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紅樓夢》與南京的關系

《靈魂的歸來》《紅樓夢》與南京的關系

葉靈鳳作品

  “一夢紅樓二百秋,大觀園址費尋求;燕都建業渾閑話,旱海枯泉妄覓舟!”

  據說這是有人在北京和南京都尋不出《紅樓夢》裏所說的大觀園遺址後,寫出了這首寄慨的小詩,見吳柳先生所寫的《京華何chu大觀園》一文。

  本來,大觀園原有在南京或在北京兩說,現在是後說占了上風。由于有新材料的發現,大觀園是在北京之說,簡直已經被肯定了。但是,大觀園雖在北京,這並非說《紅樓夢》與南京就根本沒有關系了。《紅樓夢》與南京的關系仍是很密切,而且很大的。

  首先,《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上,是在南京任“織造”官的,這固然不用說了。而且曹雪芹本人,就是在南京出世的,從前的傳記資料說他三四歲時離開南京,現在的新考證,則斷定他離開南京到北京時,至少已有十三四歲(見吳恩裕的《曹雪芹生平爲人新探》)。這一來,他與南京的關系更加深了許多。十三四歲,自然懂得許多東西了,“秦淮舊夢憶繁華”(敦敏贈曹雪芹詩),自有許多事情可憶。

  曹雪芹的同時代人明義,《讀紅樓夢詩》的詩序,有句雲:

  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爲江甯知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

  大觀園以袁子才的隨園爲藍本之說,久已被推翻了,但當時南京爲明朝故都,城中故家池館很多,“大觀園”的具ti輪廓即使在北京,曹氏在起草《紅樓夢》時,憶起舊日秦淮繁華,將一些他在南京住過玩過的園林池館景物寫入書中,實在是大有可能的。小說到底是小說,“大觀園”的景物既非一成不變的實地寫景,則摻入少年時代在南京所見的園林結構,也實在是大有可能的。這一點,還有待于新的“紅學家”今後作更細微的考證。

  《紅樓夢》與南京的關系,最令我特別感到興趣的,乃是這書最初命名的經過。原來《紅樓夢》最初並不叫《紅樓夢》。今日通行本的“楔子”說:

  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

  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之名,雖然與《風月寶鑒》、《情僧錄》一樣,後來不曾正式被采用作書名。但是在“十二钗”之上冠以“金陵”二字,可知書中的故事與南京關系之深了。

  曹雪芹雖是在南京出世的,他的祖上卻是旗人,我們不便說他是南京人。但是《紅樓夢》裏有一個主要的人物,卻是南京人,而且後來還死在南京的。那就是王熙鳳。據脂硯齋所見的曹氏《紅樓夢》初稿,不可一世的潑辣的王熙鳳,後來竟被原先懼內的賈琏將她貶爲妾婦,接著更進一步將她休回娘家,于是她就哭哭啼啼的回到了“金陵娘家”,後來就死在南京。

  至于袁子才的“隨園”就是大觀園之說,這話最初本出自袁子才自己之口。隨園在南京倉山,袁子才在他的《隨園詩話》裏說:“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這是大觀園在南而不在北,是“隨園”前身之說所由來。一向擁護此說的頗不乏人。據張次溪先生的《記齊白石談曹雪芹和〈紅樓夢〉》說:

  首先,大觀園的地址問題。齊白石認爲:大觀園應該在南京,袁子才說隨園就是大觀園的遺址,是可以相信的。因爲曹家在南京,做了幾十年的織造,有一所規模相當宏麗的園子,當然不成什麼問題。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七年)曹雪芹的父qin曹頫革了職,第二年被抄了家,所有家産,卻由皇帝賞給了繼任織造隋赫德。曹頫在南京的園子,隋赫德改名爲隋園。袁子才買到手後,改稱隨園,這是很清楚的沿革,曹家被抄沒後遷回北京,在那個官官相護的時代,未必就貧無立錐,說不定在北京另有一個園子。但可斷言,北京的園子,決不能比南京的園子宏麗。抄家時,曹雪蘆年紀雖還很小,但總能聽到老人們回憶在南京時的生活狀況,所以在寫《紅樓夢》時,就把南京的園子作爲大觀園的藍本了。(引自《散論〈紅樓夢〉》一書。)

  大觀園在南京之說,據說現在已由于新發現的有力證據,完全被推翻了(見吳柳先生的《京華何chu大觀園》)。但在感情上,我仍是希望至少該有一部分與他的南京老家有關。曹雪芹寫《紅樓夢》裏的大觀園時,他的腦中會想起了從前在南京的老家舊園景物,實在是極有可能的。

  《紅樓夢》裏所用的方言諺語,有許多也是南京話。如丫鬟們在大觀園裏放風筝,用的是“剪子gu”的方法,這就是南京土話。因爲這方法是將一柄剪刀縛在竹竿上,將風筝的線從剪刀柄中穿過,豎直了竹竿,利用竹竿本身的高度,曳動風筝線,以便容易放上去。這是我們家鄉的女孩兒們在家裏戲放風筝慣用的方法。

《靈魂的歸來》《紅樓夢》與南京的關系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江南園林志”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江南園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