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七月七日,戰爭爆發了,由于華北的情勢發展而成。正如地震之後,必隨之而有洪,乃是自然之事。犯罪學家若發現兩個犯罪案子是用相同的方法作的,他們就認爲兩樁罪案是由同一罪人犯的。日本征服中
的計劃和他們走私政策是一致的。方法相同,特點相同,動機相同;鼓動,計劃,指導,也是由同一個機構,那就是日本陸軍。
從搶劫中政府的稅收,到搶劫中
的疆土,日本陸軍只是采用同樣殘忍的方法。說也奇怪,人類的心理對偷竊一個
家的領土,比偷竊一個婦人的皮包,多少看做更爲光榮,更爲對得起良心,辯論起來也更爲振振有詞。古時莊子就寫過:
竊鈎者誅,
竊者侯。
這個真理的後一半,提供了一個問題,雖然無數智慧卓越的經濟學名家,際法理學家,在淵博的論文裏,非常慎重認真在事前事後時常研究,查考,論斷,爭辯,解釋,辯護,詭辯,討論,其中的真理仍然逃過了他們的觀察,就猶如在靈魂學家所舉行的降靈會上一樣,有人說看見了那個鬼,有人說沒有看見。
但是,也許木蘭是對了。日本人沒有享福的特,這是不會變的。
認真說,戰爭已經“自然而然的”開始了。盧溝橋“事變”;其實不是個事變。日本軍隊在非法的地區夜間演習之後,在淩晨四點半要求進入中軍隊防守的宛平縣城,要搜索一名“失蹤的”士兵,他們說中
兵向他們開槍,後來日本又自相矛盾,說那個兵並不是失蹤。但是那年戰事發生之前住在中
的人,都知道戰爭是遲早要發生的。日本占了東三省之後,侵占了熱河,悄悄的進入了察哈爾,創造出冀東僞防共政府,現在日本想使北方五省與中央
離,他們以爲中
會把這片領土送給他們的。中
人恨死了日本人,但是日本人卻愛煞了中
的領土。日本人越喜愛中
的領土,中
人越仇視日本人。
于是兩開始了亞洲曆史上最可怕,最殘忍,最不人道,破壞
最大的戰爭。
其實神經戰早已開始了好幾年,而中人的神經現在已經興奮起來。中
人必須要打日本,殺日本人,才能不使全中
陷入精神錯亂。中
政府努力壓製
人的反日情緒的表現,不管是寫文章,講演,開會,遊行示威,可是老百姓被壓製之下日趨高漲的反日情緒,如
決堤,終于爆發而不可遏止。戲劇
的西安事變幾乎使蔣委員長陷身漩渦。日本人說中
人民反日,話真是說對了。他們說蔣委員長鼓動中
人民反日的情緒,話卻說錯了,因爲他沒用手指頭彈動一下兒。他們若以爲日本人以戰爭毀滅加諸中
人的頭上,而能消除中
人對他們的仇恨,使中
人看起他們來可喜可愛,那是另一件事,是日本人該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去了解的事。姚老先生、木蘭、曼娘,即使中
最偉大的哲學家,在這方面,也沒有一個人能對日本幫這個忙。
從客觀的角度看起來,從民二十一年到二十六年戰爭爆發,整個兒的動態是這樣:侵占東三省是日本對中
的第一次進擊。民
二十二年熱河省失陷給日本之後的塘沽協定,要求中
長城沿線劃做非軍事地區,是第二次進擊。在民
二十四年春天,中
大部分軍隊在“剿共”戰役中把共軍驅入中
西部時,日本人強迫中央政府自河北撤退某些單位的駐軍,是第三次進擊。這樣與當地軍事當局勾結,鼓吹“自治運動”,宣布
離南京中央政府,在華北五省創造了一個像“滿洲
”那樣的傀儡政權。日本因爲發現甚多地方當局都與日本“合作”得不夠“誠懇”,在民
二十四年秋天,打算把力量集中在河北與察哈爾兩省,但是中
政府的回答是從西部調回“剿共”軍隊布防在隴海鐵路沿線。日本人大驚,看出了危險,暫時放棄了遠大的計劃,而創造了“冀東防共政府”,抓緊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增加了華北駐屯軍,比庚子條約規定在過去三十六年之中列強認爲必需的軍事力量,多了四倍。這是第四次進擊。在民
二十五年秋天,日軍占據了北平附近鐵路的交叉點豐臺,豐臺是南下東去的火車必經之地,而豐臺分明是庚子條約限定外
駐軍以外的地區。這是日本向中
的第五次進擊。緊跟著的第六次進擊是日本煽動的蒙古僞軍進攻綏遠,在這次戰事中,中
軍隊第一次正式出面,將僞蒙軍擊退。再後便是第七次進擊——盧溝橋事變。
道家思想和現代科學都同意這一點:作用與反作用的力量相等。中的反抗精神就是反作用力量。由民
二十一年到二十六年的日本侵華行動,就是引起反作用的作用。中
反抗的力量應當看做是戰爭開始前日本對友邦侵略的罪行的直接反擊。只有這樣才能了解這次戰爭。不幸的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陸海空軍力量,不能炸毀作用與反作用這條千古不變的法則。
現在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因爲兩都打算在華北認真一試了。停火的商談不停,戰事時斷時續。蔣委員長在牯嶺召集各省軍事長官,研討重大決定。日本大軍在毫無阻礙之下源源而來,用以加強天津鐵路沿線的防地,爲時達三周之久。在盧溝橋事變後九天之內,據稱有日本五個師,總數達一萬人,進入中
本部和內蒙地區。多少火車的軍火和軍隊補給品湧到天津,分發到豐臺和其他地點。真正戰爭在北平附近地區開始時,日本軍隊已經進占北平數裏之內的戰略據點。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對七月二十六日日本要求將中
陸軍三十七師全部撤退到保定以南的最後通牒,予以斷然拒絕。二十八日,中
軍隊發動猛攻,可是宋哲元將軍在當天夜晚十一點鍾,出人意料的離開北平,派了當時一般人認爲
日的天津市長張自忠將軍代理公務。二十九軍的抵抗在二十九日午夜停止。北平已然落在日本手中。
父喪事完畢之後,木蘭和莫愁已經全家南返,戰爭發生之時,正各自住在杭州蘇州。阿非和別人仍然在北平。盧溝橋事變之後,北平謠言滿天飛。南京中央政府在努力做重大決定之時,北平的居民天天盼望中央的飛機在天空出現,但是望不見蹤影。各
都低聲耳語希望這座北平古城得免于戰火的破壞,各
也都在低聲耳語,都恐怕戰火難免。人們對入寇的敵人有仇恨,是埋在心裏的深仇大恨,在幾百年的忍耐磨煉之下暫時緩和下來。他們看見日本飛機在頭上繞,他們暗中咒罵,但是十分謹慎。
這座古城中大部的居民,真正北平土著,仍然泰然自若,在家中,在茶館兒裏,甚至心情愉快的閑談戰爭的來臨,預測戰爭的後果,個人生活,一如往常。
他們厭恨入侵的外人,不過以前早已見過別的外敵。在北平的居民,是形……
京華煙雲第四十三章 報國洗前愆香消玉殒 除姦生差誤李代桃僵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