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與八歲大的,還有珊瑚
,在轎車裏藍
硬棉墊子上盤
坐著,生平頭一次嘗到北京轎車的顛簸的滋味,也同時分明感覺到在這個茫茫世界上正在冒險趕路。
不久,木蘭,莫愁,珊瑚,開始與車夫攀談起來。車夫爲人和氣,告訴她們義和團的情形,義和團的所做所爲,還有哪些事是義和團不做的事,他跟義和團怎樣閑談,談些什麼,以及天津的戰爭,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大阿哥,以及這段路前面會有什麼狀況等。
由北京北城進入南城,她們看見好多燒毀的房子殘留的廢址瓦礫。這時順著城牆往西,在那荒涼廢棄的地區,看見一群人站在一塊空地上,中間是義和團的一個神壇,蓋著紅布,錫镴蠟簽兒上面有紅蠟燭。幾個中人跪在壇前接受審問,因爲有二毛子的嫌疑。
車夫指出幾個義和團的少女與婦人給她們看,都穿著紅小褂兒,紅褲子,紅褲下面露出纏裹的小腳兒,頭發梳成寬辮子,盤在頭頂上。男的義和團員也是穿紅褂子,有的
膛上只是紅前襟,女團員腰上圍著寬帶子,顯得勇武精神。車夫告訴她們這些女義和團員叫做“紅燈照”和“黑燈照”。白天她們拿一把紅扇子,扇子
兒也油成紅的,夜裏就打著紅燈籠。“紅燈照”都是少女,“黑燈照”則是寡婦。不裹小腳兒的是招募來的船娘。她們的首領,稱做“聖母”,原來也是運糧河上一個船娘,但曾坐著黃绫轎由巡撫請進巡撫衙門。那些少女有些會打拳,但大部分不會。她們有法術。她們必須要學念咒語。一段短期練習之後,她們若是要上天的話,一搖動紅扇子就可以飛上天去。她們至少總會爬牆,因爲車夫曾經看見她們站在人家屋頂上。
車夫看見過他們做法沒有?
不錯,他看見好多次了。他們先設神壇,點上蠟燭,然後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忽而神態有異,口中說的是法術語言。這時就是神仙附了,兩眼發直,瞪得又圓又大。接著揮舞大刀,往自己肚皮上猛砍,但是皮肉不受傷。
來附的神仙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這些小說神話,如今木蘭聽來,竟變成了眼前的真實故事。
天還沒黑,他們早已過了西便門,出了城,來到荒郊野外。
旅途的前三天還算是輕松容易,沒發生什麼事,只是天太熱,車又顛簸得利害。人人都抱怨疼。每天趕早出發,早飯前就趕出十裏地,有時二十裏地,清早與午後下半天趕的路最多,中午,人和騾子都要長久的歇息一段。
仁和馮舅爺常下去跟著車走一裏地,因爲
彎曲得太難過。第四天過了之後,身子對車的顛簸似乎已經習慣。
仁最不安靜,換了好幾次車;有時要跟母
坐,有時要跟丫鬟坐。母
寵著他,也就任憑他,不加管束。銀屏比他大三歲,每逢他跟銀屏在一塊兒,他就很快樂;他喜歡瞎扯,跟錦兒開玩笑。錦兒受不了的時候兒,就到姚太太車上去,幫著照顧小孩子。
在第四天,也就是離開了涿州兩天,在通往保定府的大道上正往東南走,一切事情似乎都不順。謠言滿天飛,說八聯軍已經進了北京城,亂軍和拳徒正往南撤退。另一個謠言說總督裕和將軍已經自盡,甘軍正往南撤退。
在拳徒與軍隊之間時有戰鬥發生,因爲拳徒只有刀槍交戰,吃虧不小。一聽見槍炮聲,拳徒就四散奔逃。拳徒究竟是什麼質,老百姓和政府軍隊也弄不清楚。在軍隊之中,一半人說應當剿滅拳徒,一半說不。拳徒因爲燒教堂,殺萬人痛恨的洋人,所以深得民心。朝廷在春天曾下令收編拳徒;現在又讓軍隊剿滅拳徒;新近朝廷似乎又寵信他們,並采取他們的排外政策。
兵和拳徒往下潰散的漸多,搶劫也就日漸增多。路上逃難的百姓人洶湧,步行的,坐轎車的,坐手推車的,騎驢的,騎馬的,樣樣兒都有。農夫有的挑著兩個筐,一頭放幾個小豬兒,一頭放著個嬰兒。姚家的車遠在這些散兵遊勇之前,所以一路上還算平安無事。女人們開始安心,
仁也慢慢安頓下來。姚大爺吩咐盡量趕路前進,能少歇息就少歇息,指望在亂兵趕上之前能到了德州。他已經把端王爺發的護照撕碎,因爲它根本像廢紙一樣,毫無用
;並且,看見拳徒或是官兵,反倒引起麻煩。
那天下午日落之前,他們到了任丘,因爲中午打尖只歇息了一小會兒。住了店之後,姚大爺問店家城裏可有官兵。聽說天津鑲黃旗第六營的徐管帶(營長)正駐紮在此維持治安,才放了心。此地的天主堂一個月前才遭燒毀,不過徐管帶(營長)進城之後,逮住了幾十個“大師兄”砍了頭,余衆逃往鄉下去了。
一個旅客帶著家眷,兩個婦人,三個孩子,也是逃難而來,比他們到得晚一點兒,帶來了使人心神不安的消息。那天早晨他離開保定府,一直往南向任丘逃,因爲聽說徐管帶(營長)能在任丘保境安民的緣故。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富有的官宦之家正往保定府走。這家一個女人帶著一只金镯子。一隊散兵遊勇漸漸行近,看見那個金镯子就要,那個女人給得不痛快,拖延了一會兒,一個兵就把她的胳膊砍了下來,拿下镯子逃跑了。另有一官兵來了,聽說這件事,好像看見那只镯子在前面幾個兵的手裏,追上去把那幾個兵槍殺了。前面那幾個兵當中逃走了幾個,藏身在路旁高粱地裏。在搶他們的那幾個兵經過之時,又把他們開槍打倒。
一個金镯子就要了七、八條人命。
那幾個同路人低聲說路上發生的這件事,姚大爺一個人聽了默不作聲。他叫家裏人吃晚飯之後立刻睡覺,孩子丫鬟一概不可出屋去。他們只有一個屋子,要睡十二個人,因爲全家不肯分店去住。那一家來了之後,弄得情形更糟。那間屋子只有一個炕,才十五尺寬,所以丫鬟必須睡在地上。別人在有急需之時,姚大爺並不是死咬定自己的權利不肯放松的。所以他答應後來的那家的兩個女人睡在他家的小房間裏,而他,馮舅爺,羅東,跟那一批旅客之中的男人,則都睡在外間,外間是廚房客廳餐廳一屋三用的。
在裏間,孩子們安然入睡,羅東也鼾聲大作,而姚大爺則不感覺困倦,也不想睡。他心中估量明天若起個大早兒出發,日頭西落以前會趕到河間府的。
暫時,一切總算平靜。爐臺子上一盞小油燈,燈火熒熒,美麗而安穩。他拿出煙袋,心中沈思。這是好久以來他難得享受的甯靜的夜晚了。後來他回想到這天晚上,覺得真是幸福的天堂一樣,自己的人在另一間屋子裏安睡,而自己抽著一袋煙,一盞油燈在爐臺子上燃燒著晃動。
時將半夜,覺得聽見太太在睡夢中驚呼一聲,然後屋裏有騒動聲。他在爐臺子上端起油燈,……
京華煙雲第二章 遇亂兵骨肉失散 貼告白沿路尋人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