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鍾敬文>鍾敬文散文集>西湖的雪景第2小節

《鍾敬文散文集》西湖的雪景

第2小節
鍾敬文作品

  [續鍾敬文散文集西湖的雪景上一小節]四時幽賞錄》“山窗聽雪敲竹”又雲:“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回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這種風味,可惜我沒有福分消受。

  在冬天,本來是遊客冷落的時候,何況這樣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當我們跑到庵裏時,別的遊人一個都沒有,──這在我們上山時看山徑上的足迹便可以曉得的──而僧人的眼se裏,並且也有一種覺得怪異的表示。我們一直跑上最後的觀海亭。那裏石階上下都厚厚地堆滿了shui沫似的雪,亭前的樹上,雪著得很重,在雪的下層並結了冰塊。旁邊有幾株山茶花,正在豔開著粉紅se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墮下來的,半掩在雪花裏,紅白相映,se彩燦然,使我們感到華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聯憶起那“天寒翠袖薄,口暮倚修竹”的美人兒來。

  登上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遠望浙江,甚而至于缥缈的滄海的,可是此刻卻不能了。離庵不遠的山嶺、僧房、竹樹、尚勉強可見,稍遠則封鎖在茫漠的煙霧裏了。

  空齋踢壁臥,忽夢溪山好。朝騎禿尾驢,來尋雪中道。石壁引孤松,長空沒飛鳥。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抄。(《雪中登黃山》)我倚著亭柱,默默地在咀嚼著王漁洋這首五言詩的清妙;尤其是結尾兩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說不定許多沒有經驗的人,要妄笑它是無味的詩句呢。文藝的真賞鑒,本來是件不容易的事,這又何必咄咄見怪?自已解說了一番,心裏也就釋然了。

  本來擬在僧房裏吃素面的,不知爲什麼,竟跑到山門前的酒樓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個人也就無多興致幹杯了。在那裏,我把在山徑上帶下來的一團冷雪,放進在酒杯裏混著喝。堂倌看了說:“這是頂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爲等不到汽車,半因爲想多玩一點雪景,我們決意步行到嶽墳才叫劃子去遊湖。一路上,雖然走的是來時汽車經過的故道,但在徒步觀賞中,不免覺得更有情味了。我們的革履,踏著一兩寸厚的雪泥前進,頻頻地發出一種清脆的聲音。有時路旁樹枝上的雪塊,忽然掉了下來,著在我們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謂“玉墮冰柯,沾yishi”的情景。我遲回著我的步履,曠展著我的視域,油然有一脈濃重而靈秘的詩情,浮土我的心頭來,使我幽然意遠,漠然神凝。鄭綮答人家自己的詩思,在灞橋雪中、驢背上,真是怪懂得趣兒的說法!

  當我們在嶽王廟前登舟時,雪又紛紛的下起來了。湖裏除了我們的一只小劃子以外,再看不到別的舟揖。平湖漠漠,一切都沈默無嘩。舟穿過西泠橋,緩泛裏西湖中,孤山和對面諸山及上下的樓亭、房屋,都白了頭,在風雪中兀立著。山徑上,望不見一個人影;湖面連shui鳥都沒有蹤迹,只有亂飄的雪花墮下時,微起些漣漪而已。柳宗元詩雲:“千山飛鳥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想這時如果有一個漁翁在垂釣,它很可以借來說明眼前的景物呢。

  舟將駛近斷橋的時候,雪花飛飄得更其淩亂。我們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shi了。風也似乎吹得格外緊勁些,我的臉不能向它吹來的方面望去。因爲革履滲進了雪shui的緣故,雙足尤冰凍得難忍。這時,從來不多開過口的舟子,忽然問我們說:“你們覺得此chu比較寒冷麼?”我們問他什麼緣故。據說是寶石山一帶的雪山風吹過來的原因。我于是默默的興想到智識的範圍和它的獲得等重大的問題上去了。

  我們到湖濱登岸時,已是下午三點余鍾了。公園中各chu都堆滿了雪,有些已變成泥濘。除了極少數在待生意的舟子和別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間舒舒地來往著的少男少女、老爺太太,此時大都密藏在“銷金帳中,低斟淺酌,飲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騰著血焰的火爐旁,陪伴家人或摯友,無憂慮地在大談其閑天,──以享樂著他們幸福的時光,再不願來風狂雪亂的shui涯,消受貧窮人所應受的寒冷了!

  這次的薄遊,雖然也給了我些牢騒和別的苦味,但我要用良心做擔保的說,它所給予我的心靈深chu的歡悅,是無窮地深遠的!可惜我的詩筆是鈍禿了。否則,我將如何超越了一切古詩人的狂熱地歌詠了它呢!‘

  好吧,容我在這兒誠心瀝情地說一聲,謝謝雪的西湖,謝謝西湖的雪!

  一八年一月末日寫成  

……

《鍾敬文散文集》西湖的雪景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太湖遊記”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鍾敬文散文集》太湖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