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街邊和水邊的蛤乸

《靈魂的歸來》街邊和水邊的蛤乸

葉靈鳳作品

  報上的“街頭巷尾”小新聞,紀錄兩個過路人見到一家油店買油送手表廣告的對話,一個說:“咁買一擔油又得個手表,唔系好抵值?”另一個回答:“你真系傻嘅,有時大只蛤乸隨街跳咩?shui野都唔定架!”

  “有時大只蛤乸隨街跳?”這是一句廣東俗語,有時還要在開頭內加“邊chu”兩字,加強這語氣。蛤乸就是青蛙,也就是田ji,在郊野的shui田裏或香港山邊都很多,但是在大街上卻不容易見得到,就是偶然有一只,也早已給第一個見到的幸運兒捉去了,因爲蛤乸正是廣東人認爲美味之一,煲田ji飯,走油田ji,是酒樓裏的熱門食製,因此,決不會有一只蛤乸漏網在街上亂跳而無人去捉的。這就是“邊chu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呀”這句俗語的由來,表示世間決不會輕易有便宜的事情。即使有,實際上仍多數是“乸揾老襯”,因爲“邊chu有時大只蛤乸隨街跳呀”!

  蛤乸雖不會隨街跳,可是一旦到了郊外或山邊shui窪,它們卻是隨chu可見可捉的。蛤乸是兩棲類動物之一,通常可以分爲青蛙、田ji和蝦蟆三大類,後者包括傳說中著名的“劉海戲金蟾”的那只三腳蟾,以及被人當作笑談的想吃“天鵝肉”的癞蝦膜,還有本地人所說的“蠄八月”的蠄八。其實也是這東西。嚴格的說,它們一律該稱爲蚌,是兩棲類中的無尾類,有尾的是shui晰和火蛇。

  香港的蛙,包括普通的青蛙和田ji蛤乸,據說一共有十五種之多,其實有兩種是樹蛙,它們是土黃se的,腳上有吸盤,能夠上樹捕食昆蟲,又能夠隨了環境變se,所以不容易被人察覺。九龍郊外另有一種“牛蛙”,棲息在山邊shui溝裏,叫起來的聲音很古怪,“汪汪”如黃牛,因此名爲牛蛙。美洲有一種牛蛙的鳴聲更大,叫起來往往一哩之外都可以聽得到。

  關于蛤乸,本地人還有一句有趣的俗話“亞六捉蛤”。這是說登徒子在街上調戲良家婦女,被人設計騙到家裏,無法tuo身,關起門來一頓毒打,或是剝去了外yi罰他沖洗屎坑。這就是“亞六捉蛤”,即“局住不得tuo身”之意,現在也用來指一般擺tuo不掉的麻煩手續。因爲據說鄉下人捉田ji是在夜間用火照的,田ji見了火光便不動,任人捉捕,可是“亞六”不懂這方法,卻用東西去罩田ji,將它局住,于是“亞六捉蛤”便成爲笑話了。

  因了捉田ji要用火照,走江湖看相算命,夜間在街邊舉起一盞油燈湊近顧客的臉上給他看氣se,他們行家術語也稱這動作爲“照田ji”。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夜間在九龍的榕樹頭,香港的修頓球場時常見到的。這也是關于蛤乸的一句有趣成語,誰說街邊沒有蛤乸可捉呢?

《靈魂的歸來》街邊和水邊的蛤乸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白蘭·含笑”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白蘭·含笑