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尼采>偶像的黃昏>“真正的世界”如何終于變成了寓言

《偶像的黃昏》“真正的世界”如何終于變成了寓言

尼采作品

  一、真正的世界是智者、虔信者、有德者可以達到的,——他生活在其中,他就是它。

  (理念的最古老形式,比較明白、易懂、有說服力。換一種說法:“我,柏拉圖,就是真理。”)

  二、真正的世界是現在不可達到的,但許諾給智者、虔信者、有德者(“給悔過的罪人”)。

  (理念的進步:它變得更精巧、更難懂、更不可捉摸,——

  它變成女人,它變成基督教式的……)

  三、真正的世界不可達到、不可證明、不可許諾,但被看作一個安慰、一個義務、一個命令。

  (本質上仍是舊的太陽,但被霧和懷疑論籠罩著;理念變得崇高、蒼白、北方味兒、哥尼斯堡味兒。)

  四、真正的世界——不可達到嗎?反正未達到。未達到也就未知道。所以也就不能安慰、拯救、賦予義務:未知的東西怎麼能讓我們承擔義務呢?……

  (拂曉。理xing的第一個呵欠。實證主義的ji鳴。)

  五、“真正的世界”是一個不再有任何用chu的理念,也不再使人承擔義務,——是一個已經變得無用、多余的理念,所以是一個被駁到的理念,讓我們廢除它!

  (天明;早餐;bon sens①和愉快心境的恢複;柏拉圖羞愧臉紅;一切自由靈魂起哄。)

  --------

  ①法文:好的(健全的)感覺。

  六、我們業已廢除真正的世界:剩下的是什麼世界?也許是假象的世界?……但不!隨同真正的世界一起,我們也廢除了假象的世界!

  (正午:yin影最短的時刻;最久遠的錯誤的終結,人類的頂feng;《查拉斯圖拉》的開頭詞。

《偶像的黃昏》“真正的世界”如何終于變成了寓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作爲反自然的道德”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偶像的黃昏》作爲反自然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