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有關品味第十八章上一小節]在法境外最喜歡的餐廳之一了。我第一次隨人到四季(four
seasns)餐廳時,正當是看什麼都很新鮮的年紀,也就是25年前;而那時我覺得,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地方。到現在,我還是沒見過這樣的地方。那些人,那裏的裝潢之美,叫人驚歎;對于細部之重視,實在非同凡響。而且呢——又是一場免費的大秀——那裏還有披挂素雅的人形家具。
若是上蒼有天居然不仁到讓一顆炸彈在中午一點半時,掉在四季餐廳裏,那出版界所剩的人才,加起來大概就只像是只斬了頭的。那些頂尖的編輯,頂尖的經紀人,七位數預付金的作家,正一邊用低得聽不到的聲音,討論平裝版權費還有電影購買權,一邊了無興趣的撥弄他們的“營養午餐”。還更慘呢!他們喝的是——
!
!天哪,不是正有酒單在一旁一副躍躍慾試的樣子嗎?而酒保也正等著執子之手一履勃良第葡萄酒鄉嗎?他們怎麼抗拒得了?我當然沒辦法晖!何況,我還很不願意看見有酒保很寂寞的呢。
少了100或150英鎊的負擔之後,我覺得精神恢複得差不多了,可以接下去理一下下午的事了;這些事我想辦法將它平均分配在商業和文化這兩大同等迷人的世界裏面。
和紐約客比起來,我算不上是地道的瞎拼客。我沒有精力可以在麥迪遜大道上來來回回跑,在喀什米爾襪子、駱駝毛外套、變絲吊帶裏翻來找去,任由雙臂被數不清的購物袋拉得愈來愈長,任由信用卡因使用過熱邊緣都融化了。看著這些人,這些地道的瞎拼客,眼睛裏閃著占有的慾望,由不得我不欣賞他們孜孜不倦的熱情。我這人只能作短暫的一時瞎拼,而且還需要專家的協助;這人得明確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就算我自己根本搞不清楚我要什麼。
這也就是爲什麼,幾乎每次我來這裏的時候,都忍不住要到西四十幾街這一帶的原因;這一帶是電子裝置和雷射級速度推銷力的神經中樞。
這一帶有幾十字家這種店,滿坑滿谷都是高科技創造出來的小型奇迹,都是我們在法鄉下家裏聞所未聞的東西——渦輪驅動的削鉛筆機,
底攝影機,口袋型答錄機,數位脈搏計數器,監聽器材,羽量級攝錄相機,小到可以一口吞下的收音機。我可需要這任何一樣稀奇古怪的東西?
我不必等到5秒鍾就會有答案了,因爲這時間就正足夠一位店員由店內沖出來,堵在門口,跟你談妥生意折扣,附帶提供一整年的免費電池,而我還沒來得及說一個字呢。這些小夥子個個都是爆發力十足。其中有一位,光是他一個人就有辦法把你整個人團團圍住。你就放手交給他吧;他會告訴你,你絕對不能沒有的東西是什麼。可以浮在面上的電話?由聲音啓動的鬧鍾?可以隔空寫字的筆?有,都有!那要不要一臺個人壓力監控器,有生物周期數字顯示的?這是我的卡。期待快快再度光臨。祝您愉快。
等我終于逃出來的時候,是逃到書店或是現代美術館這些比較安甯的地方去。但連這也是吃力、叫人口幹燥的事。到了6點的時候,我已經被拉走了,好像被一種原始的遷徙本能,拉到了一
清涼、幽暗的地方,能讓我想一想該怎樣消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就是在這些沈思的時刻裏,怎樣可以可惡的揮霍一下,才又回到我的腦中。
其中一個作法,是到第二大道的棕桐餐廳去吃晚餐,和身著粉紅殼大的那些怪物,大戰十五回合。那裏的侍者一定很習慣看顧客在怪物的屍骸端上來時,出現難以置信的表情。“怎麼了?”他們會說:“難道您以前沒見過龍蝦嗎?”
要不然就是搭車沿第五大道兜風。我聽過有一輛豪華私車,後座設有按摩浴缸;想到可以一絲不挂。歪歪倒倒穿過市中心,不時舉起香槟向驚愕的行人致意,實在叫人大爲動心。
我還沒做過這件事呢,但我總會做的。到時候再向各位報告。
……《有關品味》第十八章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九章”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