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上官鼎>青天飛龍>第2章 鋒芒初露

《青天飛龍》第2章 鋒芒初露

上官鼎作品

  衡山,位于湘省東南部,爲我guo五嶽之一的南嶽。

  主feng在衡山縣西,有吐霧、天柱、紫蓋、芙蓉和祝融諸feng;系屬五嶺山脈之越城嶺,自桂分支入境,蜿蜒東北至湘資二shui間;林壑深沈,奇feng峭立,仙道勝迹,流傳人口。

  一天,紫蓋feng下的三塘集,來了長幼二人,長的是位中年文士,儒衫飄忽,態度安詳,顯然是個有道之士;幼的約在十二三歲,chun紅齒白,面目清秀,令人喜愛。

  兩人qin如父子,走進一家客棧住宿。

  這就是應清華和他的師父,自臨江村出來後,一路經湘潭。板橋白果,渡涓shui而至三塘;沿途曉行夜宿,時經半月,始達此地。

  本來,以清華師父的腳程來說,這一點路程,只須一天即可到達。

  但爲了要磨練應清華的心xing,才像常人一樣地慢慢走路,好讓清華漸漸養成耐勞吃苦,不怕困難的習慣,以便適應山上清苦的生活和繁重的技藝訓練。

  在這半個月內,清華從師父口中知道許多事情,尤以師門方面,更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原來,他那位中年師父,即是武林中衆人欽頌的三奇之一。

  亦即武當派掌門人,一清道長的俗家師叔;只因童身修練,內功精純,所以年近百齡,貌猶中年。

  他幼入武當,深得其玄慧真人的喜愛,武當絕藝,均得真傳;技成出道,複得奇遇,功力更是猛進。

  但因生xing淡泊,喜作山shui之遊。

  除每年返山谒師一次外,余皆消磨在探勝尋幽之中。

  中或有作除暴安良之舉,亦因心慈面和,極少下絕手斃人;故黑白兩道,稱他爲“慈善書生。”

  真實姓名李欽道三字,反而不見人傳了。

  自其師仙遊,師兄虛雲道長接掌門戶後,更少返回師門。

  只有在五十年前,正邪決鬥于天目山之時,曾在最後幾場中,突然現身卻敵,大展神功,擊斃幾個魔頭,挽回一次武林浩劫。

  但亦神龍一現,替武林留下一段佳話。

  其實,自正邪決鬥後,慈善書生更參透人間世事,歸隱心堅,便選擇了衡山紫蓋feng結廬而居。

  六十年來,不理人間恩怨,確因修練得法,駐顔成真。

  近幾年間,因在靜坐默念間,常有武林劫運再現的預感,才引起他收徒傳藝的念頭。

  所以,在一年前的秋天,破例下山遨遊,在臨江村巧遇應清華,旁觀側探,見他禀賦質地均屬上選之材。

  喜得yi缽傳人,本想立時帶回衡山傳藝,卻因紫蓋feng頭,風寒氣冷,常人難耐;才先授本門內功心法,以期打好根基。

  他們在三塘集一宿之後,便開始登山;起初,清華尚可拉著師父之手前進,雖然山路崎岖,走得汗流浃背,小臉通紅,亦不叫苦。

  使慈善書生感動非常,深喜愛徒堅忍剛毅精神。

  最後,因到chu斷澗巉岩,叢林荊棘,實在無法前進之時,才由師父背負,施出絕頂輕功越險而上。

  慈善書生潛修之地,是塊數十丈寬的小平地,高feng頂尚有百丈;實是凸出之斷崖,下臨無地,上面蒼松翠柏,古木參天。

  南面群feng羅列,雲海變幻,湘江如帶,風景絕佳。

  靠裏有修竹一叢,後面有茅屋數椽,便是慈善書生居所,旁邊山泉一穴,從示隙中洞洞外流,shui雖不多,足供數人食用,余則雖是山居feng頂,依然花草不凋,益增環境幽美。

  師徒兩人上得山來,已是申初時分;即由慈善書生使他參拜祖師遺像,算是正式入門,然後跪于師前,請求訓示。

  只見慈善書生神se壯嚴,雙目神光奕奕,注視著清華道:“今天是你正式入門之日,本門大概情形,想來你也知道的不少;願你從此之後,努力上進,謹守戒律。每日按照爲師所定功課,文武循序並進,不明之chu,隨時間我,住食之事,不用擔心,爲師已有安排。但我生平只收你一人,願你能日夕用功,莫負師心!現在,可出去散散心,順便看看四周進出之路,明天再開始練習。”

  清華領訓出來,便在門前負手閑眺,只見萬feng疊翠,暮雲飛繞,夕照流霞,林壑深沈;仿佛置身天上,超tuo人間俗界。

  不覺逸興橫生,低吟‘我慾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chu不勝寒”之句。

  從此,他便在這幽美的環境中,隨師苦練;冬去春來,晨昏不辍,以他的聰明好學,加以良師的諄諄善誘,文武二途,進步神速。

  一年半後,不僅人更長得可愛,在內輕拳劍等各門武功,更是一日千裏,成就非凡,使慈善師生,也不禁爲之暗自高興。

  又是一年過後,他已長成少年模樣,但玉面來chun,猶含五分稚一飛。

  此時,他不單學會慈善的成名兵器,玄音玉箫七十二式,且將‘太清護身剛氣’,亦練成一成火候。

  不論何人,假如離家太久的話,在工作繁忙時,尚無特別感覺,而在休息之際,可就不同了;不管目前環境如何美妙,生活如何舒適,一定會興起懷鄉之念的。

  應清華亦是如此,他年幼離家,倏忽兩年有余,先時因功課忙碌,師父愛護,尚不覺得難過。

  但在兩年之後,心情已在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所以,他在練功之余,常會悄立呆望,心緒不甯。

  這本是練技之人,定須經過的階段,若在這時加陪努力,用功不懈,不久便可沖破難關,突飛猛進。

  慈善書生也已看出情形,有意讓他返家一次,故當他正在呆望時,便叫他前來,微笑著說道:“華兒,你上山已兩年多了,近來很想家吧?雖然爲師三年之約未滿,但你若願意,亦可提前返去;只可惜‘太清剛氣’,你正在緊要關頭,這麼一來,恐怕更要妨礙你的進步了。”

  “師父!這……”

  他一時呐呐不知回答,羞紅了臉;心知一切情形,已給師父知道,雖可返家省qin,礙及武功又不甘願。

  所以很快地下個決定,又接著道:“是的,徒兒近來,確是非常想家,但現在不想回去了,不過,有個請求,希望師父寬恕和恩准!”

  “你盡可說明,爲師會替你作主。”

  “徒幾所以想家,原因是與家中久無連絡,不明近況所致;假使清恩師到徒兒家中去一趟,便可使家父母安心,徒兒亦可免去下山,在此安心繼續練功!”

  慈善書生聞言大笑道:“好,好!你想得對,爲師明天下山,替你跑一趟罷!”

  “多謝恩師!”

  在慈善書生下山後的第二天清晨,應清華帶著愉快的心情,攜著玄音玉箫跑上山頂。

  這裏,有一塊三四文寬的大石,周圍生著小幹木,大石西邊,有三株龍鱗隱現,蒼勁挺拔的古松,山風過chu,濤聲悅耳,即是他每日晨昏練功的場所。

  今晨,他仍像以前一樣;先練一趟拳掌,再練玉箫招法,最後才做吐納工夫。

……

青天飛龍第2章 鋒芒初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2章 鋒芒初露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