅力,廖錫龍不愧將才,大戰之前,qin自赴前沿偵察敵情,勘察道路,爲迂回部隊選擇最佳迂回道路。總攻之前,兩度推遲總攻時間,在老山之戰開戰後40分鍾才發起攻擊,使得迂回掉隊部隊得以及時到位,匆忙趕到的部隊指戰員得以利用寶貴時間調整部署,休整部隊。 事實證明,兩次調整總攻時間十分必要,部隊戰前准備了200口棺材,戰後100口都多。 此戰之戰果,不僅14軍軍長,軍區首長沒想到,許多參戰官兵都沒想到。須知,當時越軍炮兵還是有對等還擊的氣概的,雙方炮彈空中相撞的事情並不罕見。戰後,悍將廖錫龍升任第14集團軍軍長,當選“84年十大風雲人物”,數年後,又晉升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與者陽山之戰比較,老山之戰則打得十分艱苦,你來我往,拉鋸戰頻繁,比較有名的戰事有84年“4.28”之戰,“6.12”之戰,“7.12”之戰。其中“7.12”之戰規模最大,越軍313師兩個團,316師一個團,312師一個團,345師一個團,一個特工團,共計六個團的部隊對我14軍40師一個團的陣地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松毛嶺大戰打得驚心動魄,“7.12”之戰,敵反撲情況戰前我已掌握,淩晨,我以兩個炮連在陣地前300米chu進行火力偵察, 兩輪炮擊,擊斃敵兩名營長,敵傷亡重大,但敵軍輕傷員無一呻吟,重傷員致死不動,失去指揮的部隊蟄伏如前,不慌亂,不暴露,無線電靜默,紀律和素質令人敬佩,頗有志願軍邱少雲之精神傳統。14軍前指見沒有情況,下令除一線保持警惕外,其余睡覺。淩晨越軍撲上我軍一線陣地,來勢十分凶猛,我軍集中老山地區所有炮群,甚至師屬坦克營也一字排開,展開火力封鎖,打敵後續梯隊,封鎖我陣地前沿300米一線,打成3道火牆,整整一個上午,敵軍主力沒有接近我主陣地。 下午,2.5個基數的炮彈全部打光,越軍一個營趁機搶占我一個高地,我軍一個火箭炮營配合進攻,一個排45人15分鍾奪回,當我軍攻上高地時, 敵軍一個營幾百人,只剩下6個活人。不甘心失敗的越軍十分頑強,糾集六個團輪番沖鋒,甚至發動了少有的營團級集團沖鋒。事後證明,這是本次戰鬥中最愚蠢的舉動,白白遭受滅頂之炮火覆蓋,一整天,敵被阻于松毛嶺一線寸步難進,陣地前留下了3000余屍ti,占整個兩山之戰越軍傷亡總數的43%。

  三、叢林猛虎的稱號兩山戰鬥後,第14軍獲得了“叢林猛虎”的稱號。應該說,第14軍也無愧于這個稱號。經過兩山實戰證明,第49師、第40師是我軍名副其實的叢林作戰師。對于這場戰爭中西線的失利,人們往往歸咎于許世友的指揮失誤,沒有注意到廣州軍區的部隊原屬四野,擅長在平原地區的大兵團作戰,解放以後,又長期駐紮在珠江三角州的shui網地帶,不熟悉熱帶叢林戰鬥模式。而成都軍區的部隊原屬劉鄧的二野,渡江戰役後就直cha大西南,經過山地、叢林作戰的錘煉。解放後,又長期駐紮在大西南,針對熱帶山地叢林,訓練過各種戰法。例如1962年3月昆明軍區就在西雙版納舉辦過“昆明軍區第一期戰術研究班”,專門研究山地叢林的戰法,參加學習的有軍區副司令陳康將軍、第14軍徐其孝軍長、軍區副參謀長王非大校以及軍區機關、各軍、師、軍分區、步兵學校主管訓練的幹部等。這次研究班後,第14軍49師的副師長張化民上校還率領的一支200人部隊, 研究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經驗。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和平時的演練,第14軍積累了豐富的山地叢林作戰經驗。

  四、 八十年代裁軍、第14軍落戶成都軍區八十年代裁軍100萬,八大軍區改爲七大軍區,被裁掉的一個軍區就是14軍所在的昆明軍區,14軍由此改換門庭歸屬成都軍區。由于長期以來我guoguo防工業沒有將研製適宜熱帶山地作戰的特殊裝備作爲自己的任務,因此在集團軍的改製中,作爲擔當熱帶山地叢林作戰的第14軍仍然以傳統的步兵爲主,並沒有改組爲多兵種的合成軍。九十年代,爲了貫徹打局部戰爭的新戰略思想要求,陸軍編成內將24個集團軍分爲甲類乙類,將甲類軍改裝爲快速反應部隊,劃分的主要根據以該軍的戰史和任務而定。由于第14軍擔負熱帶叢林的山地作戰任務,作戰目標比較單一,又通常陸軍的坦克裝甲車等大型機械化裝備並不適宜,因此第14軍被列入乙類集團軍,就此淪爲二類軍,這是很令人惋惜的。

  在者yin山一戰中表現出出se指揮才能的廖錫龍師長雖然後來晉升爲軍區司令,但在最新一輪軍委改組中,59歲的廖錫龍並沒有進入軍委,反而是治軍政績平平的總參謀長傅全有的老部下郭伯雄、徐才厚獲得晉級。看來還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在臺海形勢緊張的今天,不用廖錫龍這樣軍中已不多的有豐富作戰經驗和出se戰績的將軍,看來軍委真的不准備打臺灣了。

  第14集團軍現屬成都軍區,軍部駐春城昆明。

……

《突出重圍》全本在線閱讀完畢..
如果喜歡本書或本作者,您可以:
▷ 下載突出重圍TXT全本
▷ 浏覽柳建偉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