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rcolordark="#ffffff" cellspacing="0"cellpadding="0" bordercolorlight="#ffcc00" class="p5" height="34">
東方朔的蚊蟲謎語說:
長喙細身,晝亡夜存,嗜肉惡煙,爲指掌所扪。
這謎語若以香港的蚊蟲爲對象,就未免有點不恰當。因爲香港的蚊蟲不僅白晝也出來咬人,它們簡直是一年四季都在活動的。
今日香港雖然仍舊有不少蚊蟲,但就蚊蟲本身來說,已經成爲強弩之末了。因爲在早年的香港,蚊蟲曾經是當年那些最初的殖民地開拓者的最大敵人,黃泥湧道的山上是最初被當作理想住宅區的,可是山下田裏所滋生的蚊蟲,使得住在那裏的人多數直著走進屋去,卻要橫著被擡出來。後來趕緊將所有的
田和溪流填沒(這就是今日跑馬地的前身),但是今日快活谷裏仍留著島上最舊的墳場遺迹。赤柱原本是重要的駐軍區,可是駐在黃麻角一帶的軍隊的死亡率之高,使得當局趕緊將軍營中心從赤柱搬到西環(這就是西營盤這名稱的由來),然後又從西環搬到今日的瑪麗兵房一帶。但是你如到赤柱墳場去看看那些一八五○年時前後墓碑的題記,墓中人十九是當年駐防赤柱的兵士,就可以知道當年的死亡率之高。而這一切都是香港蚊蟲的成績。
甚至後來修築塘,並且已經有了對付瘧疾的奎甯,可是無數工人仍成了瘧疾的犧牲者。據說當年香港人有一種荒唐的迷信,認爲吃了奎甯便會斷種,不能生子,因此,患瘧疾的建築
塘的泥工和石工,甯可捱著等死,也不肯吃老番的“發冷丸”。後來聽說由一位姓馬的醫生,想出了折衷辦法,將奎甯粉攙和飯焦,搓成中式的葯丸,騙他們說是中
葯材製煉的葯丸,他們才肯服用。這才遏止了瘧疾的猖獗。
蚊蟲不僅能傳染瘧疾,他們還能傳播好幾種其他的熱症,又能將病菌從野獸的身上帶到人類的身上。本來內沒有病菌的蚊蟲,若是吸了病人的血液,也會在自己
內滋生病菌再傳播開來。香港對于蚊蟲的研究,總算是花了不少工夫的。有一種傳播熱病的蚊蟲,甚至是用一位醫官的名字來命名的。香港共有六七種蚊蟲之多,有大有小,據說最可怕的是停下來尾尖向上翹的一種小蚊,它們是傳播瘧疾的,被稱爲“華南瘧蚊。”
《靈魂的歸來》香港蚊蟲的現在和過去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荔枝蟬·荔枝蟲”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