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人生的盛宴藝術是遊戲和人格的表現上一小節]來,人格就是藝術的靈魂。中人素來絕對相信:一個畫家如果道德上和審美上的人格不偉大,便也不能成爲偉大的畫家;在評判字畫的時候,最高的標准不是藝術家是否表現優越的技術,而是他是否具有崇高的人格。一種表現著完美的技巧的作品,也許會表現“卑下”的人格,在這情形之下,依英人的說法,這種作品是缺乏“品格”的。
在這裏,我們應該談到一切藝術的中心問題了。中大將軍和宰相曾
藩在他的一封家書裏說:書法只有兩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形式和表現。當時一位最偉大的書法家何紹基贊成曾
藩的觀念,而且稱許他的見識。一切的藝術都是具
的,所以藝術家始終須把握住一個機械上的問題,就是技巧的問題;可是藝術也是精神的,所以個人的表現是一切創造形式的根本要素。這種個人的表現就是藝術家的個
,是藝術作品中唯一有意義的東西;藝術家的個
是比他的技巧更加重要的。在寫作上,一部作品中的唯一重要的東西,就是作家在判斷上與好惡上所表現的個人的風格和感覺。這種人格或個人的表現不斷地有被技巧所掩蔽的危險;無論在繪畫上,寫作上,或表演上,一切初學者的最大困難便是不能放
形骸,順其自然。其原因當然是由于初學者被形式或技巧所嚇倒。可是不管什麼形式,如果缺少這種個人的要素,便不能成爲優美的形式。一切優美的形式都有一種韻律,而一切韻律看起來都是美的,無論是一個得錦標的高爾夫球健將揮動球棒的韻律,或一個人飛黃騰達的韻律,或一個足球選手將球帶過球場的韻律。在這裏必須有如
湧的表現;這種表現必不可被技巧所妨害,而必須能夠在技巧裏優遊自在地活動著。當一列火車繞了一個彎的時候,或當一艘遊艇張帆疾駛的時候,那種韻律看來是很美的。當一只燕子在飛翔的時候,或當一只鷹鳥由空疾降以撲掠食物的時候,或當一只駿馬馳至終點而獲得錦標的時候,那種韻律是很美麗的。
我們主張一切的藝術必須具有品格,所謂品格便是藝術家的人格,或靈魂,或衷心,或中人所謂“
懷”在藝術作品上所暗示或表現出來的東西。一個藝術作品如果沒有那種品格或人格,便是死的,無論多少技藝或圓熟的技巧都不能把它由死氣沈沈或缺少活力的狀態中救回來。如果缺少那種叫做“
格”的很有個
的東西,美的本身便是平凡的。有許多想做好萊塢電影明星的女子不曉得這一點,只是摹仿瑪琳黛特麗(marlene diertich)或琪恩哈羅(jean harlow)的表情,使導演于憤激之馀,只好去尋找新人才了。平凡的漂亮面孔非常之多,可是新鮮的,有個
的美卻少得很。她們爲什麼不去研究曼麗特萊士勒(marie dressler)的演技呢?一切的藝術都是一致的,無論是電影上的表演,或繪畫,或文藝的著作,都根據于同樣的表現原則或
格。真的,我們如果觀察曼麗特萊士勒或裏昂巴利摩亞(lionel barrymore)的表演,就可以得到寫作上的風格的秘訣。創造那種
格之美,就是一切藝術的重要基礎,因爲無論一個藝術家做什麼事情,他的
格總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
格的創造是道德上和審美上的問題,而且同時需要學識和風雅。風雅這種東西和鑒識力比較相近,也許是藝術家天
的一部分,可是一個人要有相當的學識,看見一部藝術作品時才能夠感到最高的喜悅。這一點在繪畫和書法上尤其來得明顯。一個人看見一幅字,便可以知道寫字者有沒有看過許多魏碑。如果他曾看過許多魏碑,這種學識就會給他一點古氣,可是除此之外,他必須讓他的靈魂或
格滲進去;這種靈魂或
格當然是人人不同的。如果他有一個
柔而感傷的靈魂,那麼他會表現出一種
柔而感傷的風格;可是如果他喜愛力量或偉大的權力,那麼他也會采用一種表現力量和偉大的權力的風格。這樣,在繪畫上和書法上,尤其是在書法上,我們能夠看見各種的審美質素或各種美的型式,而沒有一個人能夠把藝術作品之美和藝術家自己靈魂之美分別出來。世間有狂想和任
之美,強壯的力量之美,偉大的權力之美,精神的自由之美,毅力和勇氣之美,
漫的魅力之美,抑製之美,溫柔的優雅之美,嚴肅端莊之美,簡樸和“愚拙”之美,整齊勻稱之美,疾速之美,有時甚至于有矯飾的醜陋之美。只有一種美的形式是不可能的,因爲它是不存在的,那就是勞碌之美或勞碌的生活之美。
《人生的盛宴》藝術是遊戲和人格的表現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讀書的藝術”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